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建筑墙体缝隙处理设备及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992705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0: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建筑墙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墙体缝隙处理设备及处理方法,它包括开槽组件、连接组件、填补件,开凿组件能够在两堵墙体的连接面上开设出对称分布的槽体;将连接组件插入两个墙体之间,然后控制四组摆杆组件中的八个摆杆摆动,摆向外摆出的摆杆组件其尖角端插入开槽组件开出的槽体内;在墙体连接后,通过填补组件将相邻墙体之间的间隙封死;本发明专利技术针对墙体之间的连接专门设计了墙面处理组件、开槽组件、连接组件和填补件等结构,在采用传统连接方式的情况下,降低了施工难度;同时本发明专利技术针对墙体与墙体之间缝隙的处理专门设计了填补件,在保证填补要求的同时大大增加了填补后的美观程度。增加了填补后的美观程度。增加了填补后的美观程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建筑墙体缝隙处理设备及处理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墙体
,尤其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墙体缝隙处理设备及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装配式墙体是一种高效环保的处理设备及处理方法,在装配式建筑建造过程中先在工厂对墙体模块进行加工成型,之后在现场装配成要求的建筑样式。
[0003]一般墙体与底板之间采用套筒和钢筋的合并浇筑混凝土的方式进行墙体和底板之间的安装,另外墙体与墙体安装处也可通过套筒和钢筋连接,如图12所示,但是墙体与墙体连接和墙体和底板连接不能同时采用套筒和钢筋的嵌套,否则当其中一个嵌套后,另一个无法嵌套进入。
[0004]对于墙板的底板之间的连接方式,为了超强的连接稳定性和可靠性依然采用传统方式,对于墙体与墙体之间的连接方式是本专利技术的改进之处。
[0005]墙体与墙体连接后还需要对之间的缝隙进行处理,便于后续墙面的进一步处理。目前的处理方式采用了水泥抹平方式,长时间使用后会出现裂缝,影响墙体的美观。
[0006]本专利技术设计一种装配式建筑墙体缝隙处理设备及处理方法解决如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一种装配式建筑墙体缝隙处理设备,它包括开槽组件、连接组件、填补件,其中开凿组件是由两个对称分布的刮片和第二安装壳组成,两个刮片旋转安装在第二安装壳上;刮片旋转能够在两堵墙体的连接面上开设出对称分布的槽体。
[0008]所述连接组件包括摆杆、安装杆,其中安装杆的两端分别上下对称的摆动安装有一组摆杆组件;每组摆杆组件均由两个摆杆组成,两个摆杆靠近的一端相互铰接,其中一个摆杆的另一端铰接安装在安装杆上,另一个摆杆的另一端滑动安装在安装杆内;连接墙体时,将连接组件插入两个墙体之间,然后控制四组摆杆组件中的八个摆杆摆动,摆向外摆出的摆杆组件其尖角端插入开槽组件开出的槽体内。
[0009]在墙体连接后,通过填补组件将相邻墙体之间的间隙封死。
[0010]作为优选的方案,为开槽组件和连接组件提供动力的动力组件包括安装外壳、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三电机、第五转轴、第五齿轮、第六齿轮、第三固定套、第六转轴、第七齿轮、第八齿轮、第九齿轮、第十齿轮,其中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和第三电机固定安装在安装外壳内,第三固定套旋转安装在安装外壳内,第三固定套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九齿轮、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第十齿轮,第十齿轮与第九齿轮啮合;第六转轴旋转安装在安装外壳内,第六转轴的一端开设有方形孔,第六转轴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第六齿轮,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第五齿轮,第五齿轮与第六齿轮啮合;第五转轴旋转安装在安装外壳内,第五转轴的一端开设有方形孔,第五转轴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七齿轮,第三电机的
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第八齿轮,第八齿轮与第其齿轮啮合。
[0011]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开槽组件还包括第三转轴、第二固定套、第四转轴、第三齿轮、第四齿轮,其中两个第三转轴对称的旋转安装在第二安装壳内,两个刮片固定安装在两个第三转轴上,两个第三转轴位于第二安装壳内的一端分别固定安装有一个第三齿轮;第二安装壳的下端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套,第二固定套通过上紧螺栓固定安装在第三固定套上,第四转轴旋转安装在第二安装壳内,第四转轴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四齿轮,第四齿轮与两个第三齿轮啮合;第四转轴的另一端为方轴,第四转轴的方轴端与第五转轴的方形孔配合连接。
[0012]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摆杆、螺杆、第十一齿轮、第十二齿轮、第四固定套、第七转轴、安装滑块,其中两个螺杆对称的旋转安装在安装杆上,两个安装滑块滑动安装在安装杆内,所述安装滑块上开设有螺纹孔,两个安装滑块与两个螺杆一一对应且通过螺纹配合连接;每组摆杆组件中滑动安装在安装杆上的摆杆其一端铰接安装在对应一侧的安装滑块上;所述螺杆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固定安装有一个第十一齿轮,安装杆上固定安装有第四固定套,第二固定套通过上紧螺栓固定安装在第三固定套上,第四固定套内旋转安装有第七转轴,第七转轴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十二齿轮,第十二齿轮与两个第十一齿轮啮合;第七转轴的另一端为方轴,第七转轴的方轴端与第六转轴的方形孔配合连接。
[0013]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填补件包括定位板、塞条、弹性卡件,其中塞条粘贴在定位板上,塞条上上下均匀的固定安装有多个弹性卡件。
