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清洗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90841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0: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清洗机,在该清洗机中,机身内部具有清洗腔,清洗腔内具有末端出水机构,通过在机身内设置泵水机构,泵水机构设于机身内且具有泵体,泵体内部具有导流通道,导流通道的进水端与清洗腔流体连通、出水端与末端出水机构流体连通,通过泵水机构中的第一转动阀件和第二转动阀件的转动为水流输送提供动力,如此一来,在第一转动阀件和第二转动阀件所对应的第一齿部与第二齿部的啮合作用下,泵体输送水流中所裹挟的气泡被轻易的挤压碎裂,因此极大的降低了水中带气所产生的噪音,且由于没有气体掺杂,整个输送水路中不再因为气流的干预而导致水压不足,保证了泵水的稳定性。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清洗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家用电器领域,具体属于一种清洗机。

技术介绍

[0002]清洗机是较为常见的厨房清洗设备,清洗机的出现大大降低了厨房劳作的劳动强度。现有的清洗机通常在机身内部设置有泵结构,泵结构用于将水泵送至喷臂等类似的末端出水部分,从而将清洗水布满清洗机的整个清洗腔室。
[0003]例如本申请人在先申请专利号为CN201410848627.2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就公开了《一种开放式水泵及其应用》,该开放式水泵中,叶轮下部为露出于壳体外开放式结构,而叶轮上部设于壳体中并上端封闭,端盖的设置有利于避免叶轮上端与容置腔内顶壁之间形成漩涡,降低能量损失,提高对流体做功,从而提高喷淋臂的出水流速。
[0004]虽然上述的水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叶片在旋转过程中与泵壳之间会存在动静干涉,因此会产生噪音,且此种开放式水泵在输水时会有气泡掺杂,这就会导致输送水流的水压低于设计值,从而使喷淋臂所喷射出水的扬程降低,如此不利于对餐具的清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能够向清洗腔泵水且能避免水路输送中产生气泡的清洗机。
[0006]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能够根据输水方向的改变自动调节到流通量的清洗机。
[0007]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清洗机,包括:
[0008]机身,其内部具有清洗腔,所述清洗腔内设置有用来冲洗餐具的末端出水机构;
[0009]泵水机构,用于泵送清洗水,设于所述机身内且具有泵体,所述泵体内部具有导流通道,所述导流通道的进水端与清洗腔流体连通、出水端与末端出水机构流体连通;
[0010]所述泵水机构还包括有第一转动阀件和第二转动阀件,二者均能转动地设于泵体内且转动轴线同向延伸,其中,所述第一转动阀件布置在导流通道中流体流动方向的其中一侧,其外壁具有位于流体流动路径上的第一齿部,所述第二转动阀件能转动地布置在与第一转动阀件相对的另外一侧,其外壁上具有位于流体流动路径上的第二齿部,所述第二齿部能与第一齿部啮合,进而在第一转动阀件和第二转动阀件的转动作用下,将导流通道之进水端处的清洗水经由出水端泵送至下游末端出水机构;所述泵水机构还包括有:
[0011]驱动器,其动力输出端与所述第一转动阀件和第二转动阀件中的其中一个驱动连接。
[0012]为了实现对清洗腔内餐具进行充分冲洗,优选地,所述末端出水机构至少包括有第一喷件和第二喷件,所述泵体之导流通道具有第一出水端和第二出水端,所述第一喷件和第二喷件中的其中一个与导流通道的第一出水端流体连通、另外一个与导流通道的第二出水端流体连通。
[0013]为了确保泵体输出的清洗水输送至第二喷件,该清洗机还包括有蜗壳件,该蜗壳件内部具有分流腔,所述分流腔的进水端与导流通道的第二出水端流体连通、出水端与第二喷件流体连通。
[0014]为了进一步确保泵体对流体的输送,优选地,所述泵体包括有泵壳、进水座和出水座,其中所述泵壳内部中空形成空腔,所述第一转动阀件和第二转动阀件均布置在该空腔内;所述进水座内部具有进水流道,所述出水座内部具有出水流道,所述进水流道、空腔和出水流道沿着清洗水的泵送方向依次布置且相互连通形成所述导流通道。
[0015]为了确保泵壳的进水和出水,优选地,所述泵壳的两侧均具有连接端头,所述进水座和出水座均竖向布置,二者下端分别接合和对应的连接端头上,且其中所述进水座的上端穿设在机身底壁板上且其上端的开口即为所述泵体之进水口,所述出水座的上端伸入至清洗腔内且其上端的开口即为所述泵体之出水口。
