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疗康复用牵引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78987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09: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医疗康复用牵引器,包括悬吊横杆,悬吊横杆的两端均连接有支撑杆主体,支撑杆主体包括上螺纹柱和下支撑柱,上螺纹柱的内部螺纹套接有螺纹杆,螺纹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筒,支撑筒的外部套接有挂接座,悬吊横杆的两端分别卡嵌于挂接座的内部,上螺纹柱的底端安装有上连接座,下支撑柱的顶端安装有下连接座,上连接座与下连接座之间通过铰链相连接,下支撑柱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底座,底座之间连接有加强杆,加强杆的内部两侧均固定安装有踩踏板。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连接座使上螺纹柱与下支撑柱可进行折叠,减小器材在闲置时的占用面积,且使用地点不受限制,任何有门的地方均可进行使用。可进行使用。可进行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疗康复用牵引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康复器材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医疗康复用牵引器。

技术介绍

[0002]牵引器是外科手术后恢复的辅助器材,可以减少脊髓对神经根的压迫与摩擦。目前通常采用分体式牵引床进行牵引,使用者平躺于床面,床的两头设置有牵引带分别对上半身和下半身进行束缚,进行牵引时通过转动床体侧面的手动铰轮使床面两端进行分离,从而起到牵引作用。但是这种牵引床所占用的面积大,且通常只有医院或理疗馆当中才会配备,同时牵引力度自身由于处于平躺的束缚状态导致不好控制,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医疗康复用牵引器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医疗康复用牵引器。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5]本专利技术一种医疗康复用牵引器,包括悬吊横杆,所述悬吊横杆的两端均连接有支撑杆主体,所述支撑杆主体包括上螺纹柱和下支撑柱,所述上螺纹柱的内部螺纹套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筒,所述支撑筒的外部套接有挂接座,所述悬吊横杆的两端分别卡嵌于挂接座的内部,所述上螺纹柱的底端安装有上连接座,所述下支撑柱的顶端安装有下连接座,所述上连接座与下连接座之间通过铰链相连接,且一侧表面设置有用于彼此固定连接的锁定扣结构,所述下支撑柱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之间连接有加强杆,所述加强杆的内部两侧均固定安装有踩踏板,所述悬吊横杆的外周套接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的外部连接有吊带,所述吊带的底端连接有肩部套带,所述肩部套带的底部连接有上部束缚牵引带。
[000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螺纹杆的外部顶端固定安装有用于拨动的把手,使螺纹杆可沿着上螺纹柱进行升降,所述支撑筒的顶端和底座的底端均设置有防滑垫。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踩踏板之间的间距大于30cm,所述加强杆的顶端两侧均安装有安全插扣,所述安全插扣的顶端连接有弹性带,所述弹性带的顶端连接有下部束缚牵引带。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踩踏板的表面设置有防滑斜纹和抵靠边。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吊带的外部设置有长度调节扣,且吊带的末端可进行拆卸分离。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上部束缚牵引带的内部设置有电加热丝保暖层。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挂接座包括套接端和挂靠端,所述套接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挂靠端,所述挂靠端为顶部和侧面开口的U形结构,所述支撑筒的外部设
置有用于对套接端限位的限位环槽,使挂接座可在支撑筒的外部进行转动。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3]本专利技术通过连接座使上螺纹柱与下支撑柱可进行折叠,减小器材在闲置时的占用面积,且使用地点不受限制,任何有门的地方均可进行使用;同时通过螺纹杆抬升支撑筒,确保器材整体的高度与不同规格的门框大小相匹配,进一步提升了实用性,有利于市场推广;同时借助上部束缚牵引带和下部束缚牵引带对人体的腰椎部分进行束缚之后,依靠人体自身的重力以及弹性带的回弹力起到牵引作用,使用者能够更好的控制力量,且可根据自身身体状态选取不同的牵引方式,使用范围更加全面。
附图说明
[0014]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5]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正视图;
[0017]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上部束缚牵引带展开示意图;
[0018]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上连接座与下连接座侧向视图;
[0019]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支撑筒与挂接座拆分示意图;
[0020]图中:1、悬吊横杆;2、上螺纹柱;3、下支撑柱;4、螺纹杆;5、支撑筒;6、挂接座;7、上连接座;8、下连接座;9、锁定扣结构;10、底座;11、加强杆;12、踩踏板;13、限位环;14、吊带;15、肩部套带;16、上部束缚牵引带;17、安全插扣;18、弹性带;19、下部束缚牵引带;51、限位环;61、套接端;62、挂靠端。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22]实施例1
[0023]如图1

