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和显示终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94211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0:08
本申请公开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终端,包括阵列基板、对向基板以及夹设于阵列基板与对向基板之间的显示介质层,显示面板还包括扫描驱动电路、多条第一信号线和多条第二信号线,多条第一信号线设置于阵列基板并连接扫描驱动电路,第一信号线用于传输扫描辅助信号至扫描驱动电路,扫描辅助信号用以驱动扫描驱动电路产生并输出扫描信号,以控制显示面板内的像素电极形成电场,多条第二信号线设置于对向基板,其中,多条第一信号线与多条第二信号线按照一一对应的方式并联电连接。通过在阵列基板与对向基板同时设置并联的信号线可有效降低线路阻抗,从而减少线路发热,进而提升驱动能力。力。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面板和显示终端


[0001]本申请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显示面板和显示终端。

技术介绍

[0002]较少栅极驱动器技术(Gate Driver Less,GDL)是运用液晶显示面板的原有阵列制程将水平扫描线的驱动电路制作在显示区周围的基板上,使之能替代外接集成电路板(Integrated Circuit,IC)来完成水平扫描线的驱动。GDL技术能减少外接IC的焊接工序,可以使液晶显示面板更适合制作窄边框或无边框的显示产品。
[0003]目前,由于GDL驱动电路有很多走线,例如,用于传输时钟信号的时钟信号线、用于传输启动信号的启动信号线以及用于传输复位信号的复位信号线等,由于受到信号线路中阻抗的影响,导致时钟信号等越往后传输,信号衰减程度越严重,进而导致信号不稳定,从而导致驱动能力下降。因此,如何维持信号的稳定性,提升驱动能力,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申请提出可有效维持信号稳定性的显示面板和显示终端。
[0005]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对向基板以及夹设于阵列基板与对向基板之间的显示介质层,阵列基板与对向基板之间形成电场从而驱动显示介质层透射光线执行图像显示。显示面板还包括扫描驱动电路、多条第一信号线和多条第二信号线,多条第一信号线设置于阵列基板并连接扫描驱动电路,第一信号线用于传输扫描辅助信号至扫描驱动电路,扫描辅助信号用以驱动扫描驱动电路产生并输出扫描信号,扫描信号用于控制将图像显示用的数据信号传输至显示面板内的像素电极以用于形成电场,多条第二信号线设置于对向基板,其中,多条第一信号线与多条第二信号线按照一一对应的方式并联电连接。
[0006]可选地,多条第一信号线和多条第二信号线包含多个信号线组,其中,一个信号线组包括沿显示面板厚度方向正对设置的一条第一信号线与一条第二信号线,显示面板还包括多个第一导电体和多个第二导电体,在一个信号线组中,第一信号线与第二信号线的两端分别通过一个第一导电体与一个第二导电体连接,以使得一条第一信号线与一条第二信号线并联电连接。
[0007]可选地,显示面板还包括时序控制电路,多条第一信号线电连接时序控制电路和扫描驱动电路,时序控制电路用于输出扫描辅助信号,扫描辅助信号通过多个第一导电体和多个信号线组传输至扫描驱动电路。
[0008]可选地,显示面板还包括相邻设置的显示区域和非显示区域,显示区域包括呈阵列排布的像素单元,用于进行图像显示,多条第一信号线设置于显示区域两侧的非显示区域,用于传输扫描辅助信号至设置于非显示区域的扫描驱动电路,扫描驱动电路依据扫描辅助信号输出扫描信号以控制像素单元接收图像显示用的数据信号并执行图像显示。
[0009]可选地,显示面板还包括相邻设置的显示区域和非显示区域,显示区域包括呈阵
列排布的像素单元,用于进行图像显示,多条第一信号线设置于显示区域一侧的非显示区域,用于传输扫描辅助信号至设置于非显示区域的扫描驱动电路,扫描驱动电路依据扫描辅助信号输出扫描信号以控制像素单元接收图像显示用的数据信号并执行图像显示。
[0010]可选地,对向基板包括公共电极,公共电极设置于对向基板对应显示区域的位置,用于为像素单元提供驱动显示介质层的公共电压,公共电压与像素电极中的数据信号的形成电场,多条第二信号线设置于对向基板对应非显示区域的位置,用于通过第一导电体与第二导电体同多条第一信号线分别并联连接。
[0011]可选地,公共电极与多条第二信号线由同种材料且在相同制程中制作而成。
[0012]可选地,显示面板还包括多条反馈线,多条反馈线连接于多个第一导电体与时序控制电路,用于检测每一个信号线组中传输的扫描辅助信号的大小并输出反馈信号至时序控制电路,时序控制电路依据反馈信号调节输出至信号线组的扫描辅助信号,以使得调节后的扫描辅助信号在预设范围内。
[0013]可选地,显示面板还包括数据驱动电路,数据驱动电路设置于非显示区域,用于自多个信号线组接收数据控制信号,并依据数据控制信号输出数据信号至像素单元,像素单元在扫描信号的控制下接收数据信号,以执行图像显示。
[0014]本申请还公开一种显示终端,包括电源模组和前述的显示面板,电源模组设置于显示面板的背离出射光线的一侧,用于为显示面板进行图像显示时提供驱动电压。
[0015]相较于现有技术问题,通过并联的第一信号线与第二信号线传输至扫描驱动电路或其他功能模块,使得时序控制电路输出的扫描辅助信号均可以通过并联两条信号线传输,用以降低信号线的阻抗,从而提升扫描辅助信号的稳定性,并且通过第二信号线检测并反馈第一信号线中的扫描辅助信号,可调整输出扫描辅助信号在预设范围,从而提升扫描辅助信号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图1中显示面板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图2所示显示面板中阵列基板的平面布局示意图;
[0020]图4为图3中阵列基板和对向基板布局示意图;
[0021]图5为图4中显示面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2]图6为图4中阵列基板的线路布局示意图;
[0023]图7为图4中另一种阵列基板的线路布局示意图;
[0024]图8为图4中对向基板线路布局示意图;
[0025]图9为本申请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对向基板线路布局示意图。
[0026]附图标记:
[0027]显示终端

