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提高大豆盐碱地适应能力的方法,属于作物抗逆性研究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提高大豆盐碱地适应能力的方法包括:播种前,利用稀土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大豆盐碱地适应能力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作物抗逆性研究
,尤其涉及一种提高大豆盐碱地适应能力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大豆起源于我国,在我国已经有4000多年的种植历史,为国民日常生活提供了丰富的油脂和蛋白,是我国重要的经济粮食作物。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对大豆的需求量逐年上升,长期依赖于国外进口才能满足国民对大豆的消耗。2017年,我国进口大豆为9538万吨,占我国大豆消耗总量的90%,为全球大豆进口量的60%,国内的大豆市场几乎完全受限于国际市场的制约,严重影响了我国的粮食安全。因此,如何进一步提高我国大豆的产量,减少对国际市场的依赖,有效地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是我国当今大豆生产的一大难题。
[0003]大豆属于中度耐盐作物,盐渍条件严重影响大豆生长、农艺性状及种子品质,因而造成大豆减产。有研究表明,盐分降低了大豆种子的发芽率和出苗率;影响大豆植株性状,降低根系活力;还会导致大豆籽粒产量下降,对于敏感品种,还会影响大豆品质,降低大豆籽粒粗蛋白、粗脂肪含量。
[0004]对于提高大豆抗盐碱能力,包括选育抗盐碱品种、改良盐碱地、化控等措施。然而,选育抗盐碱品种需要年限极长,改良盐碱地也需要多年连续进行,且消耗大量人力、物力。因此,通过化控手段提升大豆抗盐碱能力,是一种方便、时效的手段。但对于大豆化控提升耐盐碱能力的相关研究,多为单一药剂、单一措施,对大豆耐盐碱能力提升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大豆盐碱地适应能力的方法,通过浸种及三片复叶期化控,提升大豆盐碱地种植的发芽能力,改善幼苗抗盐碱能力,提升大豆产量和品质。
[0006]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提高大豆盐碱地适应能力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播种前,利用稀土镧
‑
水杨酸混合液进行浸种;大豆三片复叶期,茎叶喷施芸苔素内酯。
[0008]优选的是,所述稀土镧
‑
水杨酸混合液中,所述硝酸镧0.1
‑
0.3mmol/L,所述水杨酸0.25
‑
1.0mmol/L。
[0009]优选的是,所述稀土镧
‑
水杨酸混合液与大豆体积比为5
‑
7:1混合浸种。
[0010]优选的是,所述稀土镧
‑
水杨酸混合液常温浸种6
‑
10h。
[0011]优选的是,所述浸种完成后,利用蒸馏水冲洗2
‑
3次,回干后贮存或播种。
[0012]优选的是,所述大豆三片复叶期为田间大豆幼苗具三片复叶植株数量达到50%以上。
[0013]优选的是,所述芸苔素内酯为0.0016%水剂,加水稀释1000
‑
1400倍喷施。
[0014]更优选的是,所述喷施至大豆幼苗叶片湿润但无水滴滴下。
[0015]优选的是,所述盐碱地为轻中度盐碱地,盐分含量0.10
‑
0.45%。
[0016]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7]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提高大豆盐碱地适应能力的方法,通过在播种前,利用稀土镧、水杨酸进行浸种,提升大豆在盐碱地种子萌发能力,提高发芽率、发芽势及发芽指数;于大豆三片复叶期喷施芸苔素内酯,提升大豆抗盐碱能力,提升大豆幼苗SOD、POD和CAT活性,降低大豆幼苗MDA含量。
[0018]本专利技术通过大豆播前浸种及三片复叶期化控管理,提升大豆对盐碱地的适应能力,维持大豆在盐碱地种植时正常生长,保证了大豆产量及品质。
附图说明
[0019]图1:不同稀释倍数芸苔素内酯对大豆幼苗SOD活性的影响;
[0020]图2:不同稀释倍数芸苔素内酯对大豆幼苗POD活性的影响;
[0021]图3:不同稀释倍数芸苔素内酯对大豆幼苗CAT活性的影响;
[0022]图4:不同稀释倍数芸苔素内酯对大豆幼苗MDA含量的影响;
