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常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双菌复合菌剂及其在固态发酵农林及食品加工废弃物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78478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09:53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双菌复合菌剂及其在固态发酵农林及食品加工废弃物中的应用,所述降解废弃物的混合菌剂是地霉Galactomyces sp.CCZU1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菌复合菌剂及其在固态发酵农林及食品加工废弃物中的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发酵
,具体涉及双菌复合菌剂及其在固态发酵农林及食品加工废弃物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林及食品加工废弃物逐年增加。本申请中的农林及食品加工废弃物主要是指农林收割的农林草以及食品加工的酒糟壳。目前关于农林及食品加工废弃物的处理方式依然比较传统且相对落后,一种传统方式是运送至郊外垃圾场进行填埋处理,另一种处理方式是随生活垃圾一起焚烧。这两种办法既对环境产生危害,又浪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章志琴,等:园林绿化废弃物处理研究进展)Karnchanawong等也通过NaOH和生物质粉煤灰碱性对园林废弃物进行预处理,增大了木质素的降解进程,但易造成二次污染因此。(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17,146(7):14

19)寻求废弃物的优质处理及资源化再利用非常必要,而生物法利用是最佳途径,此法具有低成本,安全环保等优点。
[0003]对废弃物结构研究后,发现木质素与半纤维素以共价键形式结合,将纤维素分子包埋在其中,形成一种天然屏障,使纤维素酶等不易与纤维素分子接触,而木质素的非水溶性、化学结构的复杂性,导致了废弃物的难降解性(杨文敏,黄孢原毛平革菌和康氏木霉联合降解园林废弃物及其应用,浙江师范大学,2021)。冯红梅(2015)筛选了七株纤维素降解菌并制成复合菌群应用于农林废弃物降解,但是缺少降解木质素的菌,降解效果不足。(冯红梅,等:园林废弃物堆肥中高温纤维素降解菌的筛选及产酶特性)张鹏飞(2018)筛选了3株木质素降解菌,固态发酵废弃物28天,其木质素降解率最高才20.10%,降解效率低。(张鹏飞,等:木质素降解细菌的筛选及园林废弃物降解研究)因此,研究降解废弃物中木质素与纤维素的复合菌剂是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解决的技术问题:本申请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对环境产生危害,又浪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易造成二次污染等,降解效果不足,降解效率低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双菌复合菌剂及其在固态发酵农林及食品加工废弃物中的应用,以实现废弃物的高效降解。
[0005]技术方案:一种双菌复合菌剂,该菌剂是由地霉Galactomycessp. CCZU11

1,保藏号为CGMCC No. 5561,保藏单位为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保藏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保藏日期为2011年12月8日;红球菌Rhodococcussp.CCZU10

1,保藏号为CGMCC No.4911,保藏单位为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保藏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
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保藏日期为2011年5月25日,混合制成。
[0006]一种双菌复合菌剂,该菌剂是由地霉Galactomyces sp.CCZU11

1,保藏号为CGMCC No.5561;红球菌Rhodococcus sp.CCZU10

1,保藏号为CGMCC No.4911,混合制成。
[0007]本申请还公开了上述双菌复合菌剂在固态发酵农林及食品加工废弃物中的应用,所述的应用分为废弃物同步固态发酵和异步固态发酵废弃物。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废弃物同步固态发酵为地霉菌和红球菌按比例混合制成菌剂
[0009]降解废弃物,具体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0010]第一步,地霉Galactomyces sp.CCZU11

1的摇瓶培养:将地霉Galactomyces sp.CCZU11

1在摇瓶
[0011]培养基A中进行扩增培养120~192h,培养温度为25~35℃;
[0012]第二步,红球菌Rhodococcus sp.CCZU10

1的摇瓶培养:将红球菌Rhodococcus sp.CCZU10

1在摇
[0013]瓶培养基B中进行扩增培养48h,培养温度为25~35℃;
[0014]第三步,混合菌剂制备:将培养好的地霉Galactomyces sp.CCZU11

