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秀燕专利>正文

一种组合式的腰椎牵引拉伸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94231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29 07: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是一种组合式的腰椎牵引拉伸装置,包括高位座和低位座,低位座可拆卸地活动卡接固定在高位座上,高位座包括底盘和弧形背靠板,底盘与低位座相活动连接,弧形背靠板为弹性板体,弧形背靠板配合活动卡接安装在底盘上部,底盘的后侧上部设置有卡入槽,底盘的前侧上部设置有若干个调节卡放槽,弧形背靠板的前、后两端分别配合活动卡嵌安装在卡入槽和调节卡放槽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可以通过高位座实现腰椎的牵引拉伸锻炼,而且可以利用低位座,使人体在躺靠训练时,大腿和臀部可以得到更好地垫靠,提高训练使用的舒适性,从而有效地提升训练效果。有效地提升训练效果。有效地提升训练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合式的腰椎牵引拉伸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的是腰椎牵引训练器具的
,更具体地说是一种组合式的腰椎牵引拉伸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腰椎病又称为是腰椎间盘髓核突出症,它属于椎体之间的纤维环破坏之后髓核突出压迫脊神经根造成的腿痛的一种常见病,最基本的病因就是腰椎间盘的退行性改变。正常的椎间盘是富有弹性和韧性的,抗压能力比较强,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椎间盘逐渐开始退变,髓核的含水量不断降低,椎间盘的弹性与抗负荷能力也逐渐减退了,在各种负荷作用之下,椎间盘就容易在受力最大的位置,由里向外产生裂隙,再加上其他因素就容易诱发纤维环的破裂,进而髓核组织出现突出或脱出。
[0003]而牵引是非手术治疗腰椎病的方法,其主要是缓解和解除神经根受压与刺激,促进神经根水肿吸取,解除椎对椎动脉的压迫,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和恢复钩椎关节,恢复腰椎的正常功能。
[0004]中国专利:一种腰椎牵引器(授权公告号:CN 218279914U),该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牵引器,使用者通过该牵引器可以进行有效的腰椎牵引,而且可以通过调节旋钮,调节弯曲弧度,更好地进行调整牵引。
[0005]本技术方案在现有腰椎牵引器的结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地改进与完善,通过改良,本方案可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下缺点。
[0006]缺点一:腰椎牵引器在使用时,人们躺靠在牵引器的上方,人体的臀部和大腿部处于半悬空状态,缺少有效地支撑,容易产生疲劳感;同时,人体躺靠后,身体较难保持稳定,牵引器没有手握件,起身也较为困难,牵引器在使用时的舒适度需要进一步地提高。
[0007]缺点二:牵引器的支撑板弧度是通过丝杆调整,其结构的精密度要求较高,结构也较为复杂,不易于广泛地应用与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组合式的腰椎牵引拉伸装置,其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和缺点。
[0009]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10]一种组合式的腰椎牵引拉伸装置,包括高位座和低位座,该低位座可拆卸地活动卡接固定在所述高位座上,所述高位座的上部呈拱形状,所述低位座的上部为下凹弧形状,人体的臀部配合垫靠在所述低位座上,人体的腰背部配合垫靠在所述高位座上;所述高位座包括底盘和弧形背靠板,该底盘与所述低位座相活动连接,所述弧形背靠板为弹性板体,该弧形背靠板配合活动卡接安装在所述底盘上部,所述底盘的后侧上部设置有卡入槽,所述底盘的前侧上部设置有若干个调节卡放槽,所述弧形背靠板的前、后两端分别配合活动卡嵌安装在所述卡入槽和所述调节卡放槽中。
[0011]更进一步,所述弧形背靠板上方的中部沿长度方向垫设有脊椎靠垫,该脊椎靠垫左右两侧的弧形背靠板上设置有若干个按摩凸柱。
[0012]更进一步,所述卡入槽与调节卡放槽的槽口上方分别延伸设有卡挡块。
[0013]更进一步,所述卡挡块有两个,分别对称设置在槽口的上方。
[0014]更进一步,所述低位座的前侧设置有若干个卡接件,所述高位座的底盘后侧设置有若干个与所述卡接件相对应的卡接槽,所述卡接件配合活动卡嵌入所述卡接槽中。
[0015]更进一步,所述底盘的左、右两侧壁上分别开设有若干个手握槽。
