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镜检测肿物大小的测量方法和测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99270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0: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应用于内镜检测肿物大小的激光测量方法和测量装置。方法包括:由激光光源产生一束有色可见光束,经过导光纤维和透光片后从内镜头端分散发出与导光纤维头端中心线有夹角的至少两道有色光线;通过调整透光片出光位置及内镜的成像通路的入口端与肿物的距离使得至少两道有色光线分别投射在肿物上形成光斑,并以距离最远的两个光斑作为标记点组,通过成像通路并由内镜成像系统对肿物成像以形成带有标记点组的肿物图像;根据几何对应关系,计算每次调整距离后,肿物的标记点组两个光斑之间的距离。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激光测量方法可以实现激光在内镜下的应用,可有效、准确计算内镜下肿物大小,并可对纵向、斜向生长的肿物直径进行立体化计算。物直径进行立体化计算。物直径进行立体化计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镜检测肿物大小的测量方法和测量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肿物测量医疗器械
,特别是一种应用于内镜检测肿物大小的激光测量方法和测量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电子喉镜下对于喉部肿瘤大小、边界、累及范围等情况的准确评估,是喉部肿瘤尤其是恶性肿瘤诊断分期及治疗方案制定的重要参考依据。在常规电子喉镜检查的过程中,操作者通常依靠个人经验,或以周边解剖结构为参考标准,对肿瘤大小进行目测估算。
[0003]现有技术报道的测量方法基本采用实体尺,例如王向前等开发一种经套管送入,可在内镜下展开的2

4cm实体标尺;路又可等开发使用虚拟内标的内镜测量方法及其物距测量装置,其通过对不同距离下内镜标准平面图的拍摄,建立虚拟内标,结合带有标准刻度的活检钳或导丝对镜头与肿物之间的距离进行测量,从而计算病灶大小。
[0004]综上,现有的测量方法或依靠经验,或依靠实体尺,而实体尺需要在内镜下调整角度、距离等,以确保准确测量病灶大小,一定程度上延长了检查时间且喉腔空间狭小,且内镜管道直径有限,如标尺过大,则难以进入和展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内镜检测肿物大小的激光测量方法,包括:1)由激光光源产生一束有色可见光束,经过导光纤维和透光片后从内镜头端分散发出与导光纤维头端中心线有夹角的至少两道有色光线;2)通过调整透光片出光位置及内镜的成像通路的入口端与肿物的距离使得至少两道有色光线分别投射在肿物上形成光斑,并以距离最远的两个光斑作为标记点组,通过成像通路并由内镜成像系统对肿物成像以形成带有标记点组的肿物图像;3)根据透光片出光位置与成像通路的相对位置、形成标记点组的有色光线之间的夹角、内镜成像系统的视野角度和带有标记点组的肿物图像的几何对应关系,计算每次调整距离后,肿物的标记点组两个光斑之间的距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内镜检测肿物大小的激光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保持透光片出光位置与成像通路入口端齐平。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于内镜检测肿物大小的激光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有色可见光束经过透光片后分散发出2N+1道有色光线,各相邻光线之间的夹角为α,α为1
°
~30
°
;位于2N+1道有色光线中间的中间光线与成像通路平行且所述中间光线与所述导光纤维的头端中心重合,N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于内镜检测肿物大小的激光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保持透光片出光位置和成像通路入口的相对位置不变,通过调整透光片出光位置与肿物的距离,使得至少两道除中间光线之外的有色光线投射在肿物上形成光斑,并以距离最远的两个光斑分别作为标记点组,所述标记点组包括第一标记点与第二标记点,同时所述中间光线在肿物上形成中间标记点;采用成像系统获得同时带有第一标记点成像点、第二标记点成像点和中间标记点成像点的肿物图像。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于内镜检测肿物大小的激光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根据如下步骤计算肿物标记点组中第一标记点与第二标记点的距离:1)在第一虚拟平面上,若第一标记点与中间标记点的垂直投影位于成像系统中心的垂直投影同侧,采用公式一计算第一虚拟平面与内镜头端的距离H1:公式一:若第一标记点与中间标记点位于成像系统中心的垂直投影两侧,采用公式二计算第一虚拟平面与内镜头端的距离H1:公式二:其中,α1为在肿物上形成第一标记点的有色光线与所述中间光线的夹角;W为透光片出光位置的中心与成像通路的中心之间的距离;R为肿物图像的半径;β为内镜成像系统的视野角度;d1为肿物图像上第一标记点成像点到肿物图像中心点的距离;3)在第二虚拟平面上,若第二标记点与中间标记点的垂直投影位于成像系统中心的垂直投影同侧,采用公式三计算第二虚拟平面圆与内镜头端的距离H2:
公式三:若第二标记点与中间标记点的垂直投影位于成像系统中心的垂直投影两侧,采用公式四计算第二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俊王智立胡凌翔汪照炎柴永川薛娜郭亚萍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