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锚杆静压桩施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989850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0: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锚杆静压桩施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其中装置包括第一锚杆、两桩脚、第二锚杆、主梁、两次梁、钢管桩和千斤顶;桩脚通过穿设于第一锚杆孔内的第一锚杆和多个第一螺帽固定于筏板上;第二锚杆通过锚杆连接器连接桩脚;第二锚杆在同一高度螺接有第二螺帽;主梁架设于第二螺帽上,主梁的两端分别穿设有第二锚杆;两次梁分别架设于主梁的两端并分别穿设有第二锚杆;第二锚杆在次梁的上方螺接有第三螺帽;千斤顶的底部通过一垫板放置于钢管桩上;千斤顶的顶部通过一垫块顶压主梁的底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新型锚杆静压桩施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对施工场地空间要求极低,不受场地空间限制,可在室内或者空间狭小等场地进行锚杆静压桩施工。锚杆静压桩施工。锚杆静压桩施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锚杆静压桩施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基础加固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锚杆静压桩施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对于既有建筑进行地基基础加固大多采用锚杆静压桩进行施工,传统的锚杆静压桩反力架大多数为型钢焊接整体式。
[0003]由于目前市面上利用型钢构件焊接的传统反力架质量较大,高度较高,整体性较强,但不易搬运和现场安装,大多数需要叉车、吊车等机械配合才能进行安装、施工等操作。且桩架对施工场地有一定的要求,室内或者空间狭小等场地,不具备安装、运输和现场吊装条件的,往往无法进行操作,受场地因素限制较大。
[0004]另外型钢构件开孔需要销栓抗剪,受到型钢及销栓本身强度的限制,施工过程中安全系数较低。而采用纯锚杆和连接器的简易压桩装置对操作人员的要求较高,一旦安装过程中锚杆未处于连接器中间位置,易发生安全事故,安全系数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锚杆静压桩施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对施工场地空间要求极低,不受场地空间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锚杆静压桩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第一锚杆(4)、两桩脚(5)、多个第二锚杆(6)、一主梁(11)、两次梁(9)、一钢管桩(1)和一千斤顶(7);所述桩脚(5)包括一桩脚钢板(17)和至少两锚杆连接器(16),所述锚杆连接器(16)沿所述桩脚钢板(17)的长度方向间隔焊接于所述桩脚钢板(17)的顶面中部,所述桩脚钢板(17)在所述锚杆连接器(16)两侧对称开设有多个第一锚杆孔(15);所述桩脚(5)通过穿设于所述第一锚杆孔(15)内并部分埋设于所述钢管桩(1)两侧的筏板(3)内的所述第一锚杆(4)和多个第一螺帽(13)固定于所述筏板(3)上;所述第二锚杆(6)通过所述锚杆连接器(16)连接所述桩脚(5);每一所述第二锚杆(6)在同一高度螺接有一第二螺帽(10);所述主梁(11)架设于所述第二螺帽(10)上,所述主梁(11)的两端分别穿设有所述第二锚杆(6);两所述次梁(9)分别架设于所述主梁(11)的两端并分别穿设有对应的所述第二锚杆(6);每一所述第二锚杆在所述次梁(9)的上方螺接有一第三螺帽(19);所述千斤顶(7)的底部通过一垫板(12)放置于所述钢管桩(1)上;所述千斤顶(7)的顶部通过一垫块(8)顶压所述主梁(11)的底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锚杆静压桩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锚杆孔(15)呈长条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锚杆静压桩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梁(11)的两端分别开设有一第二锚杆孔(14),所述第二锚杆孔(14)呈长条形;所述第二锚杆(6)穿设于所述第二锚杆孔(14)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锚杆静压桩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次梁(9)的中部形成一第三锚杆孔(18),所述第三锚杆孔(18)呈长条形,所述次梁(9)的两端中部向内凹陷形成两凹槽;所述第三锚杆孔(18)和所述凹槽内穿设有所述第二锚杆(6)。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锚杆静压桩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桩(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砚宗王涛郭俊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长凯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