1和红球菌Rhodococcussp.CCZU10

1按照体积比1:1~1:3的比例在混合罐中搅拌均匀制成双菌复合菌剂;
[0015]第四步,废弃物同步固态发酵:将第三步制得的双菌复合菌剂与农林及食品加工废弃物按照质量比
[0016]为1:10的比例均匀混合,利用尿素调节碳氮比为10,并调节至含水量为30%,每隔6d翻堆一次,发酵30d。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异步固态发酵废弃物具体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0018]步骤a,地霉Galactomyces sp.CCZU11

1的摇瓶培养:将地霉Galactomyces sp.CCZU11

1在摇瓶
[0019]培养基中进行扩增培养120~192h,培养温度为25~35℃;
[0020]步骤b,红球菌Rhodococcus sp.CCZU10

1的摇瓶培养:将红球菌Rhodococcus sp.CCZU10

1在摇
[0021]瓶培养基中进行扩增培养48h,培养温度为30℃;
[0022]步骤c,将步骤b制得的红球菌Rhodococcus sp.CCZU10

1菌液与农林及食品加工废弃物按照质量比为1:20的比例均匀混合,利用尿素调节碳氮比为10,并调节至含水量为30%,发酵3d后,加入步骤a制得的地霉Galactomyces sp.CCZU11

1菌液,菌液量与农林及食品加工废弃物的质量比为1:20,每隔6d翻堆一次,发酵30d。
[002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步或步骤a中摇瓶培养基A组分和含量如下:(NH4)2SO44

10 g/L,KH2PO
42‑
8 g/L,MgSO4·
7H2O 0.1

0.8g/L,CaCl2·
2H2O 0.1

0.6g/L,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硬脂酸酯Tween

800.2

1.2g/L,羧甲基纤维素钠CMC

Na 10

20g/L,农林废弃物10

20g/L。
[002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步或步骤b中摇瓶培养基B组分和含量如下:葡萄糖5~20g/L,蛋白胨5~20g/L,酵母膏5~20g/L,KH2PO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菌复合菌剂,其特征在于:该菌剂是由地霉Galactomyces sp. CCZU11

1,保藏号为CGMCC No. 5561;红球菌Rhodococcus sp.CCZU10

1,保藏号为CGMCC No.4911,混合制成。2.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双菌复合菌剂在固态发酵农林及食品加工废弃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应用分为废弃物同步固态发酵和异步固态发酵废弃物。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双菌复合菌剂在固态发酵农林及食品加工废弃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废弃物同步固态发酵为地霉和红球菌按比例混合制成菌剂降解废弃物,具体按照如下步骤进行:第一步,地霉Galactomyces sp. CCZU11

1的摇瓶培养:将地霉Galactomyces sp. CCZU11

1在摇瓶培养基A中进行扩增培养120~192h,培养温度为25~35℃;第二步,红球菌Rhodococcus sp.CCZU10

1的摇瓶培养:将红球菌Rhodococcus sp.CCZU10

1在摇瓶培养基B中进行扩增培养48h,培养温度为25~35℃;第三步,混合菌剂制备:将培养好的地霉Galactomyces sp. CCZU11

1和红球菌Rhodococcus sp.CCZU10

1按照体积比1:1~1:3的比例在混合罐中搅拌均匀制成双菌复合菌剂;第四步,废弃物同步固态发酵:将第三步制得的双菌复合菌剂与农林及食品加工废弃物按照质量比为1:10的比例均匀混合,利用尿素调节碳氮比为10,并调节至含水量为30%,每隔6d翻堆一次,发酵30d。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双菌复合菌剂在固态发酵农林及食品加工废弃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异步固态发酵废弃物具体按照如下步骤进行:步骤a,地霉Galactomyces sp. CCZU11

1的摇瓶培养:将地霉Galactomyces sp. CCZU11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玉财冯芊梁洁张梦琪樊文艳张卓张悦陆宇辰吴再恒龚磊唐卫樊博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