100、显示面板

10、电源模组

20、支撑框架

30、显示区域

10a、非显示区域

10b、m条数据线

S1~Sm、n条扫描线

G1~Gn、像素单元

P、阵列基板

10c、对向基板

10d、显示介质层

10e、时序控制电路

11、数据驱动电路

12、扫描驱动电路

13、背光模组

17、第一方向

F1、第二方向

F2、水平同步信号

Hsyn、垂直同步信号

Vsyn、扫描控制信号

Cg、数据控制信号

Cs、第一信号线

L1、第二信号线

L2、第一导电体

14A、第二导电体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对向基板以及夹设于所述阵列基板与所述对向基板之间的显示介质层,所述阵列基板与所述对向基板之间形成电场从而驱动所述显示介质层透射光线执行图像显示;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扫描驱动电路、多条第一信号线和多条第二信号线,所述多条第一信号线设置于所述阵列基板并连接所述扫描驱动电路,所述第一信号线用于传输扫描辅助信号至所述扫描驱动电路,所述扫描辅助信号用以驱动所述扫描驱动电路产生并输出扫描信号,所述扫描信号用于控制将图像显示用的数据信号传输至所述显示面板内的像素电极以用于形成所述电场,所述多条第二信号线设置于所述对向基板,其中,多条所述第一信号线与多条所述第二信号线按照一一对应的方式设置并电连接,所述第二信号线用于与所述第一信号线共同传输所述扫描辅助信号,或用于检测并反馈所述第一信号线中的所述扫描辅助信号。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至少一个控制单元、多个第一导电体和多个第二导电体,所述第一信号线连接于所述第一导电体与所述第二导电体之间,所述第二信号线连接于所述第二导电体,并经所述控制单元连接于所述第一导电体,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第二信号线与所述第一导电体之间的导通与断开;当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第二信号线与所述第一导电体导通时,所述第二信号线与所述第一信号线并联连接于所述第一导电体与所述第二导电体之间;当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第二信号线与所述第一导电体之间断开时,所述第二信号线连接于所述第二导电体与所述控制单元之间,所述第一信号线、所述第二导电体、所述第二信号线和所述控制单元依次串联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条第一信号线和所述多条第二信号线包含多个信号线组,其中,一个所述信号线组包括沿所述显示面板厚度方向正对设置的一条所述第一信号线与一条所述第二信号线,当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第二信号线与所述第一导电体导通时,在一个所述信号线组中,所述第一信号线与所述第二信号线的两端分别通过一个所述第一导电体与一个所述第二导电体连接,以使得一条所述第一信号线与一条所述第二信号线并联电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时序控制电路,所述时序控制电路分别连接于所述多个第一导电体和所述多个控制单元,多条所述第一信号线电连接所述扫描驱动电路,并经所述多个第一导电体电连接于所述时序控制电路,所述时序控制电路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远界李荣荣
申请(专利权)人: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