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蓄水池循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990212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0:04
本申请涉及一种蓄水池循环系统,涉及水利工程的技术领域,其包括蓄水池,所述蓄水池顶部为开口结构,所述蓄水池顶部开口处固定设置有溢流箱,所述溢流箱位于所述蓄水池正上方,所述溢流箱顶部为开口结构;所述溢流箱上设置有过滤组件,当所述溢流箱内的水溢流至所述蓄水池内时,所述过滤组件能够对进入所述蓄水池内的水起到过滤作用,且所述过滤组件能够在所述蓄水池内水的支撑推动作用下将水中过滤出的杂质运输至所述蓄水池外部。本申请能够提高蓄水池内的水资源质量。蓄水池内的水资源质量。蓄水池内的水资源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蓄水池循环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水利工程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蓄水池循环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蓄水池是一种具有防渗作用的蓄水设施,蓄水池内一般收集存储有大量的水资源,但是,目前在雨水的收集过程中缺乏有效地对雨水清除垃圾处理的装置,无法有效截留雨水中的垃圾。
[0003]相关技术可参考公开号为CN203113500U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无动力雨水垃圾处理装置,包括外槽,外槽上部为开口结构,外槽内嵌套有内笼;内笼的笼壁上设置透水的筛孔或者格栅,内笼内部上方设置有沿前笼壁倾斜的上导流板,内笼内部下方设置有沿后笼壁倾斜的下导流板;雨水在内笼内部流动时,形成竖直方向的旋流,较重的垃圾在水流的带动下进入下部垃圾收集区,较轻的垃圾随水流流动。
[0004]上述垃圾在处理过程中,较轻的垃圾随水流流动无法分离去除,且较重的垃圾在分离过程中,只能依靠水的流动作用去除垃圾,当水流的冲击力较小时,水流可能无法带动垃圾进入垃圾收集区,导致蓄水池内的水资源质量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提高蓄水池内的水资源质量,本申请提供一种蓄水池循环系统。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蓄水池循环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蓄水池循环系统,包括蓄水池,所述蓄水池顶部为开口结构,所述蓄水池顶部开口处固定设置有溢流箱,所述溢流箱位于所述蓄水池正上方,所述溢流箱顶部为开口结构;所述溢流箱上设置有过滤组件,当所述溢流箱内的水溢流至所述蓄水池内时,所述过滤组件能够对进入所述蓄水池内的水起到过滤作用,且所述过滤组件能够在所述蓄水池内水的支撑推动作用下将水中过滤出的杂质运输至所述蓄水池外部。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水加入溢流箱中,待溢流箱内充满水后,水从溢流箱中溢流至蓄水池内,且水在溢流至蓄水池内部时,过滤组件能够对水进行过滤,使得水中的杂质不会进入蓄水池中,同时过滤组件还能够在蓄水池内水的推动作用下将杂质运输至蓄水池外部,避免杂质堆积影响过滤组件对水的过滤作用,从而提高了蓄水池内水资源的质量。
[0008]可选的,所述过滤组件包括过滤板,所述过滤板设置在所述溢流箱侧壁与所述蓄水池侧壁之间,所述过滤板靠近所述蓄水池的一侧与所述蓄水池铰接,且铰接轴线与所述蓄水池的长度方向相同;所述过滤板与所述溢流箱之间固定设置有弹性膜;所述过滤板下方水平设置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与所述蓄水池连接;所述转动轴上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为空腔结构,且所述支撑柱采用柔性材料制成,所述支撑柱远离所述转动轴的一端与所述过滤板抵接;所述蓄水池上设置有送水组件,所述送水组件用于将所述蓄水池内的水运输至所述支撑柱内部,且用于将所述支撑柱内部的水运输至所述蓄水池内。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从溢流箱中流出,经过过滤板过滤后进入蓄水池中,保
