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马铃薯种处理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马铃薯种处理相关
,尤其涉及一种马铃薯种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马铃薯,属茄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块茎可供食用,是全球第四大重要的粮食作物,仅次于小麦、稻谷和玉米,马铃薯又名洋山芋、洋芋头、香山芋、洋番芋、山洋芋、阳芋、地蛋、土豆等,马铃薯块茎含有大量的淀粉,能为人体提供丰富的热量,且富含蛋白质、氨基酸及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尤其是其维生素含量是所有粮食作物中最全的,在欧美国家特别是北美,马铃薯早就成为第二主食,铃薯主要生产国有中国、俄罗斯、印度、乌克兰和美国等国,中国是世界马铃薯总产最多的国家,而马铃薯在人工培育的过程中,需要对马铃薯种进行处理,为了提高处理效率,而在处理的过程中通常都需要对马铃薯种进行切块处理,参考中国专利公开号:CN213073551U,公开的“一种便于使用的马铃薯种植用切块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表面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切割台,所述切割台上表面的中部开设有菱形槽,所述菱形槽内底侧壁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刀架,所述刀架内壁固定连接有网格刀,所述切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马铃薯种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的底座(1)的顶部一端安装有底壳(2),且底壳(2)的顶部安装有上壳(3);所述的上壳(3)的顶部安装有进料槽(4),且进料槽(4)的底部与内壳(6)的顶部相连通,同时内壳(6)设在上壳(3)的内部;所述的内壳(6)的底部安装有称重装置(7),且内壳(6)的内部设有推料框(8);所述的内壳(6)靠近底座(1)竖直轴心线的一端设有下料槽(10),且下料槽(10)下方设有滑台(11);所述的滑台(11)安装在上壳(3)的内侧底部一端,且滑台(11)的末端两侧分别设有两个夹块(14);所述的上壳(3)的内壁两侧分别呈对称式安装有两个第一电机(15),且每个第一电机(15)的输出轴分别与一个丝杆(16)相连接,同时每个丝杆(16)的末端分别与一个夹块(14)螺纹连接;所述的滑台(11)靠近底座(1)竖直轴心线的一端安装有刀架(17),且刀架(17)的内部设有两个切刀(18);每个所述的切刀(18)的两端分别安装有两个滑块(19),且每个滑块(19)均与刀架(17)滑动连接;所述的底座(1)顶部的另一端安装有输送带(29),且输送带(29)的顶部安装有导向槽(30),同时导向槽(30)的一端与刀架(17)的一端对接;所述的导向槽(30)远离刀架(17)的一端分别开设有第一出料槽(34)和第二出料槽(35),且第一出料槽(34)与第二出料槽(35)的连通处安装有导向板(36);所述的导向槽(30)靠近刀架(17)的一端顶部安装有高清摄像头(33),且导向槽(30)的顶部安装有第二电机(37);所述的第二电机(37)的输出轴与导向板(36)的转轴顶端相连接,且第二电机(37)配合导向板(36)组成转动结构;所述的第一出料槽(34)的内壁上端呈等间距安装有三个鼓风机(38);所述的底座(1)的顶部一端安装有粉槽(41),且粉槽(41)设在第一出料槽(34)的出口端下方;所述的粉槽(41)的内部安装有托板(42),且粉槽(41)的一侧外壁上安装有第三电机(43),同时第三电机(43)的输出轴与托板(42)的一端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马铃薯种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1)的顶部安装有集液槽(39),且集液槽(39)设在底壳(2)和输送带(29)的下方;所述的集液槽(39)的底部一端于排水管(40)相连通,且排水管(40)安装在底座(1)的底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马铃薯种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料槽(4)的底部呈斜面结构,且进料槽(4)的内部安装有挡板(5),同时挡板(5)与进料槽(4)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春燕,胡莹莹,刘桂宏,罗兵威,王婷,刘超华,刘兰,李琼,林远,黎柏良,何奕娴,甘丽燕,张雪菲,刘秋雪,宾玉兰,刘冬梅,刘继松,
申请(专利权)人:博白县农业科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