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内衬复合管的加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复合管
,具体涉及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内衬复合管的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内衬复合管因其抗腐蚀能力强,可以避免内部结垢,因此,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市政等领域。
[0003]目前,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内衬复合管制备过程中,需要人工对诸如但不限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氮化硅、滑石粉、PE蜡以及色母料等进行混合。采用人工进行混合,混合的均匀性较差,影响内衬管的质量,且劳动强度大,而在混合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粉尘,易导致工作人员呼吸系统疾病。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内衬复合管的加工方法,至少用于实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内衬复合管制备的自动混料上料,以解决因人工混料而存在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内衬复合管的加工方法,应用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内衬复合管加工设备,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内衬复合管加工设备包括沿物料移转路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内衬复合管的加工方法,应用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内衬复合管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内衬复合管加工设备包括沿物料移转路径顺次设置的储料箱、第一搅拌装置、第二搅拌装置、挤塑装置、真空冷却喷淋装置、牵引装置、收管装置、内衬管缩径装置、恒温加热装置以及内衬管翻边装置;所述加工方法包括:获取所述第一搅拌装置内物料的第一重量,若所述第一重量低于第一重量阈值,则对所述第一搅拌装置进行抽真空,以从所述储料箱内向所述第一搅拌装置内吸入所述物料,直至所述第一搅拌装置内物料的重量达到第二重量阈值,停止抽真空并以第一预定速度对所述第一搅拌装置内的物料进行搅拌,并在搅拌过程中实时获取所述第一搅拌装置内的物料的第一温度,在所述第一温度到达第一温度阈值,则以第二预定速度对所述第一搅拌装置内的物料进行搅拌,直至所述第一搅拌装置内的物料的实时温度到达第二温度阈值,则降低所述第一搅拌装置搅拌速度或停止搅拌,所述第二预定速度大于所述第一预定速度,所述第二温度阈值大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在所述第一搅拌装置内的物料的实时温度到达第二温度阈值后,获取所述第二搅拌装置内物料的第二重量,若所述第二重量低于第三重量阈值,则开启所述第一搅拌装置下部的第一出料口,使所述第一搅拌装置内的物料落入所述第二搅拌装置,直至所述第二搅拌装置内物料的重量达到第四重量阈值,则关闭所述第一出料口,并以第三预定速度对所述第二搅拌装置内的物料进行搅拌,且在搅拌过程中对所述第二搅拌装置内的物料进行降温,直至所述第二搅拌装置内的物料降温至第三温度阈值,所述第三预定速度小于所述第一预定速度;在所述第二搅拌装置内的物料降温至第三温度阈值后,实时获取挤塑装置的料斗内的物料量,在所述料斗内的物料量小于第一物料阈值时,通过螺旋上料机由所述第二搅拌装置向所述料斗输送物料,直至所述料斗内的物料量达到第二物料阈值。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为45
±
3℃,和/或,所述第二温度阈值为70
±
5℃,和/或,所述第三温度阈值为35
±
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搅拌装置包括物料搅拌腔,所述物料搅拌器外设置有冷却介质流动腔,所述冷却介质流动腔具有介质入口和介质出口,在所述第二搅拌装置搅拌过程中,控制冷却介质自所述介质入口进入所述冷却介质流动腔,并从所述介质出口排出,以此循环来对所述物料搅拌腔进行降温。4.根据权利要求1
‑
3任一项所述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所述牵引装置牵引自所述真空冷却喷淋装置内传出的冷却定型后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内衬管,向所述收管装置方向伸出所述牵引装置的长度,在所述长度达到第一长度阈值,则控制所述牵引装置内设置的切断机构将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内衬管切断为预定长度的内衬管体。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管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转动连接有托管件,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勇,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泰和源石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