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反流的鼻胃管固定装置及其安装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鼻胃管
,具体为一种防反流的鼻胃管固定装置及其安装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鼻胃管是从鼻腔经食管留置与胃的导管,用于给予肠道营养或进行胃减压,在临床上应用广泛,比如用于治疗食管狭窄、食管胃吻合口瘘、食管破裂、食管纵隔瘘、胃瘘、十二指肠穿孔、胸腔胃气道瘘等,还用于吞咽障碍的患者补充营养;
[0003]现有鼻胃管在使用时,是将鼻胃管的端部通过患者的鼻腔和食管插入胃部,然后将L形固定胶带的一端固定粘贴在患者的鼻面部,另一端固定缠绕在鼻胃管的表面,从而将鼻胃管固定,防止在使用的过程中鼻胃管脱落;
[0004]但是人体鼻面部会因皮脂腺的分泌而产生油脂,导致固定胶带与鼻面部之间的粘接逐渐松动,使鼻胃管的固定松动,当患者在做出动作时,容易使鼻胃管脱落,使得鼻胃管需重新插入,增加了患者的痛苦。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反流的鼻胃管固定装置及其安装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通过固定胶带固定鼻胃管,容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反流的鼻胃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固定机构(1),第一固定机构(1)包括固定卡(10)及设置于固定卡(10)侧面的固定套(15),固定卡(10)的表面固定安装有立柱(12);第二固定机构(2)可翻转安装于第一固定机构(1)对应立柱(12)的位置,用于加强第一固定机构(1)的固定效果,第二固定机构(2)包括固定架(21)及安装于固定架(21)表面的连接转套(23),第二固定机构(2)的一侧设置有侧撑机构(3);防反流机构(4)设置于第一固定机构(1)的一侧,防反流机构(4)包括固定安装于固定卡(10)侧面的安装座(41),安装座(41)的一侧设置有顶柱(4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反流的鼻胃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卡(10)呈“U”形结构,固定卡(10)为弹性材质,固定卡(10)的两侧固定安装有连接架(11),连接架(11)呈“U”形结构,连接架(11)的两侧内壁对称开设有连接槽(111),连接槽(111)的端部固定安装有一号挡块(11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反流的鼻胃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套(15)呈一侧开口的圆筒状结构,固定套(15)为弹性材质,固定套(15)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多组防滑圈(153),固定套(15)的开口处两侧对称设置有连接板(151),连接板(151)与固定套(15)为整体结构,连接板(151)插接于连接槽(111)的内部,连接板(151)远离一号挡块(112)的一端设置有导入角(152),鼻胃管(5)固定安装于固定套(15)的内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反流的鼻胃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12)靠近固定卡(10)内部的一侧设置有让位槽,立柱(12)远离固定卡(10)的一端通过支架固定安装有一号转轴(13),立柱(12)的两侧贯穿开设有安装孔(14)。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反流的鼻胃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2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压板(22),连接转套(23)固定安装于固定架(21)表面与压板(22)对应的位置,连接转套(23)靠近立柱(12)的一侧可与立柱(12)的表面贴合,且连接转套(23)靠近立柱(1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驱动齿板(26),连接转套(23)转动套设于一号转轴(13)的表面,连接转套(23)的两侧开设有扭簧槽(24),扭簧槽(24)的内部设置有扭力弹簧(25),扭力弹簧(25)套设于连接转套(23)的表面,扭力弹簧(25)的一端与连接转套(23)固定连接,扭力弹簧(25)的另一端与扭簧槽(24)的内壁固定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反流的鼻胃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撑机构(3)包括转动插接于安装孔(14)内部的安装转杆(33),安装转杆(33)的表面固定安装有一号齿轮(34),一号齿轮(34)与驱动齿板(26)啮合,安装转杆(33)的两端固定安装有侧撑杆(31),两组侧撑杆(31)呈“八”字形设置,侧撑杆(31)远离安装转杆(33)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卡环(32),卡环(32)为弹性开口环结构。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防反流的鼻胃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41)的表面开设有伸缩槽(411),伸缩槽(411)呈“凸”字形槽结构,伸缩槽(411)端部的两侧固定安装有二号挡块(412),伸缩槽(411)的内壁开设有齿轮槽(413),齿轮槽(413)与立柱(12)之间贯穿转动安装有二号转轴(47),二号转轴(47)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二号齿轮(471)另一端固定安装有从动轮(472),二号齿轮(471)设置于齿轮槽(413)的内部,从动轮(472)与一号齿轮(34)之间设置有联动杆(473),联动杆(473)的一端转动连接于一号齿轮(34)的一侧非中心位置,联动杆(473)的另一端转动安装于从动轮(472)的一侧非中心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防反流的鼻胃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柱(42)呈圆柱体结构,顶柱(42)的直径与固定套(15)安装后的内径匹配,顶柱(42)的位置与固定卡(10)一侧的固定套(15)的位置对应,顶柱(42)靠近固定套(15)的一端开设有管槽(4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宝雯,张素雯,陈心茹,王文琴,窦晓蒙,黄笑笑,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中山大学肿瘤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