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化模组五轴铝型材龙门加工中心,包括支撑装置、驱动装置、控温装置、冷却管和刀具,支撑装置和驱动装置连接,驱动装置和刀具传动连接,控温装置和支撑装置连接,冷却管和控温装置管道连通,冷却管输出端和支撑装置连接,冷却管输出端朝向工件待加工面,支撑装置包括龙门架、基座和载物台,驱动装置包括工作模组、横模组和竖模组,基座上设有工作模组,载物台通过工作模组和基座滑动连接,龙门架上设有横模组,横模组包括横导轨和横滑座,横导轨和龙门架紧固连接,横滑座和横导轨滑动连接,竖模组和横滑座紧固连接。竖模组和横滑座紧固连接。竖模组和横滑座紧固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化模组五轴铝型材龙门加工中心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五轴机床
,具体为一种自动化模组五轴铝型材龙门加工中心。
技术介绍
[0002]五轴龙门加工中心采用的是具有五轴五联动功能的数控摆头,包括x、y、z、a、c五个轴,多用于空间曲面加工,还可以完成铣削、镗孔、钻孔、攻螺纹等相关工序的加工,适用于各种车辆、轨道交通以及工业铝型材的空间联动式加工,便于对铝型材上的孔、槽类结构以及轮廓形状进行加工。
[0003]然而,随着铝型材复杂程度不断增加,常规的加工中心加工质量受到了影响,在进行不同形状的铝型材加工时,由于铝型材形状不同,会导致局部产生的热量不一样,相较于其他金属,铝型材的热膨胀系数较高,当局部受热较大时,形变量较大,容易导致局部加工过切、过磨等,冷却下来后会导致铝型材强度降低、影响轮廓线条连续性。
[0004]此外,为了防止工件局部积热,大多数的加工中心通过采用通入过量的冷却介质对工件表面进行加热,虽然通过入过量的冷却介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工件的局部温度,防止局部积热,但是在铝型材加工过程中,含有铝屑的冷却介质不方便分离杂质连续使用,一直通入过量的冷却介质会大大增加使用量,从而增大使用成本,降低企业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化模组五轴铝型材龙门加工中心及离心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自动化模组五轴铝型材龙门加工中心,包括支撑装置、驱动装置、控温装置、冷却管和刀具,支撑装置和驱动装置连接,驱动装置和刀具传动连接,控温装置和支撑装置连接,冷却管和控温装置管道连通,冷却管输出端和支撑装置连接,冷却管输出端朝向工件待加工面,支撑装置包括龙门架、基座和载物台,驱动装置包括工作模组、横模组和竖模组,基座上设有工作模组,载物台通过工作模组和基座滑动连接,龙门架上设有横模组,横模组包括横导轨和横滑座,横导轨和龙门架紧固连接,横滑座和横导轨滑动连接,竖模组和横滑座紧固连接。
[0008]通过支撑装置对其他各装置进行安装,驱动装置作为主要的动力源,通过输出动力带动模组和工件进行位移驱动,并控制刀具旋转,从而对工件进行加工,控温装置在进行测温时,贴合在工件待加工表面,对工件加工过程的局部进行自动测温,便于进行温度控制,防止铝型材局部积热造成膨胀,影响加工精度,冷却管安装在安装座上,一端和冷却介质相连,另一端朝向刀具和工件加工表面,用于带走工件加工过程产生的热量,工作模组布置在基座上,横模组布置在龙门架的横担上,竖模组沿横模组垂直方向布置,通过工作模组、横模组和竖模组提供X、Y、Z方向的自由度,并通过相应的动力源驱动工件或者刀具进行
直线位移。
[0009]进一步的,支撑装置还包括安装座和换向座,竖模组包括竖滑座和竖导轨,竖导轨和横滑座紧固连接,换向座和竖滑座紧固连接,换向座上设有换向槽,安装座置于换向槽内,安装座通过换向槽和换向座转动连接,驱动装置还包括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外壳和安装座紧固连接,驱动电机输出端和刀具传动连接;
[0010]控温装置包括感压座和感温片,感压座和安装座连接,感压座上设有偏置槽,感温片一端和偏置槽壁面紧固连接;
[0011]感温时:感温片和工件待加工面贴合。
[0012]工作模组、横模组和竖模组都是导轨加滑座的结构形式,滑座可以沿导轨做直线位移,例如横模组的横导轨布置在龙门架的横担上,横滑座在动力源驱动作用下可以先横导轨做直线位移,通过横滑座对竖导轨进行安装固定,竖滑座可以沿竖导轨做直线位移,通过竖滑座对换向座进行安装,换向座通过换向槽对安装座进行转动导向,使安装座便于带动刀具进行角度调节,使驱动电机驱动刀具转动,从而完成复杂曲面的加工,感压座安装在安装座上,通过偏置槽对感温片进行单边固定,在进行测温时,使感温片压接在工件的待加工面,在进行不同曲面的加工过程中由于加工时长和加工面积的不同,使工件局部温差较大,通过感温片和工件贴合,提高导热性能,感温片材质和铝型材不同,热膨胀系数也不一样,在加工过程中等温膨胀的位移也不一样,在加工时,对工件待加工表面局部进行自动检测,保证恒温加工性能,防止局部受热不均衡影响加工精度。
[0013]进一步的,控温装置还包括滑杆、感应线圈和下压缸,感压座上设有感应槽,感应线圈置于感应槽内,滑杆和感应槽滑动连接,下压缸外壳和安装座紧固连接,感压座和安装座滑动连接,下压缸输出端和感压座传动连接,感温片初始为弯曲状态,控温装置还包括限位板,限位板位于感温片一侧,限位板下端和工件的凹面传动连接。
