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换热结构及空气能智能融霜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暖通工程
,具体为一种换热结构及空气能智能融霜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空气能换热器中采用的化霜技术主要有三种:四通阀反向化霜、热气旁通化霜、电加热化霜。就应用情况而言,利用四通阀反向化霜这种技术进行化霜产品相对较多。虽然四通阀反向化霜效果较好,利用此种技术进行化霜时,空气能换热器压缩机停止供热,反向作制冷开始运转,故系统供热量明显受到影响。经过有关测试,采用这种技术进行化霜时所造成的热损失占空气能换热器总能耗损失的10.2%,同时该化霜技术还容易导致“液击”,对压缩机的正常使用十分不利,另外,采用热气旁通化霜这种技术的企业比较多。这种技术安全性较高,但其最大的弊端在于化霜效果不够彻底。相对以上两种技术而言,电加热化霜这种技术的应用率比较低。虽然它的实际化霜效果最为理想,但采用加热化霜需要使用加热管,这使得机组的能耗增大,进而使其节能优势不复存在,此外电加热管使用寿命有限,且存在过热导致起火的可能,也会存在过热导致盘管被融化最终导致冷媒泄露,在安全性上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热结构,包括:空气热能泵(1)和温度传感器(14),空气热能泵(1)包括外壳(101)和换热器(102),换热器(102)的外壁上安装有散热翅片(103),温度传感器(14)固定安装在空气热能泵(1)的上端内侧,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热能泵(1)的上端一侧固定安装有喷水管(15),喷水管(15)的一端插入空气热能泵(1)的上端内侧并固定安装有喷水头(19);外壳(101)的下端外壁上固定安装有导水筒(3),导水筒(3)的上端和外壳(101)的内部连通,导水筒(3)的下端螺纹连接有外管(5),外管(5)的内侧安装有内管(8),内管(8)的外壁和外管(5)的内壁不接触,内管(8)的侧壁上均匀开设有若干个排水孔(9),排水孔(9)位于外管(5)的内侧,排水孔(9)的内侧设有挡板一(10),挡板一(10)位于内管(8)的内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102)下端侧壁上固定安装有垫板(104),垫板(104)安装在外壳(101)的底端内壁上,外壳(101)的底端内侧上均匀开设有若干个通孔(10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换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水筒(3)的上端口固定安装在外壳(101)的下端外壁上,导水筒(3)的下端侧壁上开设有螺纹孔(4),螺纹孔(4)的上端口和导水筒(3)的内部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换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5)的上端外壁上开设有外螺纹一(6),外管(5)的通过外螺纹一(6)和螺纹孔(4)的内壁螺纹连接,外管(5)的上端口内侧开设有连接槽(7)。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换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8)的上端口外壁上固定安装有限位环(11),下端一侧的外壁上开设与外螺纹二(12),内管(8)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振飞,李畅,王建辉,
申请(专利权)人:淄博柳店炉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