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腐蚀控制单元的燃气管道腐蚀风险评判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98998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0: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腐蚀控制单元的燃气管道腐蚀风险评判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获取数据,数据包括:燃气管线基础数据、环境检测数据、防腐层检测数据、阴极保护检测数据,杂散电流干扰数据和环境检测数据等;根据数据划分腐蚀控制单元;对每个腐蚀控制单元内单个测试桩腐蚀进行风险评价;对腐蚀控制单元腐蚀风险进行综合评价。本发明专利技术综合考虑了管道各类防腐要素与防腐系统运行参数,建立了腐蚀控制单元的整体腐蚀风险与防腐效果分级评判方法,既能对比出不同腐蚀控制单元整体的防腐效果,又能不落掉每个腐蚀控制单元内的高腐蚀风险点。风险点。风险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腐蚀控制单元的燃气管道腐蚀风险评判方法及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油气管道腐蚀控制风险评价与管理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腐蚀控制单元的燃气管道腐蚀风险评判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地铁、高铁、高压交流输电线路等基础设施大规模建设,埋地燃气管网的服役环境日益复杂,腐蚀风险逐年增加。据统计,近年来北京燃气管网由于腐蚀造成的应急处置事件在所有抢修事件中的占比超过60%,已成为威胁管网安全运行的重要因素。
[0003]目前对于埋地燃气管道的防腐管理工作,仍主要以防腐要素分类管理为主。这种管理方式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以工程编号为单位对管线的各类检测数据进行分类分析和评价,绝缘接头将管网分割成若干多个单元(区域),单元(区域)内的管线基础信息、设备设施信息、检测数据、运行数据、维修等数据没有进行有效对接。没有明确腐蚀控制管理等级,对开展管线预防性管理工作缺乏相应的数据支撑和管理依据。
[0004]目前对于燃气管网腐蚀危害性分级评判方法的研究也不够全面,仍然基于一些单项腐蚀因素评判指标,如阴极保护有效性评判指标、土壤环境腐蚀性评价指标、防腐层性能评价指标等,然而这些指标往往仅适用于单一腐蚀因素,而埋地燃气管道防腐层破损点在实际服役过程中会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单一因素无法对破损点处管道腐蚀风险做出系统性的评价,对于实际的管道运行维护及修复工作来说,可参考的意义并不大。因此,亟待明确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条件下燃气管道腐蚀危害影响规律,建立多因素下的综合评判方法。
专利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基于腐蚀控制单元的燃气管道腐蚀风险评判方法及装置。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具体是这样实现的:
[0007]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腐蚀控制单元的燃气管道腐蚀风险评判方法,包括:获取数据,所述数据包括:燃气管线基础数据、环境检测数据、防腐层检测数据、阴极保护检测数据,杂散电流干扰数据和环境检测数据等;根据所述数据划分腐蚀控制单元;对每个所述腐蚀控制单元内单个测试桩腐蚀进行风险评价;对所述腐蚀控制单元腐蚀风险进行综合评价。
[0008]其中,所述获取数据包括:获取采集数据;对所述采集数据以及燃气管道的管线空间位置及管线附属设施进行对齐操作。
[0009]其中,所述根据所述数据划分腐蚀控制单元包括:依据燃气管网位置信息、防腐系统设计、施工及运行参数,以绝缘接头为边界,将绝缘接头辖区内的防腐层/阴极保护/土壤环境划分为一个统一单元;通过现场管地电位测试法或PCM法来对所述腐蚀控制单元的边
界位置进行核查。
[0010]其中,所述对每个所述腐蚀控制单元内单个测试桩腐蚀进行风险评价包括:如果测试桩附近没有防腐层破损点,则腐蚀风险评价为低风险;如果测试桩附近存在防腐层破损点,且埋设腐蚀检查片,则根据腐蚀检查片的腐蚀速率进行评价;如果没有埋设腐蚀检查片,则根据管道是否施加阴极保护进行评价;当管道没有施加阴极保护时,如果存在交流干扰,则按照无阴极保护条件下交流腐蚀评判指标进行风险评判;如果存在直流干扰,则按照无阴极保护条件下直流腐蚀评判指标进行风险评判;如果交流和直流干扰风险低,则按照土壤腐蚀性指标进行评判;当管道施加阴极保护时,如果存在交流干扰,则按照有阴极保护条件下交流腐蚀评判指标进行风险评判;如果存在直流干扰,则按照有阴极保护条件下直流腐蚀评判指标进行风险评判;如果交流和直流干扰风险低,且满足阴极保护准则要求,则腐蚀风险低;如果交流和直流干扰风险低但不满足阴极保护准则要求,则按照土壤腐蚀性指标进行评判。
[0011]其中,所述根据腐蚀检查片的腐蚀速率进行评价包括:如果腐蚀速率大于等于0.1mm/y,则风险评价为高风险;如果所述腐蚀速率大于0.0254mm/y小于0.1mm/y,则风险评价为中风险;如果所述腐蚀速率小于等于0.0254mm/y,则风险评价为低风险;所述按照无阴极保护条件下交流腐蚀评判指标进行风险评判包括:如果交流腐蚀电流密度大于等于100A/m2,则风险评价为高风险;如果所述交流腐蚀电流密度大于30A/m2小于100A/m2,则风险评价为中风险;如果所述交流腐蚀电流密度小于等于30(A/m)2,则风险评价为低风险;所述按照无阴极保护条件下直流腐蚀评判指标进行风险评判包括:如果管道极化电位相对于自然腐蚀电位正向偏移20mV的时间比例大于等于15%,则风险评价为高风险;如果所述管道极化电位相对于自然腐蚀电位正向偏移20mV的时间比例大于5%小于15%,则风险评价为中风险;如果所述管道极化电位相对于自然腐蚀电位正向偏移20mV的时间比例小于等于5%,则风险评价为低风险;所述按照有阴极保护条件下交流腐蚀评判指标进行风险评判包括:如果交流腐蚀电流密度大于等于100A/m2,或者所述交流腐蚀电流密度大于30A/m2小于100A/m2且阴极保护极化电位小于

