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株式会社KMW专利>正文

天线用空腔滤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9534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0: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天线用空腔滤波器,尤其,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滤波器本体,具有多个空腔,一侧被开放,被隔板划分;共振杆,分别设置于上述多个空腔;共振杆凸台,使上述共振杆的一部分插入于其中,使得上述共振杆设置于上述空腔;以及公差管理挡止部,配置于上述共振杆凸台的内周面与上述共振杆的外周面之间,当设计上述空腔的共振时,沿着上述共振杆的插入方向执行移动及停止功能。由此,可提供如下的优点,即,提升产品整体的生产收率。产品整体的生产收率。产品整体的生产收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天线用空腔滤波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天线用空腔滤波器(CAVITY FILTER FOR ANTENNA),更详细地,涉及可扩大关于空腔内的部件的设计公差允许范围的天线用空腔滤波器。

技术介绍

[0002]本部分描述的内容只是单纯地提供关于本实施例的背景信息,而不会构成现有技术。
[0003]多进多出(MIMO,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技术是使用多个天线来突破性地提高数据传输容量的技术,发射器通过各个发射天线传输互不相同的数据,接收器通过适当的信号处理来区分发送数据的空间多路复用(Spatial multiplexing)技术。因此,可随着收发天线的数量同步增加,使得通道容量增加,传输更多的数据。例如,若将天线的数量增加至10个,与目前单个天线系统相比,使用相同的频带可以确保约10倍的通道容量。
[0004]在4G LTE

advanced技术中最多可使用8个天线,在目前pre

5G阶段正在开发安装有64个或128个天线的产品,预计5G将会使用具有更多天线的基站设备,称其为大规模天线阵列多进多出(Massive MIMO)技术。目前的小区(Cell)运行为二维(2

