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载体驱动模块及音圈马达组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音圈马达的零件
,具体涉及一种载体驱动模块及音圈马达组件。
技术介绍
[0002]音圈马达,即一种能够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并能实现直线型及有限摆角的运动;音圈马达主要应用于小行程、高速、高加速运动,适合用于狭小的空间,我们平时能够见到的手机摄像头,它的自动对焦功能就是完全利用音圈马达来实现的。
[0003]目前,市面上常见的传统音圈马达通常包含有载体、磁铁以及线圈等部件,在安装音圈马达时,将磁铁设置在线圈的周侧,线圈通电后,磁铁与通电线圈相互作用产生的磁力会带动线圈发生移动;而线圈连接在载体上,线圈的移动相应能够带动载体的移动;如图1,示出的是传统音圈马达中的磁铁、线圈的装配结构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线圈连接在载体上,单个磁铁设置于线圈的周侧、壳体的边角上;其中,磁铁、线圈相当于推动载体进行移动的驱动组件。
[0004]但是,上述公开的传统音圈马达存在的问题在于:磁铁、线圈在作为载体的驱动源安装于音圈马达后,依然会占用音圈马达的大量内部空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载体驱动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驱动单元;其中,驱动单元包括载梁(1),载梁(1)的一侧臂端上形成有悬梁(2),悬梁(2)的一侧设有记忆合金牵拉体(3);记忆合金牵拉体(3)的一端与悬梁(2)连接,记忆合金牵拉体(3)的另一端与载梁(1)连接;记忆合金牵拉体(3)通电或断电发生变形后,记忆合金牵拉体(3)带动悬梁(2)抵压或脱离载体(2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体驱动模块,其特征在于:悬梁(2)包括弯曲部(201)、拉扯部(202)、接触部(203),弯曲部(201)连接在载梁(1)上,弯曲部(201)的另一端连接拉扯部(202),拉扯部(202)上连接有摆舌(4),记忆合金牵拉体(3)分别与载梁(1)、摆舌(4)连接;拉扯部(202)的另一端连接有至少一个接触部(20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载体驱动模块,其特征在于:载梁(1)、摆舌(4)分别通过绝缘座(5)与记忆合金牵拉体(3)连接,记忆合金牵拉体(3)上一体成型设有两导电端子(6),两导电端子(6)分别与电源引脚(7)、接地引脚(8)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载体驱动模块,其特征在于:拉扯部(202)的宽度大于弯曲部(201)的宽度,摆舌(4)与拉扯部(202)的连接部分窄于摆舌(4)的宽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体驱动模块,其特征在于:驱动单元的数量为4个或2个,驱动单元等间距设置于载体(29)下方。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体驱动模块,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锐林,郭延春,许德光,黄国平,李斌,幸帅超,姜学伟,王玉会,
申请(专利权)人:包头江馨微电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