证蓄水池内水资源的质量,同时杂质堆积在过滤板上;对杂质进行清除时,启动送水组件,送水组件将蓄水池内的水运输至支撑柱内,使得柔性材料制成的支撑柱在水的作用下处于充盈状态,此时过滤板在支撑柱的支撑推动作用下倾斜设置,且倾斜程度逐渐增加,使得过滤板上的杂质在自身重力以及水流的冲刷作用下远离过滤板,减小了杂质在过滤上堆积的可能性,使得过滤板能够保持对水的过滤作用,从而进一步提高了蓄水池内水资源的质量。
[0010]可选的,所述支撑柱绕转动轴周向设置有若干个,所述支撑柱与所述转动柱之间固定设置有固定柱;所述转动轴绕自身轴线与所述蓄水池转动连接。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在流动进入蓄水池的过程中,支撑柱和固定柱在水的流动作用下能够转动,使得过滤板能够在支撑柱与固定柱的转动作用下发生晃动,晃动的过滤板能够减小杂质粘结在过滤板上的可能性,便于杂质远离过滤板,进而避免杂质影响蓄水池内进水,从而进一步提高了蓄水池内水资源的质量。
[0012]可选的,所述蓄水池内设置有刮除组件,所述刮除组件包括滑动板,所述滑动板水平设置在所述溢流箱下方,所述滑动板与所述蓄水池侧壁抵接,所述滑动板沿竖直方向与所述蓄水池滑动连接,所述滑动板能够在所述蓄水池内水的浮力作用下向上移动;所述滑动板顶面上开设有连通孔和排水孔,所述连通孔内安装有单向阀和过滤膜,所述过滤膜位于所述单向阀下方,所述排水孔内安装有第一电动阀门;所述滑动板上方竖直设置有推动管,所述推动管顶端与所述推动管底端之间为波纹管,所述推动管顶端与所述溢流箱抵接,且与所述溢流箱固定连接;所述推动管底端与所述滑动板抵接,且与所述滑动板固定连接;所述送水组件用于将所述蓄水池内的水运输至所述推动管内,且用于将所述推动管内的水运输至所述蓄水池内;所述蓄水池上设置有清除组件,所述清除组件用于将所述滑动板下方的杂质运输至所述蓄水池外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蓄水池内的水在储存一定时间后,蓄水池内壁上可能会产生苔藓等物质,会对蓄水池内水资源的质量产生影响,对蓄水池内壁上的苔藓等物质进行清除时,启动送水组件,送水组件将蓄水池内的水运输至推动管内,使得推动管沿自身长度方向延伸,进而使延伸的推动管带动滑动板竖直向下移动,使得滑动板在竖直向下移动过程中,对蓄水池内壁起到刮除作用,进而使苔藓等物质与蓄水池内壁分离,且滑动板向下移动过程中,排水孔内设置的第一电动阀门始终处于关闭状态,使得滑动板下方的水通过连通孔进入滑动板上方,且连通孔内设置有过滤膜,过滤膜能够对水起到过滤作用,避免杂质进入滑动板上方,同时避免杂质将单向阀堵塞,使得蓄水池侧壁上被刮除的杂质全部位于滑动板下方,避免苔藓等杂质与蓄水池内的水资源直接接触,从而进一步提高了蓄水池内水资源的质量。
[0013]可选的,所述清除组件包括供水管、进水管和高压水枪,所述进水管插设在所述蓄水池底部侧壁上,所述进水管上安装有第二电动阀门,所述高压水枪设置所述蓄水池外部,所述高压水枪喷水端位于进水管内,且与所述进水管固定连接;所述供水管一端与蓄水池内部连通,所述供水管另一端与所述高压水枪连通,所述供水管上安装有供水泵,所述供水泵与所述蓄水池固定连接;所述蓄水池底部固定设置有排污管,所述排污管与所述蓄水池内部连通,所述排污管上安装有第三电动阀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待滑动板位于蓄水池底部后,启动送水组件,送水组件将推动管内的部分水运输至蓄水池内,使得滑动板能够在水的浮力作用下刚好位于高压水枪
上方,此时启动供水泵与高压水枪,并将第二电动阀门与第三电动阀门打开,送水泵通过供水管为高压水枪供水,高压水枪喷水端喷出高压水对滑动板下方的杂质以及蓄水池底部内壁进行冲刷,使得杂质在高压水流的作用下通过排污管排出。
[0014]可选的,所述送水组件包括送水管,所述送水管一端与所述推动管连通,所述送水管另一端与所述蓄水池内部连通,所述送水管上安装有双向水泵,所述双向水泵与所述蓄水池固定连接;所述送水管靠近所述推动管的一端安装有第四电动阀门;所述第四电动阀门与所述双向水泵之间设置有分流管,所述分流管一端与所述送水管连通,所述分流管另一端与所述转动轴同轴设置,且绕自身轴线与所述转动轴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轴靠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蓄水池(1)循环系统,包括蓄水池(1),