1.20,或者所述交流腐蚀电流密度大于30A/m2小于100A/m2且所述阴极保护极化电位大于

0.95,则风险评价为高风险;如果所述交流腐蚀电流密度大于30A/m2小于100A/m2且所述阴极保护极化电位大于

1.20小于

0.95,则风险评价为中风险;如果交流腐蚀电流密度小于等于30A/m2,则风险评价为低风险;所述按照有阴极保护条件下直流腐蚀评判指标进行风险评判包括:如果管道极化电位大于

0.85,正向偏移的时间比例大于等于20%,或者所述管道极化电位大于

0.80,所述正向偏移的时间比例大于等于15%,或者所述管道极化电位大于

0.75,所述正向偏移的时间比例大于等于5%,则风险评价为高风险;如果所述管道极化电位大于

0.85,所述正向偏移的时间比例大于5%小于20%,或者所述管道极化电位大于

0.80,所述正向偏移的时间比例大于2%小于15%,或所述管道极化电位大于

0.75,所述正向偏移的时间比例大于1%小于5%,则风险评价为中风险;如果所述管道极化电位大于

0.85,所述正向偏移的时间比例小于等于5%,或者所述管道极化电位大于

0.80,所述正向偏移的时间比例小于等于2%,或者所述管道极化电位大于

0.75,所述正向偏移的时间比例小于等于1%,则风险评价为低风险。
[0012]其中,所述对所述腐蚀控制单元腐蚀风险进行综合评价包括:在所述腐蚀控制单元内每个测试桩单项评价的基础上进行所述腐蚀控制单元的整体腐蚀风险分级评判,包
括:所述腐蚀控制单元内高腐蚀风险点比例超过10%为高风险;所述腐蚀控制单元内所有测试点均为低风险时,为低风险;否则为中风险。
[0013]本专利技术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腐蚀控制单元的燃气管道腐蚀风险评判装置,包括:获取模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腐蚀控制单元的燃气管道腐蚀风险评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数据,所述数据包括:燃气管线基础数据、环境检测数据、防腐层检测数据、阴极保护检测数据,杂散电流干扰数据和环境检测数据等;根据所述数据划分腐蚀控制单元;对每个所述腐蚀控制单元内单个测试桩腐蚀进行风险评价;对所述腐蚀控制单元腐蚀风险进行综合评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数据包括:获取采集数据;对所述采集数据以及燃气管道的管线空间位置及管线附属设施进行对齐操作。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数据划分腐蚀控制单元包括:依据燃气管网位置信息、防腐系统设计、施工及运行参数,以绝缘接头为边界,将绝缘接头辖区内的防腐层/阴极保护/土壤环境划分为一个统一单元;通过现场管地电位测试法或PCM法来对所述腐蚀控制单元的边界位置进行核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每个所述腐蚀控制单元内单个测试桩腐蚀进行风险评价包括:如果测试桩附近没有防腐层破损点,则腐蚀风险评价为低风险;如果测试桩附近存在防腐层破损点,且埋设腐蚀检查片,则根据腐蚀检查片的腐蚀速率进行评价;如果没有埋设腐蚀检查片,则根据管道是否施加阴极保护进行评价;当管道没有施加阴极保护时,如果存在交流干扰,则按照无阴极保护条件下交流腐蚀评判指标进行风险评判;如果存在直流干扰,则按照无阴极保护条件下直流腐蚀评判指标进行风险评判;如果交流和直流干扰风险低,则按照土壤腐蚀性指标进行评判;当管道施加阴极保护时,如果存在交流干扰,则按照有阴极保护条件下交流腐蚀评判指标进行风险评判;如果存在直流干扰,则按照有阴极保护条件下直流腐蚀评判指标进行风险评判;如果交流和直流干扰风险低,且满足阴极保护准则要求,则腐蚀风险低;如果交流和直流干扰风险低但不满足阴极保护准则要求,则按照土壤腐蚀性指标进行评判。