[0023]图5:不同耐盐碱措施对大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具体实施方式
[002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提高大豆盐碱地适应能力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播种前,利用稀土镧
‑
水杨酸混合液进行浸种;大豆三片复叶期,茎叶喷施芸苔素内酯。本专利技术能够提升大豆种子在盐碱地播种时的萌发能力,提升幼苗抗盐碱能力,保证大豆在盐碱胁迫环境下的产量及品质。
[0025]本专利技术优选稀土镧
‑
水杨酸混合液中,硝酸镧0.1
‑
0.3mmol/L,进一步优选0.2mmol/L;水杨酸0.25
‑
1.0mmol/L,进一步优选0.5mmol/L。稀土镧能够降低植株细胞膜透性,诱导大豆种子抗逆性,改善大豆种子生理活性水平;水杨酸能够调整大豆种子萌发时的激素平衡,控制生长发育方向,提高抗逆能力。本专利技术将稀土镧与水杨酸联合浸种,能够提升大豆种子的抗盐碱胁迫能力,提升发芽率、发芽势及种子发芽指数。
[0026]本专利技术优选浸种时,稀土镧
‑
水杨酸混合液与大豆体积比为5
‑
7:1,进一步优选6:1。优选浸种过程为常温浸种6
‑
10h,进一步优选8h,所述室温为23
‑
25℃。
[0027]本专利技术优选浸种完成后,利用蒸馏水冲洗2
‑
3次,回干后贮存或播种。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在阴凉通风干燥的环境下回干种子。
[0028]本专利技术优选田间大豆幼苗具三片复叶植株数量达到50%以上时,喷施芸苔素内酯。芸苔素内酯属于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一种甾醇类化合物,具有使植物细胞分裂和延长的双重作用,能够促进根系发达,增强光合作用,提升作物的抗逆性。本专利技术针对盐碱胁迫条件,在大豆三片复叶期喷施芸苔素内酯,能够促进幼苗生长,提升幼苗SOD、POD和CAT活性,降低MDA含量,提升植株抗盐碱胁迫能力。
[0029]本专利技术优选芸苔素内酯为0.0016%水剂,加水稀释1000
‑
1400倍喷施,进一步优选加水稀释1200倍喷施;更优选喷施至大豆幼苗叶片湿润但无水滴滴下。
[0030]本专利技术优选盐碱地为轻中度盐碱地,盐分含量为0.10
‑
0.45%。
[0031]若无特殊说明,本专利技术所使用方法为常规方法,所使用的材料、试剂均可通过商业
途径获得。
[0032]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但是不能把它们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
[0033]实施例1
[0034]一种提高大豆盐碱地适应能力的方法,步骤如下:
[0035](1)配制稀土镧
‑
水杨酸混合液:硝酸镧0.2mmol/L,水杨酸0.5mmol/L;
[0036](2)浸种:将大豆种子清洗干净,放入容器,在溶剂中加入6倍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大豆盐碱地适应能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播种前,利用稀土镧
‑
水杨酸混合液进行浸种;大豆三片复叶期,茎叶喷施芸苔素内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大豆盐碱地适应能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稀土镧
‑
水杨酸混合液中,所述硝酸镧0.1
‑
0.3mmol/L,所述水杨酸0.25
‑
1.0mmol/L。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大豆盐碱地适应能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稀土镧
‑
水杨酸混合液与大豆体积比为5
‑
7:1混合浸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大豆盐碱地适应能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稀土镧
‑
水杨酸混合液常温浸种6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洪雷,张丰屹,王家军,张必弦,张瑞萍,刘秀林,王雪扬,赵克臻,孙明明,韩新春,朱筱,张鑫,何雯瑾,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