所述蓄水池(1)顶部为开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池(1)顶部开口处固定设置有溢流箱(2),所述溢流箱(2)位于所述蓄水池(1)正上方,所述溢流箱(2)顶部为开口结构;所述溢流箱(2)上设置有过滤组件(3),当所述溢流箱(2)内的水溢流至所述蓄水池(1)内时,所述过滤组件(3)能够对进入所述蓄水池(1)内的水起到过滤作用,且所述过滤组件(3)能够在所述蓄水池(1)内水的支撑推动作用下将水中过滤出的杂质运输至所述蓄水池(1)外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蓄水池(1)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组件(3)包括过滤板(31),所述过滤板(31)设置在所述溢流箱(2)侧壁与所述蓄水池(1)侧壁之间,所述过滤板(31)靠近所述蓄水池(1)的一侧与所述蓄水池(1)铰接,且铰接轴线与所述蓄水池(1)的长度方向相同;所述过滤板(31)与所述溢流箱(2)之间固定设置有弹性膜(32);所述过滤板(31)下方水平设置有转动轴(33),所述转动轴(33)与所述蓄水池(1)连接;所述转动轴(33)上设置有支撑柱(34),所述支撑柱(34)为空腔结构,且所述支撑柱(34)采用柔性材料制成,所述支撑柱(34)远离所述转动轴(33)的一端与所述过滤板(31)抵接;所述蓄水池(1)上设置有送水组件(5),所述送水组件(5)用于将所述蓄水池(1)内的水运输至所述支撑柱(34)内部,且用于将所述支撑柱(34)内部的水运输至所述蓄水池(1)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蓄水池(1)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34)绕转动轴(33)周向设置有若干个,所述支撑柱(34)与所述转动柱之间固定设置有固定柱(35);所述转动轴(33)绕自身轴线与所述蓄水池(1)转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蓄水池(1)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池(1)内设置有刮除组件(4),所述刮除组件(4)包括滑动板(41),所述滑动板(41)水平设置在所述溢流箱(2)下方,所述滑动板(41)与所述蓄水池(1)侧壁抵接,所述滑动板(41)沿竖直方向与所述蓄水池(1)滑动连接,所述滑动板(41)能够在所述蓄水池(1)内水的浮力作用下向上移动;所述滑动板(41)顶面上开设有连通孔(411)和排水孔(412),所述连通孔(411)内安装有单向阀(42)和过滤膜(43),所述过滤膜(43)位于所述单向阀(42)下方,所述排水孔(412)内安装有第一电动阀门(44);所述滑动板(41)上方竖直设置有推动管(45),所述推动管(45)顶端与所述推动管(45)底端之间为波纹管,所述推动管(45)顶端与所述溢流箱(2)抵接,且与所述溢流箱(2)固定连接;所述推动管(45)底端与所述滑动板(41)抵接,且与所述滑动板(41)固定连接;所述送水组件(5)用于将所述蓄水池(1)内的水运输至所述推动管(45)内,且用于将所述推动管(45)内的水运输至所述蓄水池(1)内;所述蓄水池(1)上设置有清除组件(8),所述清除组件(8)用于将所述滑动板(41)下方的杂质运输至所述蓄水池(1)外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蓄水池(1)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清除组件(8)包括供水管(81)、进水管(82)和高压水枪(84),所述进水管(82)插设在所述蓄水池(1)底部侧壁上,所述进水管(82)上安装有第二电动阀门(83),所述高压水枪(84)设置所述蓄水池(1)外部,所述高压水枪(84)喷水端位于进水管(82)内,且与所述进水管(82)固定连接;所述供水管(81)一端与蓄水池(1)内部连通,所述供水管(8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闯李加庆刘爽路宪夏晓龙吴文禄徐文静王富杰孙喜斌郭海锋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朝阳水利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