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用制动盘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985426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0: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车用制动盘,属于车辆技术领域,包括盘体以及多组沿盘体的周向间隔设置在盘体的内侧面上的散热筋组件;每组散热筋组件均包括两个呈对称设置的散热筋,定义两个散热筋的对称中心方向为第一方向,与第一方向垂直且与盘体的内侧面平行的方向为第二方向;两个散热筋之间存在沿第二方向的间距并且形成沿第一方向延伸的散热主风道;每个散热筋均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间隔分布的散热片;每相邻的两片散热片之间形成散热分风道。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车用制动盘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车用制动盘,增强了制动盘的散热能力,提高了制动盘的热负荷能力。制动盘的热负荷能力。制动盘的热负荷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用制动盘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车辆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车用制动盘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制动盘是轨道车辆重要的基础制动装置之一;高速列车通过制动盘与制动闸片摩擦产生的制动力实现减速或停车。制动盘在与闸片相互作用过程中的热应力产生会带来蠕变和热疲劳损伤,造成高速列车制动盘失效。
[0003]随着轨道车辆速度的不断提升,列车在制动时制动盘需要承受的热负荷越来越高,制动盘的散热性能尤其重要。制动摩擦产生大量热能,大部分被制动盘和闸片吸收并通过热传导方式在内部扩散,热量从制动盘表面通过热对流和热辐射方式向周围环境传递。如果短时间内热量无法扩散出去,来不及耗散的热量导致制动盘温度剧升,并在内部产生温度梯度,再加上结构上的制约,在制动盘内部就产生了热应力;应力的不断积累会导致制动盘面产生热裂纹,对列车行车安全产生威胁。
[0004]现有技术中,制动盘主要由盘体及散热筋组成,盘体的外侧面为摩擦面,散热筋呈条状分布在盘体的内侧面,受散热筋结构的限制,散热能力有限,无法满足高速轨道列车制动热负荷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用制动盘,其特征在于,包括盘体(1)以及多组沿所述盘体(1)的周向间隔设置在所述盘体(1)的内侧面上的散热筋组件(2);每组所述散热筋组件(2)均包括两个呈对称设置的散热筋(21),定义两个所述散热筋(21)的对称中心方向为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且与所述盘体(1)的内侧面平行的方向为第二方向;两个所述散热筋(21)之间存在沿所述第二方向的间距并且形成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散热主风道(22);每个所述散热筋(21)均包括多个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分布的散热片(211);每相邻的两片所述散热片(211)之间形成散热分风道(213)。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制动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盘体(1)的径向;多个所述散热片(211)中,位于中间的所述散热片(211)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长度大于其他所述散热片(211)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长度。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用制动盘,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散热片(211)中,由位于中间部位的所述散热片(211)至位于两端部位的所述散热片(211),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长度依次递减。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用制动盘,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散热片(211)中,位于中间的所述散热片(211)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宽度大于其他所述散热片(211)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宽度;除位于中间部位的所述散热片(211)外,其余所述散热片(211)分为两组且以位于中间部位的所述散热片(211)为中心呈对称分布。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制动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筋(21)还包括成型于多个所述散热片(211)的同一侧的散热肋条(212);其中,一组所述散热筋组件(2)中的两个所述散热肋条(212)临近设置,且两个所述散热肋条(212)之间形成所述散热主风道(22)。6.如权利要求1

5任一项所述的车用制动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筋组件(2)还包括两个分别位于所述散热筋(21)两端的支撑台(23),所述支撑台(23)上设有与所述散热主风道(22)连通的散热孔(23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兴旺王东星张新永秦佳颖曹科宇刘佳玲刘政陈澍军杜慧杰梁博韬时大胜杜鹏成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