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NOMA中继节点的可充电无人移动小车传感网络传输优化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99232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0: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NOMA中继节点的可充电无人移动小车传感网络传输优化方法及系统,属于无线可充电数据传输技术领域,其中,该方法包括:确定无线传输模式,其中,传输模式包括存储模式、传送模式和休眠模式;当处于传输模式时,则采用节点配对策略以规划移动节点的最优传输方案,并构建最佳信道模型;根据最佳信道模型控制可充电无人移动小车的移动距离。该方法以一个可移动充电小车为中继节,以基于NOMA的传输技术,于远近效应场景和广覆盖多节点接入的场景,特别是上行密集场景,采用功率服用的非正交接入多址方式较传统的正交接入有明显的性能优势,更适合未来的系统部署可保证传感器节点的能量以及传输效率与速度,进而最大化效益以及运行速度。最大化效益以及运行速度。最大化效益以及运行速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NOMA中继节点的可充电无人移动小车传感网络传输优化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无线可充电数据传输
,特别涉及一种基于NOMA中继节点的可充电无人移动小车传感网络传输优化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无线传感技术中,非正交多路访问(NOMA)被认为是一种有前途的技术,可以增强未来蜂窝网络的频谱效率,这恰好符合了即将到来的5G时代的爆炸性的数据增长和接入需求,因此吸引了众多研究者的注意。在已有的无线可充电传感网络中,距离接收器的传感器和接收器本身较远的位置,数据量的转发较少,能量消耗也较多可能造成资源过多浪费,影响网络的高效性和连通性,产生诸如能量空洞等问题的产生。
[0003]目前研究的主要问题是以无人移动小车为中继节点向较远的位置传输和收集数据,保证传输的速率以及降低网络消耗,第一类研究提出低功耗传输方法,由于NOMA存在同信道干扰,这就无法让所有用户联合使用NOMA,以一个较低的功耗去进行传输;第二类研究是NOMA的分配功率和在不同情况下NOMA和OMA的性能区别,给用户配对一固定的分配功率以及分配NO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NOMA中继节点的可充电无人移动小车传感网络传输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确定无线传输模式,其中,所述传输模式包括存储模式、传送模式和休眠模式;步骤S2,当处于所述传输模式时,则采用节点配对策略以规划移动节点的最优传输方案,并构建最佳信道模型;步骤S3,根据所述最佳信道模型控制可充电无人移动小车的移动距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NOMA中继节点的可充电无人移动小车传感网络传输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具体包括:步骤S101,在无线可充电传感器网络中,将所有传感器节点随机分布且位置固定,每个传感器上装有射频信号接收标签;步骤S102,当可充电无人移动小车移动时,在其射频信号传输半径内的传感器节点处开启所述存储模式,以接收射频能量信号补充能量;步骤S103,接收到射频能量信号后,开启所述传送模式配备无线功率传输电路,利用所有能量发送其信息信号,直至传输完成切换成所述休眠模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NOMA中继节点的可充电无人移动小车传感网络传输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具体包括:步骤S201,采用节点配对策略选择当前最佳传感器节点对;步骤S202,求解所述当前最佳传感器节点对的中断概率,并判断所述中断概率是否小于预设阈值,若不小于则迭代执行步骤S201

S202更新当前最佳传感器节点对,直至小于所述预设值;步骤S203,根据所述中断概率构建所述最佳信道模型。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NOMA中继节点的可充电无人移动小车传感网络传输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具体包括:步骤S301,求解所述最佳信道模型中的总中断概率;步骤S302,根据所述总中断概率分别确定两个传感器节点到可充电无人移动小车中心距离和两个传感器节点的距离向量;步骤S303,根据所述两个传感器节点到可充电无人移动小车中心距离和所述两个传感器节点的距离向量控制可充电无人移动小车的移动距离。5.一种基于NOMA中继节点的可充电无人移动小车传感网络传输优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无线传输模式,其中,所述传输模式包括存储模式、传送模式和休眠模式;构建模块,用于当处于所述传输模式时,则采用节点配对策略以规划移动节点的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倩马明宇韩轲关绍云杜左强陈铭段占豪陈晓杰吕宏武冯光升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商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