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量调节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82016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09: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量调节阀,属于气量调节阀技术领域,一种气量调节阀,包括阀盖、阀体和活塞,阀盖和阀体之间通过螺栓连接,阀盖内开设有第一空腔,阀体内开设有相互连通的通风腔和第二空腔,且第二空腔与第一空腔之间相连通,阀盖的侧壁上开设有与第一空腔相连通的放空口,可以实现改造后的气量调节阀在空载时依靠计算好的弹簧力推动活塞使顶杆完全压紧气阀,加载时通入仪表风压力,推动活塞向上移动,进而让阀杆离开气阀,使气阀自行工作,并通过电磁铁组件与弹力补偿块相配合,可有效地预防设备在长期使用后,弹簧发生形变无法压紧活塞,而导致顶杆无法完全压紧气阀的情况发生。而导致顶杆无法完全压紧气阀的情况发生。而导致顶杆无法完全压紧气阀的情况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量调节阀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气量调节阀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气量调节阀。

技术介绍

[0002]气量调节阀是压缩机用来驱动气阀的压叉部件的一种气动式控制阀,它的作用主要是用来调节压缩机供气量,现有技术中的压缩机气量调节阀主要由阀体、阀盖、活塞、指示杆、顶杆组成,在使用时,动力气由仪表风入口进入,驱动活塞向下移动,从而驱动顶杆移动,当动力气消失时,弹簧与气体压力驱动活塞返回初始位置。
[0003]现有技术中的气量调节阀在压缩机长期空载,且气体推力工况变化较多的情况下使用时,容易因仪表风压力波动和复位弹簧形变,而造成无法将气阀顶杆压紧情况发生,难以满足压缩机在空载时的作业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量调节阀,可以实现改造后的气量调节阀在空载时依靠计算好的弹簧力推动活塞使顶杆完全压紧气阀,加载时通入仪表风压力,推动活塞向上移动,进而让阀杆离开气阀,使气阀自行工作,并通过电磁铁组件与弹力补偿块相配合,可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量调节阀,包括阀盖(1)、阀体(2)和活塞(5),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盖(1)和阀体(2)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所述阀盖(1)内开设有第一空腔(101),所述阀体(2)内开设有相互连通的通风腔(201)和第二空腔(202),且第二空腔(202)与第一空腔(101)之间相连通,所述阀盖(1)的侧壁上开设有与第一空腔(101)相连通的放空口(3),所述阀体(2)的侧壁上开设有与通风腔(201)相连通的仪表风入口(4),所述第二空腔(202)内安装有活塞(5),所述活塞(5)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顶杆,且顶杆的另一端位于阀体(2)的外部,所述阀盖(1)的内端还开设有第一滑槽(102),所述第一滑槽(102)内滑动连接有弹力补偿块(7),所述活塞(5)与弹力补偿块(7)相互靠近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一对弹簧(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量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2)内端开设有位于活塞(5)下侧的放置环(203),所述放置环(203)上安装有一对压力传感器(8),一对所述压力传感器(8)分别电性连接有第一电磁铁组件和第二电磁铁组件,所述第一电磁铁组件包括第一电磁铁(901)和第二电磁铁(902),所述第一电磁铁(901)嵌设在活塞(5)内,所述阀盖(1)的内端还开设有与第一滑槽(102)相连通的第二滑槽(103),所述第二电磁铁(902)安装在第二滑槽(103)内,且第二电磁铁(902)的下端与弹力补偿块(7)的上表面相贴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气量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磁铁组件包括第三电磁铁(1001)和第四电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立成孙士东洪秀元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昌隆石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