[0014]作为优选的方案,用于增加填补件和墙体之间连接牢固性的墙面处理组件包括第一安装壳、旋转壁、离心块、第一转轴、导向滑块、刮块、触发三角块、弹簧,其中第一安装壳的一侧旋转安装有第一转轴,两个旋转壁交错固定安装在第一转轴上,每个旋转壁上均对称的安装有两个离心块和两个刮块,所述刮块为三角块且通过导向块滑动安装在旋转壁上;所述每个旋转壁内均滑动安装有一个触发三角块,触发三角块的一端与对应一侧的离心块固定连接,触发三角块的另一端与旋转壁之间安装有弹簧;所述触发三角块与对应一侧的刮块配合。
[0015]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一安装壳内旋转安装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和第一转轴上均固定安装有一个第一齿轮;两个第一齿轮啮合;所述第一安装壳上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套。
[0016]所述第一固定套可通过上紧螺栓安装在第三固定套上,第二转轴的一端为方轴,第二转轴与第五转轴上的方形孔配合。
[0017]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安装外壳上安装有手柄。
[0018]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定位板、塞条和弹性卡件均为弹性材料。
[0019]一种装配式建筑墙体缝隙处理设备的处理方法,第一,将墙面处理组件安装在动力组件上时,之后,将旋转壁插入将要连接的两个墙体之间的缝隙内,控制第三电机工作,使得旋转壁旋转,刮块滑出,在墙体侧壁面上形成毛刺层。
[0020]第二,将开槽组件安装在动力组件上时,将两个刮片竖直插入两个墙体之间,之后通过第三电机控制使得两个刮片旋转;同时控制第二电机工作,使得两个刮片沿着第二固定套轴线摆动,在两个墙面上分别开出四分之一的弧形槽,当两个刮片水平分布后,控制开槽组件前后移动一段小距离,在两个弧形槽的的两侧分别开出一个凹槽。
[0021]第三,将连接组件安装在动力组件上后,将连接组件的安装杆插入两个墙体之间后控制第二电机工作,使得安装杆摆动到挖出的弧形槽内;然后停止第二电机工作,控制第一电机工作,使得摆杆相互连接的一端向外摆动,形成尖角插入开设的凹槽内,将相互配合的两个墙体连接起来;将动力组件从连接组件上取下后,需要通过辅助工具将连接组件上的第四固定套和第七转轴超出墙体前壁面的部分切掉。
[0022]第四,在连接组件安装完成后,将填补件的塞条插入相邻两个墙体之间的缝隙内,当塞条安装完成后,将定位板取走。
[0023]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针对墙体之间的连接专门设计了墙面处理组件、开槽组件、连接组件和填补件等结构,在采用传统连接方式的情况下,降低了施工难度;同时本专利技术针对墙体与墙体之间缝隙的处理专门设计了填补件,在保证填补要求的同时大大增加了填补后的美观程度。
附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建筑墙体缝隙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开槽组件、连接组件、填补件,其中开凿组件是由两个对称分布的刮片和第二安装壳组成,两个刮片旋转安装在第二安装壳上;刮片旋转能够在两堵墙体的连接面上开设出对称分布的槽体;所述连接组件包括摆杆、安装杆,其中安装杆的两端分别上下对称的摆动安装有一组摆杆组件;每组摆杆组件均由两个摆杆组成,两个摆杆靠近的一端相互铰接,其中一个摆杆的另一端铰接安装在安装杆上,另一个摆杆的另一端滑动安装在安装杆内;连接墙体时,将连接组件插入两个墙体之间,然后控制四组摆杆组件中的八个摆杆摆动,摆向外摆出的摆杆组件其尖角端插入开槽组件开出的槽体内;在墙体连接后,通过填补组件将相邻墙体之间的间隙封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墙体缝隙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 为开槽组件和连接组件提供动力的动力组件包括安装外壳、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三电机、第五转轴、第五齿轮、第六齿轮、第三固定套、第六转轴、第七齿轮、第八齿轮、第九齿轮、第十齿轮,其中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和第三电机固定安装在安装外壳内,第三固定套旋转安装在安装外壳内,第三固定套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九齿轮、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第十齿轮,第十齿轮与第九齿轮啮合;第六转轴旋转安装在安装外壳内,第六转轴的一端开设有方形孔,第六转轴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第六齿轮,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第五齿轮,第五齿轮与第六齿轮啮合;第五转轴旋转安装在安装外壳内,第五转轴的一端开设有方形孔,第五转轴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七齿轮,第三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第八齿轮,第八齿轮与第其齿轮啮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墙体缝隙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开槽组件还包括第三转轴、第二固定套、第四转轴、第三齿轮、第四齿轮,其中两个第三转轴对称的旋转安装在第二安装壳内,两个刮片固定安装在两个第三转轴上,两个第三转轴位于第二安装壳内的一端分别固定安装有一个第三齿轮;第二安装壳的下端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套,第二固定套通过上紧螺栓固定安装在第三固定套上,第四转轴旋转安装在第二安装壳内,第四转轴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四齿轮,第四齿轮与两个第三齿轮啮合;第四转轴的另一端为方轴,第四转轴的方轴端与第五转轴的方形孔配合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墙体缝隙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摆杆、螺杆、第十一齿轮、第十二齿轮、第四固定套、第七转轴、安装滑块,其中两个螺杆对称的旋转安装在安装杆上,两个安装滑块滑动安装在安装杆内,所述安装滑块上开设有螺纹孔,两个安装滑块与两个螺杆一一对应且通过螺纹配合连接;每组摆杆组件中滑动安装在安装杆上的摆杆其一端铰接安装在对应一侧的安装滑块上;所述螺杆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固定安装有一个第十一齿轮,安装杆上固定安装有第四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春来蔡依霖王挺余剑英周天航
申请(专利权)人:浙大城市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