[0016]通过上述对本技术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0017]优点一:本技术通过设置高位座和低位座的组合结构,不仅可以通过高位座实现腰椎的牵引拉伸锻炼,而且可以利用低位座,使人体在躺靠训练时,大腿和臀部可以得到更好地垫靠,提高训练使用的舒适性,从而有效地提升训练效果。同时,通过在高位座的底盘上开设手握槽,可以使手臂有抓握的着力点,即可握紧靠牢,提高训练的身体稳定性,又可以更容易地抓起身,提高使用效果。
[0018]优点二:本技术设置底盘与弧形背靠板的结构,利用底盘前后侧上设置的卡入槽与调节卡放槽,不仅可以实现弧形背靠板的安装卡嵌,而且可以利用调节卡放槽快速便携地调整弧形背靠板的弯曲度,以适合不同训练要求的使用,结构更加简单实用。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本技术低位座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是本技术弧形背靠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4是本技术底盘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3]其中,高位座1、底盘11、卡入槽112、调节卡放槽113、卡挡块114、手握槽115、弧形背靠板12、脊椎靠垫121、按摩凸柱122、低位座2、卡接件21。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来进一步地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0025]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组合式的腰椎牵引拉伸装置,包括高位座1和低位座2,该低位座2可拆卸地活动卡接固定在所述高位座1上,所述高位座1的上部呈拱形状,所述低位座2的上部为下凹弧形状,人体的臀部配合垫靠在所述低位座2上,人体的腰背部配合垫靠在所述高位座1上。所述低位座2的前侧设置有若干个卡接件21,所述高位座1的底盘11后侧设置有一若干个与所述卡接件21相对应的卡接槽(由于视角原因,图中未画出),所述卡接件21配合活动卡嵌入所述卡接槽中。通过设置高位座1和低位座2的组合结构,不仅可以通过高位座1实现腰椎的牵引拉伸锻炼,而且可以利用低位座2,使人体在躺靠训练时,大腿和臀部可以得到更好地垫靠,提高训练使用的舒适性,从而有效地提升训练效果。
[0026]如图1至图4所示,所述高位座1包括底盘11和弧形背靠板12,该底盘11与所述低位座2相活动连接,所述弧形背靠板12为弹性板体,该弧形背靠板12配合活动卡接安装在所述底盘11上部,所述底盘11的后侧上部设置有卡入槽112,所述底盘11的前侧上部设置有若干个调节卡放槽113,所述弧形背靠板12的前、后两端分别配合活动卡嵌安装在所述卡入槽
112和所述调节卡放槽113中。所述卡入槽112与调节卡放槽113的槽口上方分别延伸设有卡挡块114,所述卡挡块114有两个,分别对称设置在槽口的上方,利用卡挡块114可以提高弧形背靠板12的嵌卡稳定性。所述底盘11的左、右两侧壁上分别开设有若干个手握槽115,通过在底盘11上开设手握槽115,可以使手臂有抓握的着力点,即可握紧靠牢,提高训练的身体稳定性,又可以更容易地抓握起身,提高使用效果。
[0027]如图1至图4所示,所述弧形背靠板12上方的中部沿长度方向垫设有脊椎靠垫121,该脊椎靠垫121左右两侧的弧形背靠板12上设置有若干个按摩凸柱122,脊椎靠垫121可以使躺靠训练时更加舒适,按摩凸柱可以辅助训练按摩。
[0028]以下是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训练方法:
[0029]组合安装:先将低位座2的卡接件21配合活动卡嵌入所述高位座1上的卡接槽中,使低位座2与高位座1组成形成一体,使用时,使用者的大腿和臀部可以垫靠在低位座2上,腰背部可以躺靠在高位座1的弧形背靠板12上。
[0030]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式的腰椎牵引拉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高位座和低位座,该低位座可拆卸地活动卡接固定在所述高位座上,所述高位座的上部呈拱形状,所述低位座的上部为下凹弧形状,人体的臀部配合垫靠在所述低位座上,人体的腰背部配合垫靠在所述高位座上;所述高位座包括底盘和弧形背靠板,该底盘与所述低位座相活动连接,所述弧形背靠板为弹性板体,该弧形背靠板配合活动卡接安装在所述底盘上部,所述底盘的后侧上部设置有卡入槽,所述底盘的前侧上部设置有若干个调节卡放槽,所述弧形背靠板的前、后两端分别配合活动卡嵌安装在所述卡入槽和所述调节卡放槽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的腰椎牵引拉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背靠板上方的中部沿长度方向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秀燕黄月端高华真
申请(专利权)人:李秀燕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