[0016]实现对清洗腔内餐具的冲洗的方式有多种,优选地,所述第一喷件为喷臂,该喷臂能转动地约束在所述出水座上且转动轴线竖向延伸,所述第二喷件布置在清洗腔的顶部区域。
[0017]优选地,所述蜗壳件呈盘状,其中部具有竖向贯穿布置的固定孔,所述泵体之出水座穿设在该固定孔内。
[0018]为了确保泵体输出的清洗水能第一时间通过分流腔输出至第二喷件,优选地,所述蜗壳件在与固定孔内缘相邻近的位置开设有与分流腔连通的导流缺口,所述出水座对应导流缺口的位置开设有第一分流口,所述出水座之出水流道通过第一分流口与蜗壳件之分流腔流体连通。
[0019]为了确保出水顺畅,优选地,所述导流缺口环绕泵体之出水座布置,所述出水座在外壁上对应开设有至少两个第一分流口,各所述第一分流口在出水座的周向上间隔布置。
[0020]为了确保蜗壳件与下游第二喷件的水路接合,优选地,所述清洗腔具有向下凹陷的沥水区间,所述沥水区间的外缘具有台阶部,所述进水口开设在该台阶部上,且所述台阶部的侧壁上还开设有与第二喷件进水端连通的转接座,所述蜗壳件对应具有能与该转接座接合的第二分流口。
[0021]具体地,所述蜗壳件具有沿其切向布置的分水座,所述分水座内部中空形成与分流腔流通连通的分水通道,所述分水通道的出口端即为所述第二分流口。
[0022]优选地,所述第二喷件设置在清洗腔的顶壁上,且所述清洗腔内还设置有导流管,该导流管的进水端即为所述的转接座,且其出水端与第二喷件的进水端相连。
[0023]为了确保两个转动阀件转动顺畅,优选地,所述空腔包括并排布置的两个导流腔室,所述第一转动阀件和第二转动阀件分别布置在对应地导流腔室内,且所述第一转动阀件之第一齿部与第二转动阀件之第二齿部在两个导流腔室的接合处啮合,以使二者的齿面之间形成面密封,从而将整个空腔间隔形成用于将清洗水吸入的负压腔以及用于将空腔内清洗水挤压排出的输出腔,沿着流体的流动方向,所述输出腔布置在负压腔的下游,且二者通过两侧的导流腔室流体连通。这样两个转动阀件与空腔的布置关系,因为第一齿部与第二齿部齿面之间的面密封关系,能够在流体的输送方向上形成负压腔和输出腔,其中负压腔中的负压是两个齿部分开的瞬间导致空间突然扩张所产生的,而输出腔则是利用两个齿部重新啮合对水流的挤压造成的。
[0024]具体地,两个所述导流腔室横截面均呈适配对应第一转动阀件或第二转动阀件外缘的弧形结构,各所述导流腔室的内壁均与对应地第一转动阀件或第二转动阀件之间留有供清洗水流动的间隙。
[0025]为了确保对气泡的挤压效果,优选地,所述第一齿部和第二齿部中的其中一个在二者相互邻近的齿面上凸设有凸部,二者中的另外一个上开设有适配凸部的凹槽,在第一齿部与第二齿部处于啮合状态下,所述凸部位于凹槽内。
[0026]具体地,所述第一齿部的每个齿位上均设置有至少两个凸部,所述第二齿部的各个齿位上对应开设有至少两个凹槽。
[0027]为了避免漏掉对气泡的挤压,优选地,各所述凸部和凹槽均沿着各自所对应的第一转动阀件或第二转动阀件的轴向延伸。
[0028]为了进一步解决上述第二个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泵壳内还设置有阀组件,该阀组件具有用来调节空腔水流通量的阀板,该阀板被布置成能相对所述泵壳移动,从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清洗机,包括:机身(1),其内部具有清洗腔(10),所述清洗腔(10)内设置有用来冲洗餐具的末端出水机构(2);泵水机构(3),用于泵送清洗水,设于所述机身(1)内且具有泵体(31),所述泵体(31)内部具有导流通道(30),所述导流通道(30)的进水端与清洗腔(10)流体连通、出水端与末端出水机构(2)流体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泵水机构(3)还包括有第一转动阀件(32)和第二转动阀件(33),二者均能转动地设于泵体(31)内且转动轴线同向延伸,其中,所述第一转动阀件(32)布置在导流通道(30)中流体流动方向的其中一侧,其外壁具有位于流体流动路径上的第一齿部(32a),所述第二转动阀件(33)能转动地布置在与第一转动阀件(32)相对的另外一侧,其外壁上具有位于流体流动路径上的第二齿部(33a),所述第二齿部(33a)能与第一齿部(32a)啮合,进而在第一转动阀件(32)和第二转动阀件(33)的转动作用下,将导流通道(30)之进水端处的清洗水经由出水端泵送至末端出水机构(2);所述泵水机构(3)还包括有:驱动器(34),其动力输出端与所述第一转动阀件(32)和第二转动阀件(33)中的其中一个驱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末端出水机构(2)至少包括有第一喷件(21)和第二喷件(22),所述泵体(31)之导流通道(30)具有第一出水端和第二出水端,所述第一喷件(21)和第二喷件(22)中的其中一个与导流通道(30)的第一出水端流体连通、另外一个与导流