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下肢多关节康复训练的可移动医疗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88399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0: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下肢多关节康复训练的可移动医疗机器人,包括主支架模块、站立辅助座椅模块、髋宽调节模块、靠背模块、和用于辅助下肢运动的下肢智能外骨骼模块。主支架模块一方面保证机器人紧密跟随患者步行前行,且设有高度调节模块,能够适应不同使用者的身高及其他使用需求。髋宽调节模块使机器人能够使用不同使用者的髋宽。下肢智能外骨骼模块采用对中指示装置实现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下肢多关节康复训练的可移动医疗机器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机器人
,具体涉及一种恢复下肢步行能力的医疗康复机器人。

技术介绍

[0002]根据大脑可塑性理论,通过外部辅助偏瘫患侧合理的运动,以反复刺激神经控制输出端,即末端神经和肌肉,能够刺激大脑的运动中枢,使之发生结构变化和功能重组。临床实践证明,运动康复训练对于偏瘫的康复治疗是有效的,不仅能防止患者肌肉萎缩和保持患者的关节灵活度,还能提高患者的最终恢复程度。我国康复专业起步比较晚,技术相对薄弱,大部分康复科室主要以医护人员人力和简单的器材进行康复训练,使得康复工作十分繁重,同时,效率不高。康复医疗人员也需要长时间进行培养。这些严重阻碍了我国康复事业的发展。
[0003]目前市面上已经有部分针对中风偏瘫康复的医疗机器人,但总体上存在功能简单、舒适度欠佳、训练模式单一、欠缺穿戴准备阶段的功能设计和人机配合准确性能等诸多问题。
[0004]宋豪在中国专利技术公开专利“一种固定式多自由度机械臂减重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CN113398527A)”中将下肢外骨骼与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下肢多关节康复训练的可移动医疗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支架模块、站立辅助座椅模块、髋宽调节模块、用于辅助下肢运动的下肢智能外骨骼模块和靠背模块,所述主支架模块包括步行跟随底盘模块和以及设置在步行跟随底盘模块上的高度调节立柱模块;所述髋宽调节模块包括宽度调节装置和两悬臂,宽度调节装置设置在高度调节立柱模块上以两悬臂所处的高度,两悬臂与宽度调节装置连接以在宽度调节装置的驱动下调节两悬臂之间的距离;下肢智能外骨骼模块包括左下肢智能外骨骼子模块和右下肢智能外骨骼子模块,分别对称地设置在髋宽调节模块的两悬臂上,以由髋宽调节模块调节两者之间的距离;所述靠背模块设置在两双臂之间;所述站立辅助座椅模块设立于步行跟随底盘上,包括座椅主体和座椅位置调节机构,座椅主体包括从下到上依次设置的座椅底座、座椅姿态调节机构和坐垫,座椅姿态调节机构位于座椅底座和坐垫之间,用于调节坐垫的姿态并提供向上的推力,座椅底座与座椅位置调节机构连接以在座椅位置调节机构的驱动下实现位置位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下肢多关节康复训练的可移动医疗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调节立柱模块包括内立柱和外立柱,内立柱的下端固连在步行跟随底盘模块上,外立柱滑动套设在内立柱外侧,以发生相对于内立柱的上下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下肢多关节康复训练的可移动医疗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宽度调节装置设置包括设置在高度调节立柱模块上的安装平台和设置在安装平台上的宽度调节丝杆装置;所述宽度调节丝杆装置包括双向丝杆螺母组件,在双向丝杆转动时两个相对设立的螺母能够对称地相对运动,两悬臂滑动设置在安装平台上且分别与两螺母连接,同时两根悬臂分别与宽度调节丝杆装置上的两个螺母联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下肢多关节康复训练的可移动医疗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髋宽调节模块还包括两扶手组件,两扶手组件分别设置在两悬臂的自由端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下肢多关节康复训练的可移动医疗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龙汉黄国威黄双远陈彦
申请(专利权)人:力之医疗科技广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