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沙化耕地禾本科与豆科作物复合种植固氮培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98520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09: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作物领域的一种沙化耕地禾本科与豆科作物复合种植固氮培肥方法;(1)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通过对种子进行预处理的方式,实现了植物种子内源物质的激活,抗倒伏,进而实现提高沙化耕地成活率的技术效果;(2)本发明专利技术使用浸种剂可以打破种子的休眠状态,恢复种子活力,促进发芽;(3)本发明专利技术设置禾本科和豆科植物特殊带状间作的方法,禾本科作物通过耗竭豆科作物根际土壤矿质氮,降低豆科作物根际氮含量,从而促进豆科作物的结瘤和固氮,实现了禾本科作物和豆科作物在氮素利用上的生态位分离,降低种间竞争。降低种间竞争。降低种间竞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沙化耕地禾本科与豆科作物复合种植固氮培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作物种植
,具体是指一种沙化耕地禾本科与豆科作物复合种植固氮培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沙化耕地是指由于土壤侵蚀,表土失去细粒而逐渐沙质化,或由于流沙入侵,导致土地生产力下降甚至丧失的现象;土地是否发生沙化与土壤的水分平衡有关,当土壤水分补给量小于损失量时就有发生沙化的倾向;土地沙化导致可利用土地资源减少、土地生产力衰退、自然灾害加剧等,沙化致使全国每年损失土壤有机质及氮、磷、钾等达5590万吨,折合化肥2.7亿吨,相当于1996年全国农用化肥产量的9.5倍。
[0003]豆科作物与非豆科作物轮作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分布,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技术,合理的豆科与禾本科作物间作能够促进豆科作物的生物固氮,提高禾本科作物的氮素利用效率,减少农田氮素的损失;豆科植物的突出特点是能与土壤中的根瘤菌结瘤形成共生体,在自然环境中,常温、常压下,将大气中的氮气转化成氨,直接提供给植物作氮素营养,根瘤菌的分泌物还能溶解土壤中的铁、磷、钾、镁、钙等矿物。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沙化耕地禾本科与豆科作物复合种植固氮培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种植固氮培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种植前预处理:选择禾本科作物与豆科作物种子,用粗筛子进行筛选;在播种前7天,在阳光下暴晒24

48天;用浸种剂处理24

48小时后晾干备用;(2)种植方法:将经步骤(1)处理后的禾本科作物与豆科作物种子在大棚中育苗,定植在种植行上,采用禾本科作物与豆科作物复合种植带状间作的方法,在禾本科

豆科带状间作系统中,2行禾本科作物间作2行豆科作物,带长6m,带宽2m,禾本科作物和豆科作物均为单株穴播,禾本科作物的穴距为10

30cm,密度为50株/m2,豆科作物的穴距为8

20cm,密度为20株/m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沙化耕地禾本科与豆科作物复合种植固氮培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浸种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米仔兰碱1

15份,油菜素内酯2

10份,三十烷醇3

20份,菊芋素5

15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沙化耕地禾本科与豆科作物复合种植固氮培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浸种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米仔兰碱3

10份,油菜素内酯5

8份,三十烷醇4

16份,菊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哲孙占祥白伟李娜娄义晟冯晨蔡倩向午燕梁思维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省农业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