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腐蚀检查片的腐蚀速率进行评价包括:如果腐蚀速率大于等于0.1mm/y,则风险评价为高风险;如果所述腐蚀速率大于0.0254mm/y小于0.1mm/y,则风险评价为中风险;如果所述腐蚀速率小于等于0.0254mm/y,则风险评价为低风险;所述按照无阴极保护条件下交流腐蚀评判指标进行风险评判包括:如果交流腐蚀电流密度大于等于100A/m2,则风险评价为高风险;如果所述交流腐蚀电流密度大于30A/m2小于100A/m2,则风险评价为中风险;如果所述交流腐蚀电流密度小于等于30(A/m)2,则风险评价为低风险;所述按照无阴极保护条件下直流腐蚀评判指标进行风险评判包括:如果管道极化电位相对于自然腐蚀电位正向偏移20mV的时间比例大于等于15%,则风险评价为高风险;如果所述管道极化电位相对于自然腐蚀电位正向偏移20mV的时间比例大于5%小于15%,则风险评价为中风险;如果所述管道极化电位相对于自然腐蚀电位正向偏
移20mV的时间比例小于等于5%,则风险评价为低风险;所述按照有阴极保护条件下交流腐蚀评判指标进行风险评判包括:如果交流腐蚀电流密度大于等于100A/m2,或者所述交流腐蚀电流密度大于30A/m2小于100A/m2且阴极保护极化电位小于

1.20,或者所述交流腐蚀电流密度大于30A/m2小于100A/m2且所述阴极保护极化电位大于

0.95,则风险评价为高风险;如果所述交流腐蚀电流密度大于30A/m2小于100A/m2且所述阴极保护极化电位大于

1.20小于

0.95,则风险评价为中风险;如果交流腐蚀电流密度小于等于30A/m2,则风险评价为低风险;所述按照有阴极保护条件下直流腐蚀评判指标进行风险评判包括:如果管道极化电位大于

0.85,正向偏移的时间比例大于等于20%,或者所述管道极化电位大于

0.80,所述正向偏移的时间比例大于等于15%,或者所述管道极化电位大于

0.75,所述正向偏移的时间比例大于等于5%,则风险评价为高风险;如果所述管道极化电位大于

0.85,所述正向偏移的时间比例大于5%小于20%,或者所述管道极化电位大于

0.80,所述正向偏移的时间比例大于2%小于15%,或所述管道极化电位大于

0.75,所述正向偏移的时间比例大于1%小于5%,则风险评价为中风险;如果所述管道极化电位大于

0.85,所述正向偏移的时间比例小于等于5%,或者所述管道极化电位大于

0.80,所述正向偏移的时间比例小于等于2%,或者所述管道极化电位大于

0.75,所述正向偏移的时间比例小于等于1%,则风险评价为低风险。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腐蚀控制单元腐蚀风险进行综合评价包括:在所述腐蚀控制单元内每个测试桩单项评价的基础上进行所述腐蚀控制单元的整体腐蚀风险分级评判,包括:所述腐蚀控制单元内高腐蚀风险点比例超过10%为高风险;所述腐蚀控制单元内所有测试点均为低风险时,为低风险;否则为中风险。7.一种基于腐蚀控制单元的燃气管道腐蚀风险评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数据,所述数据包括:燃气管线基础数据、环境检测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彤王林谭松玲赵钊陈飞钱迪钱泽宇朱爱明张正雄孙燕杜艳霞葛彩刚李暹马帅杰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燃气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