Dimension),与此相反,若引入大规模天线阵列多进多出技术,可用三维波束成形(3D

Beamforming),大规模天线阵列多进多出技术被称为全维度多进多出技术(FD

MIMO,Full Dimension)。
[0005]在大规模天线阵列多进多出中,随着天线器件的数量增加,相应的收发器和滤波器数量也会增加。并且,以2014年为基准,韩国共设有20万个以上的基站。即,需要使安装空间最小化且方便安装的空腔滤波器的结构,并且需要在经过单独调谐的空腔滤波器安装于天线后提供同样的滤波器特性的RF信号线的连接结构。
[0006]具有空腔结构的RF滤波器的特征在于,由金属导体形成的箱型结构内部设置有由作为导体的共振棒(或共振杆)等构成的共振器,仅存在固有频率的电磁场,借助共振而仅使超高频率得特性频率通过。这种空腔结构的带通滤波器因插入损失小,有利于高输出,广泛用于移动通讯基站天线的滤波器。
[0007]但是,具有空腔结构的RF滤波器存在如下的问题,即,在空腔内的频率调谐设计方面,在制造设置于空腔内的共振器时,需要在当设计公差范围(即,调谐设计的可变范围)内精确制造。
[0008]例如,在共振器(共振杆)制造成超出上述设计公差范围的情况下,具有如下的问题,即,在实际空腔内调谐频率时,需要进行后加工以进入频率调谐设计范围内。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技术问题
[0010]本专利技术用于解决如上所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可在制造共振器时扩大公差允许范围并易于空腔内的频率调谐设计的天线用空腔滤波器。
[0011]本专利技术的技术问题并不限定于以上所提及的技术问题,未提及的其他技术问题可
由本专利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过以下记载明确理解。
[0012]技术方案
[0013]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天线用空腔滤波器包括:滤波器本体,具有多个空腔,一侧被开放,被隔板划分;共振杆,分别设置于上述多个空腔;共振杆凸台,使上述共振杆的一部分插入于其中,使得上述共振杆设置于上述空腔;以及公差管理挡止部,配置于上述共振杆凸台的内周面与上述共振杆的外周面之间,当设计上述空腔的共振时,沿着上述共振杆的插入方向执行移动及停止功能。
[0014]其中,上述共振杆凸台可从上述空腔的底面沿着上述一侧方向突出,并形成内部空置的圆形管状。
[0015]并且,还可包括焊接部,若上述共振杆被上述公差管理挡止部临时固定于通过上述共振设计的设计位置,则涂覆于上述共振杆凸台的前端后固化。
[0016]并且,上述焊接部可通过涂覆及固化使上述公差管理挡止部从外部隐藏。
[0017]并且,上述公差管理挡止部可一体形成于朝向上述共振杆凸台的内周面侧插入的上述共振杆的外周面。
[0018]并且,上述公差管理挡止部可具有褶皱的形状,至少与上述共振杆凸台的内周面接触的外周面的直径具有强行扣入于上述共振杆凸台的内周面的大小。
[0019]并且,上述公差管理挡止部可以是配置于上述共振杆凸台的内周面与上述共振杆的外周面之间的摩擦部件。
[0020]并且,上述摩擦部件可包括介于上述共振杆的外周面的皱纹部,其外侧对上述共振杆凸台的内周面进行加压,其内侧对上述共振杆的外周面进行加压。
[0021]并且,上述摩擦部件还可包括上述皱纹部的一侧沿着圆周方向隔开地切开的多个切开部。
[0022]并且,上述摩擦部件还可包括支撑板部,其一体形成于上述皱纹部的另一侧,以与上述皱纹部一起围绕上述共振杆的前端。
[0023]并且,上述共振杆凸台可从上述空腔的底面沿着上述一侧方向突出来形成圆柱形状。
[0024]并且,上述公差管理挡止部可具有褶皱的形状,至少与上述共振杆凸台的外周面接触的内周面的直径具有强行扣入于上述共振杆凸台的外周面的大小。
[0025]并且,上述公差管理挡止部可以是配置于上述共振杆凸台的外周面与上述共振杆的内周面之间的摩擦部件。
[0026]并且,上述摩擦部件可包括介于上述共振杆的内周面的皱纹部,其外侧对上述共振杆凸台的内周面进行加压,其内侧对上述共振杆的外周面进行加压。
[0027]并且,上述摩擦部件还可包括:支撑板部,一体形成于上述皱纹部的另一侧,以与上述皱纹部一起围绕上述共振杆凸台的一端的方式设置;以及多个切开部,将上述支撑板部的边缘端部的一部分及上述皱纹部沿着圆周方向隔开地区分。
[0028]并且,上述共振杆凸台可以呈圆柱形状,其直径从上述空腔的底面沿着上述一侧方向逐渐减少,上述公差管理挡止部,从上述共振杆的内周面向中心方向突出的筋形状形成,沿着圆周方向隔开的多个突出筋一体形成于上述共振杆的内周面。
[0029]并且,还可包括覆盖上述空腔的开放的一侧的滤波器罩,上述空腔空间的共振设
计可利用通过设计孔贯通插入的外部压入部件反复执行设置有上述公差管理挡止部的状态的上述共振杆的移动及停止,上述设计孔形成于执行与上述滤波器罩相同的覆盖功能的形成有规定的设计孔的设计用罩。
[0030]专利技术的效果
[0031]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天线用空腔滤波器,可实现如下的多种效果。
[0032]第一、在进行共振杆的模具注塑设计后,可以省略用于满足空腔内的调谐尺寸的后加工过程。
[0033]第二、比以往可扩大共振杆的设计公差。
[0034]第三、因共振杆能够通过焊接部支撑的重量来制造就足够,因此可制造厚度更薄的共振杆。
[0035]第四、可通过省略共振杆的后加工及减少厚度,来节省加工费用及成本,实现高生产收率。
附图说明
[0036]图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天线用空腔滤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滤波器本体,具有多个空腔,一侧被开放,被隔板划分;共振杆,分别设置于上述多个空腔;共振杆凸台,使上述共振杆的一部分插入于其中,使得上述共振杆设置于上述空腔;以及公差管理挡止部,配置于上述共振杆凸台的内周面与上述共振杆的外周面之间,当设计上述空腔的共振时,沿着上述共振杆的插入方向执行移动及停止功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用空腔滤波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共振杆凸台从上述空腔的底面沿着上述一侧方向突出,并形成内部空置的圆形管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线用空腔滤波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焊接部,若上述共振杆被上述公差管理挡止部临时固定于通过上述共振设计的设计位置,则涂覆于上述共振杆凸台的前端后固化。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天线用空腔滤波器,其特征在于,上述焊接部通过涂覆及固化使上述公差管理挡止部从外部隐藏。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天线用空腔滤波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公差管理挡止部一体形成于朝向上述共振杆凸台的内周面侧插入的上述共振杆的外周面。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天线用空腔滤波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公差管理挡止部具有褶皱的形状,至少与上述共振杆凸台的内周面接触的外周面的直径具有强行扣入于上述共振杆凸台的内周面的大小。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天线用空腔滤波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公差管理挡止部是配置于上述共振杆凸台的内周面与上述共振杆的外周面之间的摩擦部件。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天线用空腔滤波器,其特征在于,上述摩擦部件包括介于上述共振杆的外周面的皱纹部,其外侧对上述共振杆凸台的内周面进行加压,其内侧对上述共振杆的外周面进行加压。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天线用空腔滤波器,其特征在于,上述摩擦部件还包括上述皱纹部的一侧沿着圆周方向隔开地切开的多个切开部。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天线用空腔滤波器,其特征在于,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丁会金源泰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KMW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