5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医疗康复用牵引器,包括悬吊横杆1,悬吊横杆1的两端均连接有支撑杆主体,支撑杆主体包括上螺纹柱2和下支撑柱3,上螺纹柱2的内部螺纹套接有螺纹杆4,螺纹杆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筒5,支撑筒5的外部套接有挂接座6,悬吊横杆1的两端分别卡嵌于挂接座6的内部,上螺纹柱2的底端安装有上连接座7,下支撑柱3的顶端安装有下连接座8,上连接座7与下连接座8之间通过铰链相连接,且一侧表面设置有用于彼此固定连接的锁定扣结构9,下支撑柱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底座10,底座10之间连接有加强杆11,加强杆11的内部两侧均固定安装有踩踏板12,悬吊横杆1的外周套接有限位环13,限位环13的外部连接有吊带14,吊带14的底端连接有肩部套带15,肩部套带15的底部连接有上部束缚牵引带16。
[0024]进一步的,螺纹杆4的外部顶端固定安装有用于拨动的把手,使螺纹杆4可沿着上螺纹柱2进行升降,支撑筒5的顶端和底座10的底端均设置有防滑垫。
[0025]进一步的,踩踏板12之间的间距大于30cm,使人体双脚并拢之后可放在开口内,加强杆11的顶端两侧均安装有安全插扣17,安全插扣17的顶端连接有弹性带18,按压安全插
扣17进行分离,弹性带18的顶端连接有下部束缚牵引带19。
[0026]进一步的,踩踏板12的表面设置有防滑斜纹和抵靠边,增大脚部的受力,避免站在踩踏板12上时打滑。
[0027]进一步的,吊带14的外部设置有长度调节扣,可根据使用者的身高进行调节,且吊带14的末端可进行拆卸分离。
[0028]进一步的,上部束缚牵引带16的内部设置有电加热丝保暖层,通过导线接通电源,使内部的电加热丝发热对人体进行理疗。
[0029]进一步的,挂接座6包括套接端61和挂靠端62,套接端6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挂靠端62,挂靠端62为顶部和侧面开口的U形结构,支撑筒5的外部设置有用于对套接端61限位的限位环槽51,使挂接座6可在支撑筒5的外部进行转动。
[0030]具体的,使用时,首先将器材进行展开,首先将底座10放置于门口处,之后将上螺纹柱2进行翻转立起,将上连接座7与下连接座8上的锁定扣结构9进行锁定,之后转动螺纹杆4上的把手使螺纹杆4从上螺纹柱2内逐渐向上延伸出来,最终使螺纹杆4顶端的支撑筒5与门顶相抵,将另一侧的支撑筒5同样升至顶端之后将挂接座6进行转动,使两个挂接座6挂靠端62朝向相对,再将悬吊横杆1两端分别挂在挂接座6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疗康复用牵引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悬吊横杆(1),所述悬吊横杆(1)的两端均连接有支撑杆主体,所述支撑杆主体包括上螺纹柱(2)和下支撑柱(3),所述上螺纹柱(2)的内部螺纹套接有螺纹杆(4),所述螺纹杆(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筒(5),所述支撑筒(5)的外部套接有挂接座(6),所述悬吊横杆(1)的两端分别卡嵌于挂接座(6)的内部,所述上螺纹柱(2)的底端安装有上连接座(7),所述下支撑柱(3)的顶端安装有下连接座(8),所述上连接座(7)与下连接座(8)之间通过铰链相连接,且一侧表面设置有用于彼此固定连接的锁定扣结构(9),所述下支撑柱(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底座(10),所述底座(10)之间连接有加强杆(11),所述加强杆(11)的内部两侧均固定安装有踩踏板(12),所述悬吊横杆(1)的外周套接有限位环(13),所述限位环(13)的外部连接有吊带(14),所述吊带(14)的底端连接有肩部套带(15),所述肩部套带(15)的底部连接有上部束缚牵引带(1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疗康复用牵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4)的外部顶端固定安装有用于拨动的把手,使螺纹杆(4)可沿着上螺纹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兴月杨辉武宝峰郝佳琪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医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