[0014]通过感压座上的感应槽对滑杆和感应线圈进行安装,滑杆一端穿过感应槽插入偏置槽内,并和感温片抵接,便于进行传动,初始状态下,感温片为弯曲状态,通过下压缸输出位移,使感温片移动,并逐渐和工件表面贴合,使感温片恢复平直状态,感温片在此过程中带动滑杆沿感应线圈移动,并产生感应电流,当感应电流达到最大时,此时感温片恢复平直状态,下压缸停止驱动,从而对感温片进行自动定位,限位板位于感温片的活动端,并和工件的凹面抵接,当工件的凹面受热膨胀时,向刀具中心产生位移,并推动限位板移动,由于感温片和铝型材的热膨胀系数不同,当铝型材的热膨胀系数大于感温片的热膨胀系数时,由于内侧被限位板限位,工件局部无法向刀具中心进行形变,通过限位板传动带动感温片向上形变、弯曲,感温片向上形变带动滑杆移动,感应线圈做切割磁感线运动,并产生测温电流,从而对局部加工过程中进行实时温度监测,防止局部积热影响工件的加工质量。
[0015]进一步的,感温片初始远离偏置槽一端向下弯曲,感应线圈和下压缸电连。
[0016]通过感温片活动端向下弯曲,并压接在工件表面,保证传热效率,通过感应线圈和下压缸电连,便于控制下压缸输出位移,提高局部热量检测精度。
[0017]进一步的,感温片热膨胀系数小于铝的热膨胀系数,感温片位于工件上侧。
[0018]铝型材加工时,通过传热带动感温片膨胀,由于铝型材的热膨胀系数大于感温片,通过限位板单向限位,将铝型材的水平向位移向上形变,并带动感温片产生弯曲,通过感温片上置,使滑杆在重力作用下和感温片始终保持抵接状态,当工件降温收缩时,滑杆可以在
自重作用下复位,提高连续性检测性能。
[0019]进一步的,控温装置还包括调温组件,感压座上设有过流道,过流道和冷却介质连通,过流道出口冷却管连通,感压座上设有调温槽,调温组件置于调温槽,调温组件包括导流板和电磁铁,导流板一端插入过流道内,导流板上设有导流槽,导流板为磁铁材质;
[0020]测温时:感应线圈和电磁铁电连,电磁铁和导流板相向端为同名磁极。
[0021]冷却管通过过流道和冷却介质连通,冷却介质可以是冷却液,通过冷却管导流,将冷却液输送到刀具和工件的待加工面之间,进行局部降温,防止积热,过流道通过调温槽进行截断,导流板和电磁铁都置于调温槽内,在对工件局部测温时,感应线圈上产生测温电流,并和电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化模组五轴铝型材龙门加工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龙门加工中心包括支撑装置(1)、驱动装置(2)、控温装置(3)、冷却管(4)和刀具(5),所述支撑装置(1)和驱动装置(2)连接,所述驱动装置(2)和刀具(5)传动连接,所述控温装置(3)和支撑装置(1)连接,所述冷却管(4)和控温装置(3)管道连通,冷却管(4)输出端和支撑装置(1)连接,冷却管(4)输出端朝向工件(6)待加工面,所述支撑装置(1)包括龙门架(11)、基座(12)和载物台(13),所述驱动装置(2)包括工作模组(21)、横模组(22)和竖模组(23),所述基座(12)上设有工作模组(21),所述载物台(13)通过工作模组(21)和基座(12)滑动连接,所述龙门架(11)上设有横模组(22),所述横模组(22)包括横导轨和横滑座,所述横导轨和龙门架(11)紧固连接,所述横滑座和横导轨滑动连接,所述竖模组(23)和横滑座紧固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模组五轴铝型材龙门加工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1)还包括安装座(14)和换向座(15),所述竖模组(23)包括竖滑座和竖导轨,所述竖导轨和横滑座紧固连接,所述换向座(15)和竖滑座紧固连接,所述换向座(15)上设有换向槽,所述安装座(14)置于换向槽内,所述安装座(14)通过换向槽和换向座(15)转动连接,所述驱动装置(2)还包括驱动电机(26),所述驱动电机(26)外壳和安装座(14)紧固连接,驱动电机(26)输出端和刀具(5)传动连接;所述控温装置(3)包括感压座(31)和感温片(32),所述感压座(31)和安装座(14)连接,感压座(31)上设有偏置槽(312),所述感温片(32)一端和偏置槽(312)壁面紧固连接;感温时:所述感温片(32)和工件(6)待加工面贴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化模组五轴铝型材龙门加工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控温装置(3)还包括滑杆(33)、感应线圈(34)和下压缸(37),所述感压座(31)上设有感应槽(311),所述感应线圈(34)置于感应槽(311)内,所述滑杆(33)和感应槽(311)滑动连接,所述下压缸(37)外壳和安装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周前,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科鼎鑫数控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