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卷绕式的锂离子电池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卷绕式的锂离子电池。
技术介绍
[0002]锂电池是一类由锂金属或锂合金为正/负极材料、使用非水电解质溶液的电池。1912年锂金属电池最早由Gilbert N.Lewis提出并研究。20世纪70年代时,M.S.Whittingham提出并开始研究锂离子电池。由于锂金属的化学特性非常活泼,使得锂金属的加工、保存、使用,对环境要求非常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锂电池已经成为了主流。现阶段的锂电池受压时容易变形,在发生热失控时极易发生爆炸。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卷绕式的锂离子电池,以解决至少一个上述技术问题。
[0004]一种卷绕式的锂离子电池,包括锂离子电池主体、驱热组件、推抵组件、减震组件与多个突刺组件,驱热组件安装于锂离子电池主体的内部,推抵组件安装于驱热组件的上部,减震组件安装于驱热组件的下部,多个突刺组件均安装于减震组件的内部,锂离子电池主体包括叠片板与气囊,叠片板位于锂离子电池主体的内部中心位置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卷绕式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锂离子电池主体(10)、驱热组件(20)、推抵组件(30)、减震组件(40)与多个突刺组件(50),驱热组件(20)安装于锂离子电池主体(10)的内部,推抵组件(30)安装于驱热组件(20)的上部,减震组件(40)安装于驱热组件(20)的下部,多个突刺组件(50)均安装于减震组件(40)的内部,锂离子电池主体(10)包括叠片板(18)与气囊(19),叠片板(18)位于锂离子电池主体(10)的内部中心位置,气囊(19)位于叠片板(18)的一端,且与减震组件(40)固定连接,每个突刺组件(50)包括膨胀块(51)与尖刺(52),膨胀块(51)安装于锂离子电池主体(10)的内部,尖刺(52)安装于膨胀块(51)的端部,且尖刺(52)朝向气囊(19)。2.根据权利要求1的卷绕式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锂离子电池主体(10)包括外壳(11)、上盖(12)与下盖(13),上盖(12)安装于外壳(11)的顶部,下盖(13)安装于外壳(11)的底部。3.根据权利要求2的卷绕式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锂离子电池主体(10)整体呈卷绕状,其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隔膜(14)、正极片(15)、第二隔膜(16)与负极片(17),第一隔膜(14)与外壳(11)的内壁相抵接,正极片(15)夹设于第一隔膜(14)与第二隔膜(16)之间,负极片(17)与第二隔膜(16)的内侧壁相抵接,第一隔膜(14)、正极片(15)、第二隔膜(16)与负极片(17)的内端重叠构成叠片板(18)。4.根据权利要求3的卷绕式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上盖(12)包括上盖壳(120)、正极耳(121)与防爆片(122),上盖壳(120)安装于外壳(11)的顶部,且上盖壳(120)的中部开设有正极耳槽(123),正极耳槽(123)贯穿上盖壳(120)的上下表面,上盖壳(120)的顶部一端还开设有防爆槽(124),正极耳(121)插设安装于正极耳槽(123)中,防爆片(122)安装于防爆槽(124)中。5.根据权利要求4的卷绕式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下盖(13)包括下盖壳(130)与负极耳(131),下盖壳(130)安装于外壳(11)的底部,负极耳(13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筱,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神通天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