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灶燃气调节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78702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09:53
一种燃气灶燃气调节阀,包括阀体及阀芯,前述阀体上具有与前述阀腔相通的进气通道、外环出气通道及内环出气通道;前述阀芯中空形成容气腔,阀芯的底部形成有能与进气通道相通的进气阀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侧壁上圈依次开设有与外环出气通道配合的外环出气口、第一外环出气孔及第二外环出气孔,下圈依次开设有与内环出气通道配合的内环出气口、第一外内出气孔及第二内环出气孔,前述的外环出气通道、第一外环出气孔和第二外环出气孔。通过对的外环出气口、第一外环出气孔、第二外环出气孔、内环出气口、第一内环出气孔及第二内环出气孔的优化设计,能在第一时间很快的调到用户想要的火力,整体火力匹配性较佳。整体火力匹配性较佳。整体火力匹配性较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燃气灶燃气调节阀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气体流量调节阀,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燃气灶上的调节阀,用于调节火力大小。

技术介绍

[0002]各种燃气灶具中的燃气阀,是控制气源供应的手动操作阀。家用燃气灶具一般具有内环火和外环火,普通的双通道燃气阀一般包括内部具有进气通道、内环出气通道和外环出气通道的阀体,阀体内设有能旋转的阀芯,阀芯下部设有通气腔,阀体上穿设有能带动阀芯旋转的阀杆,阀杆能带动阀芯一起旋转,阀芯的通气腔侧壁上开有用以连通进气通道和外环出气通道的大小不一的系列调节火孔,以及用以连通进气通道和内环出气通道的呈弧形的内环火孔。
[0003]使用时,阀体的内环出气通道和外环出气通道端部与喷嘴连接使用,内环出气通道最终与灶具中的内环部相通,外环出气通道最终与灶具中的外环部相通,使用者可通过设置在操作面板上的旋钮而操作阀杆,一般先按压旋钮并逆时针转动,即可带动阀芯逆时针转动,使阀芯上的大火孔以及弧形槽口均与阀体内的进气通道相连通,气源从进气通道进入后分成独立的两路,一路经由通气腔、调节火孔与外环出气通道连通,另一路经由通气腔、内环火孔与内环出气通道连通。
[0004]调节火势时,只需转动旋钮,带动阀芯旋转,利用不同孔径的系列调节火孔与外环出气通道相通实现外环火的火势调节,并在外环火调节为零的状态下,内环火依旧保持出火。在阀芯转动过程中,因内环火孔的孔径大小始终不变,也就是在内环火的火势不能进行调节。这种方式的燃气灶,在用小火进行煎蛋或者摊饼的时候,因只有外环火火势变小,内环火的火力依旧较大,这会使得煎蛋或煎饼的中间部分易焦,影响食品的品质。
[0005]相关的文献可以参考专利号为ZL201310388568.0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一种线性流量旋塞燃气阀》(授权公告号CN103423480 B);又如专利号为ZL201310328453.2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一种可线性调节火力的调节阀》(授权公告号CN 103438245 B)。类似的还可以参考CN105715818A、CN105650306A等。
[0006]现有的燃气阀存在大火力变化太快,不容易调节到用户需要的火力;现有段位阀体各段位的火力匹配不好,未与烹饪场景结合为用户提供科学的火力,不能第一时间很快的调到用户想要的火力,调节上不能快速到达精准火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的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火力调节精准的燃气灶燃气调节阀。
[0008]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燃气灶燃气调节阀,包括阀体及能旋转地设于阀体的阀腔内的阀芯,前述阀体上具有与前述阀腔相通的进气通道、外环出气通道及内环出气通道;前述阀芯中空形成容气腔,阀芯的底部形成有能与进气通道
相通的进气阀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侧壁上圈依次开设有与外环出气通道配合的外环出气口、第一外环出气孔及第二外环出气孔,下圈依次开设有与内环出气通道配合的内环出气口、第一内环出气孔及第二内环出气孔,前述的外环出气口呈条状弧形,并口径逐渐增大,前述的内环出气口也呈条状弧形。
[0009]进一步,所述内环出气口的口径为等长。
[0010]进一步,所述外环出气口最大口径大于第一外环出气孔,所述第一外环出气孔的口径大于第二外环出气孔口径;所述内环出气口的口径大于第一内环出气孔,所述第一内环出气孔的口径大于第二内环出气孔口径。
[0011]进一步,所述的阀芯旋转30~90
°
状态下,所述的外环出气口与外环出气通道配合,所述外环出气口由无逐渐扩到最大流通面积,所述的内环出气口与内环出气通道配合,所述内环出气口保持最大流通面积;
