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光纤的数据同步传输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数字信号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光纤的数据同步传输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测量雷达前端和后端间的数据可靠传输及系统同步已变得十分重要。现有技术中,通常使用串口通信或网络通信实现测量雷达前端和后端间的数据传输。
[0003]然而,串口通信虽然普及率高,应用广泛,但是组网能力差、易受干扰、传输距离近并且通信速率低,主要用于近距离低速率的监控通信。网络通信虽然可以支持百兆、千兆和万兆通信,但是用户数据报协议(User Datagram Protocol,UDP)没有可靠传输机制,容易丢包,虽然,传输控制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TCP)可靠稳定,而可靠机制却可能导致通信效率低,占用系统资源的问题,并且会产生延时。因此,如何实现雷达前端和后端间的数据可靠传输及系统同步,提高远距离数据传输的可靠性,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光纤的数据同步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雷达前端采集雷达前端对应的原始测量数据,将所述原始测量数据与雷达前端的状态参数组合生成前端发送数据帧,并通过雷达前端的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基于光纤将所述前端发送数据帧依据目标传输协议及设定速率发送至雷达后端;通过雷达后端对接收的所述前端发送数据帧进行拆分处理,得到包含控制命令及系统定时脉冲的后端发送数据帧,并通过雷达后端的FPGA基于光纤将所述后端发送数据帧依据目标传输协议及设定速率发送至雷达前端;通过雷达前端的FPGA接收所述后端发送数据帧,并依据系统定时脉冲执行控制命令,实现数据同步传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雷达前端的FPGA基于光纤将所述前端发送数据帧依据目标传输协议及设定速率发送至雷达后端,包括:通过雷达前端中的前端晶振获得输入时钟;通过雷达前端的FPGA中高速数据收发器硬核模块按照所述输入时钟利用光纤将所述前端发送数据帧依据目标传输协议及设定速率发送至雷达后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雷达后端对接收的所述前端发送数据帧进行拆分处理,得到包含控制命令及系统定时脉冲的后端发送数据帧,包括:通过雷达后端的FPGA接收所述前端发送数据帧,并将前端发送数据帧中的原始测量数据发送至雷达后端中的信号处理模块,以及,将前端发送数据帧中的状态参数发送至雷达后端中的显控模块;通过雷达后端中的信号处理模块根据原始测量数据生成第一控制指令,并将所述第一控制指令发送至雷达后端的FPGA,以及通过显控模块接收与所述状态参数对应的第二控制指令,并将所述第二控制指令发送至雷达后端的FPGA;通过雷达后端的FPGA对原始测量数据的传输时钟进行恢复处理,得到与原始测量数据对应的初始时钟,并作为雷达后端的FPGA接收雷达前端发送数据帧的接收时钟以及雷达后端发送数据帧的发送时钟;通过雷达后端的FPGA根据所述初始时钟生成系统定时脉冲,并将系统定时脉冲、第一控制指令和/或第二控制指令组合生成后端发送数据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雷达后端中的信号处理模块根据原始测量数据生成第一控制指令,包括:通过雷达后端中的信号处理模块对原始测量数据进行信号处理,得到结果测量数据;通过雷达后端中的信号处理模块根据所述结果测量数据及预设工作模式,生成第一控制指令。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雷达后端的FPGA根据所述初始时钟生成系统定时脉冲,包括:通过雷达后端的FPGA依据预设传输时钟规则及所述初始时钟,生成系统定时脉冲。6.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颖,刘申月,张明,赵军,芮缪苗,邹明志,姚少峰,苑红杰,仰蕾,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航天广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