通道(30)的第二出水端流体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清洗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蜗壳件(23),该蜗壳件(23)内部具有分流腔(230),所述分流腔(230)的进水端与导流通道(30)的第二出水端流体连通、出水端与第二喷件(22)流体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清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31)包括有泵壳(312)、进水座(311)和出水座(313),其中所述泵壳(312)内部中空形成空腔(310),所述第一转动阀件(32)和第二转动阀件(33)均布置在该空腔(310)内;所述进水座(311)内部具有进水流道(30a),所述出水座(313)内部具有出水流道(30b),所述进水流道(30a)、空腔(310)和出水流道(30b)沿着清洗水的泵送方向依次布置且相互连通形成所述导流通道(30)。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清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泵壳(312)的两侧均具有连接端头(314),所述进水座(311)和出水座(313)均竖向布置,二者下端分别接合和对应的连接端头(314)上,且其中所述进水座(311)的上端穿设在机身(1)底壁板上且其上端的开口即为所述泵体(31)之进水口(31a),所述出水座(313)的上端伸入至清洗腔内且其上端的开口即为所述泵体(31)之出水口(31b)。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清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喷件(21)为喷臂,该喷臂能转动地约束在所述出水座(313)上且转动轴线竖向延伸,且所述喷臂上开设有用于冲洗餐具的喷口。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清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蜗壳件(23)呈盘状,其中部具有竖向贯穿布置的固定孔(231),所述泵体(31)之出水座(313)穿设在该固定孔(231)内。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清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蜗壳件(23)在与固定孔(231)内缘相邻近的位置开设有与分流腔(230)连通的导流缺口(232),所述出水座(313)对应导流缺
口(232)的位置开设有第一分流口(233),所述出水座(313)之出水流道(30b)通过第一分流口(233)与蜗壳件(23)之分流腔(230)流体连通。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清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缺口(232)环绕泵体(31)之出水座(313)布置,所述出水座(313)在外壁上对应开设有至少两个第一分流口(233),各所述第一分流口(233)在出水座(313)的周向上间隔布置。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清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腔(10)具有向下凹陷的沥水区间(1a),所述沥水区间(1a)的外缘具有台阶部(1b),所述进水口(31a)开设在该台阶部(1b)上,且所述台阶部(1b)的侧壁上还开设有与第二喷件(22)进水端连通的转接座(235),所述蜗壳件(23)对应具有能与该转接座(235)接合的第二分流口(234)。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清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蜗壳件(23)具有沿其切向布置的分水座(236),所述分水座(236)内部中空形成与分流腔(230)流通连通的分水通道(23a),所述分水通道(23a)的出口端即为所述第二分流口(234)。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清洗机,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郑赞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