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保护性抗原功能结构域构造的无毒性类毒素分子抗原疫苗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制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保护性抗原功能结构域构造的无毒性类毒素分子抗原疫苗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0002]肉毒毒素(Botulinum neurotoxin,BoNTs)是由肉毒杆菌分泌的神经毒素,是人类已知的生物和化学毒物中毒力最强的物质,对人的半数致死剂量LD50仅为0.1
‑
1ng/kg。肉毒毒素根据其抗原属性可分为8个血清型(A
‑
H),其中A、B、E、F和H型肉毒毒素能够引发人类肉毒中毒。H型新型肉毒毒素是2013年生物学家新发现的一种血清型,它是A和F型的杂合体,其Hc与BoNT/A1相似,同源性84%,能够被抗A型毒素抗体部分中和,HN和L分别与BoNT/F1和BoNT/F5有64%和81%的同源性。由于产生肉毒毒素的肉毒梭菌在自然界广泛存在,并且其芽孢对外界环境具有较强的抵抗力,肉毒毒素中毒仍然是一个十分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因此,进行肉毒毒素的防治药物研制无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毒性基因工程类毒素分子抗原疫苗,其活性成分为如下任一:(A)由如下a1)和a2)融合而成的融合蛋白:a1)破伤风毒素或肉毒毒素的L
‑
HN抗原或其突变体,该突变体命名为mL
‑
HN抗原;所述mL
‑
HN抗原与所述L
‑
HN抗原相比存在如下突变:将所述L
‑
HN抗原中L链上的酶活性保守序列位点HEXXH突变为AAXXA,X为任意氨基酸;a2)破伤风毒素或肉毒毒素的Hc抗原或其突变体,该突变体命名为mHc抗原;所述mHc抗原与所述Hc抗原相比存在如下突变:将所述Hc抗原上的神经节苷脂结合位点保守序列SXWY突变为SXLF,X为任意氨基酸;并且,组成所述融合蛋白的所述a1)和所述a2)中至少一个为突变体;(B)重组基因工程破伤风类毒素或重组基因工程肉毒类毒素;所述重组破伤风类毒素与原始破伤风毒素相比存在如下突变:将所述原始破伤风毒素中L链上的酶活性保守序列位点HEXXH突变为AAXXA,和/或将所述原始破伤风毒素中Hc结构域上的神经节苷脂结合位点保守序列SXWY突变为SXLF,X为任意氨基酸,并且将R1226也突变为L;所述重组肉毒类毒素与原始肉毒毒素相比存在如下突变:将所述原始肉毒毒素中L链上的酶活性保守序列位点HEXXH突变为AAXXA,和/或将所述原始肉毒毒素中Hc结构域上的神经节苷脂的结合位点保守序列SXWY突变为SXLF,X为任意氨基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毒性基因工程类毒素分子抗原疫苗,其特征在于:所述肉毒毒素为E型肉毒毒素、A型肉毒毒素或B型肉毒毒素。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毒性基因工程类毒素分子抗原疫苗,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毒性类毒素分子抗原疫苗的活性成分为如下任一:(A1)由E型肉毒毒素的所述mL
‑
HN抗原和A型肉毒毒素的所述mHc抗原按照从氨基酸到羧基端的顺序通过GS连接肽融合而成的融合蛋白,将该融合蛋白命名为mE/mA;(A2)由E型肉毒毒素的所述mL
‑
HN抗原和A型肉毒毒素的所述Hc抗原按照从氨基酸到羧基端的顺序通过GS连接肽融合而成的融合蛋白,将该融合蛋白命名为mE/A;(A3)由E型肉毒毒素的所述mL
‑
HN抗原和B型肉毒毒素的所述mHc抗原按照从氨基酸到羧基端的顺序融合而成的融合蛋白,将该融合蛋白命名为mE/mB;(A4)由破伤风毒素的所述mL
‑
HN抗原和A型肉毒毒素的所述mHc抗原按照从氨基酸到羧基端的顺序通过GS连接肽融合而成的融合蛋白,将该融合蛋白命名为mT/mA;(A5)由A型肉毒毒素的所述mL
‑
HN抗原和破伤风毒素的所述mHc抗原按照从氨基酸到羧基端的顺序通过GS连接肽融合而成的融合蛋白,将该融合蛋白命名为mA/mT;(A6)所述重组破伤风类毒素,将其命名为mTeNT;(A7)A型的所述重组肉毒类毒素,将其命名为mA;(A8)B型的所述重组肉毒类毒素,将其命名为mB。4.根据权利要求1
‑
3中任一所述的无毒性基因工程类毒素分子抗原疫苗,其特征在于:将E型肉毒毒素的所述mL
‑
HN抗原命名为mEL
‑
HN,所述mEL
‑
HN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30所示;和/或将A型肉毒毒素的所述mHc抗原命名为mAHc,所述mAHc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No.23所示;和/或
将A型肉毒毒素的所述Hc抗原命名为AHc,所述AHc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2所示;和/或将A型肉毒毒素的所述mL
‑
HN抗原命名为mAL
‑
HN,所述mAL
‑
HN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8所示;和/或将B型肉毒毒素的所述mHc抗原命名为mBHc,所述mBHc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No.24所示;和/或将破伤风毒素的所述mL
‑
HN抗原命名为mTL
‑
HN,所述mTL
‑
HN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云舟,陆健昇,杨志新,王荣,杜鹏,余硕,戴秋云,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