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谷氨酸棒状杆菌及采用谷氨酸棒状杆菌发酵生产L
‑
缬氨酸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谷氨酸棒状杆菌及采用谷氨酸棒状杆菌发酵生产L
‑
缬氨酸的方法,属于发酵工程
技术介绍
[0002]L
‑
缬氨酸(L
‑
valine),属于分支链氨基酸(branched chain amino acids,BCAA),是人体必需氨基酸之一,分子式C5H
11
NO2,密度1.316g/cm3,白色结晶或粉末,溶于水,在水中溶解度:0℃为83.49g/L,25℃为88.5g/L,且缬氨酸分子是手性分子,根据偏振光的旋转方向分为D型和L型,天然的缬氨酸都为L
‑
缬氨酸。
[0003]L
‑
缬氨酸是人体必需氨基酸之一,不能通过自身合成,必须依赖外源供给,L
‑
缬氨酸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饲料等领域。在医药行业,L
‑
缬氨酸是制造复合氨基酸药物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谷氨酸棒状杆菌,其特征在于,所述谷氨酸棒状杆菌是在谷氨酸棒状杆菌FMME
‑
446中,进行如下改造:过表达了6
‑
磷酸果糖激酶和丙酮酸激酶;以及,敲除了乳酸脱氢酶、磷酸转乙酰基酶、丙氨酸合成酶和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以及,采用启动子P
gapA
串联表达乙酰羟酸合酶的编码基因ilvBN
M
与乙酰羟酸还原异构酶的编码基因ilvC
SM
;以及,将NADH依赖型亮氨酸脱氢酶插入IlvE位点;其中,谷氨酸棒状杆菌FMME
‑
446,于2023年2月17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23147,保藏地址为中国武汉,武汉大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谷氨酸棒状杆菌,其特征在于,所述乙酰羟酸合酶和乙酰羟酸还原异构酶经过突变改造,突变后的乙酰羟酸合酶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突变后的乙酰羟酸还原异构酶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谷氨酸棒状杆菌,其特征在于,编码NADH依赖型亮氨酸脱氢酶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谷氨酸棒状杆菌,其特征在于,过表达6
‑
磷酸果糖激酶和丙酮酸激酶将6
‑
磷酸果糖激酶和丙酮酸激酶的启动子替换为Ptac启动子。5.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谷氨酸棒状杆菌发酵生产L
‑
缬氨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将种子液接种至发酵培养基中,在温度28~32℃,pH 7.0~7.5,初始通气量0.8~1.2vvm,溶解氧不低于20%条件下进行发酵;发酵至8~10h时改为微溶氧发酵,通气量降低到0.1~0.3vvm,转速降低到100~200r/min;分别在14~16h时将糖补至85~95g/L,22~26h时将糖补至75~85g/L,34~38h时将糖补至55~65g/L。6.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修来,赵阔,于海浪,刘立明,高聪,刘佳,
申请(专利权)人:江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