[0012]所述的阀芯旋转120
°
状态下,所述第一外环出气孔与外环出气通道对接,所述内环出气口与内环出气通道对接;
[0013]所述的阀芯旋转150
°
状态下,所述第二外环出气孔与外环出气通道对接,所述内环出气口与内环出气通道对接;
[0014]所述的阀芯旋转180
°
状态下,所述的外环出气口、第一外环出气孔及第二外环出气孔均与外环出气通道错开,所述内环出气口与内环出气通道对接;
[0015]所述的阀芯旋转210
°
状态下,所述的外环出气口、第一外环出气孔及第二外环出气孔均与外环出气通道错开,所述第一内环出气孔与内环出气通道对接;
[0016]所述的阀芯旋转240
°
状态下,所述的外环出气口、第一外环出气孔及第二外环出气孔均与外环出气通道错开,所述第二内环出气孔与内环出气通道对接。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外环出气口、第一外环出气孔及第二外环出气孔构成外环通道,内环出气口、第一外内出气孔及第二内环出气孔构成内环通道,当阀芯转动到一定角度时,内环通道和外环通道按预先设定的顺序组合,并分别与阀体内的通路配合,使气路连通,而实现火力精准控制。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图1的分解图。
[0020]图3为实施例另一视角示意图。
[0021]图4为图2中阀芯另一视角的放大图。
[0022]图5为阀芯的又一视角的放大图。
[0023]图6为燃气灶旋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5]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燃气灶燃气调节阀包括阀体1、阀杆17、阀针18、电磁阀14、底盖16、拨叉15及能旋转地设于阀体1的阀腔11内的阀芯2,阀体1上具有与阀腔11相通的进气通道19、外环出气通道12及内环出气通道13。
[0026]阀杆17通过横档171与阀芯2上的纵向槽27配合带动阀芯转动,阀针与阀杆底部接触并位于阀芯内,电磁阀14设于阀体上,底盖将拨叉置于阀体内。
[0027]燃气通过阀体1的进气通道19由进气管进入阀体1。当阀杆17下压时,带动阀针拔叉15的一端151下沉,进而保持的另一端152向前向下推开电磁阀14橡胶塞,从而燃气从阀体底部进入电磁阀14内。再从电磁阀14与阀芯2连通的通道进入阀芯2。阀杆17可带动阀芯2转动,实现内环和外环火力大小。
[0028]结合图4和图5所示,阀芯2中空形成容气腔,阀芯2的底部形成有能与进气通道相通的进气阀口28,阀芯2侧壁上圈依次开设有与外环出气通道12配合的外环出气口21、第一外环出气孔22及第二外环出气孔23,下圈依次开设有与内环出气通道13配合的内环出气口24、第一内环出气孔25及第二内环出气孔26。
[0029]外环出气口21呈条状弧形,并口径逐渐增大,内环出气口24也呈条状弧形。内环出气口24的口径为等长。
[0030]外环出气口21最大口径大于第一外环出气孔22,第一外环出气孔22的口径大于第二外环出气孔23口径;内环出气口24的口径大于第一内环出气孔25,第一内环出气孔的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燃气灶燃气调节阀,包括阀体(1)及能旋转地设于阀体(1)的阀腔(11)内的阀芯(2),前述阀体(1)上具有与前述阀腔(11)相通的进气通道、外环出气通道(12)及内环出气通道(13);前述阀芯(2)中空形成容气腔,阀芯(2)的底部形成有能与进气通道相通的进气阀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2)侧壁上圈依次开设有与外环出气通道(12)配合的外环出气口(21)、第一外环出气孔(22)及第二外环出气孔(23),下圈依次开设有与内环出气通道(13)配合的内环出气口(24)、第一内环出气孔(25)及第二内环出气孔(26);前述的外环出气口(21)呈条状弧形,并口径逐渐增大,前述的内环出气口(24)也呈条状弧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灶燃气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环出气口(24)的口径为等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气灶燃气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出气口(21)最大口径大于第一外环出气孔(22),所述第一外环出气孔(22)的口径大于第二外环出气孔(23)口径;所述内环出气口(24)的口径大于第一内环出气孔(25),所述第一内环出气孔的口径大于第二内环出气孔(26)口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气灶燃气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芯(2)旋转30~90
°
状态下,所述的外环出气口(21)与外环出气通道(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达俞瑜刘申昌姚青徐强苏慧玲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