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类风湿关节炎的药物组合物及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797727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09: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类风湿关节炎的药物组合物及制备方法和应用,该药物组合物由八角枫、艾叶、防风、金铁锁、四块瓦、五加皮、秦艽、桑寄生、桂枝、海风藤、香樟根、透骨香、川芎、红花组成,加水煎煮浓缩后,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制成药学上可接受的制剂。该药物组合物在类风湿关节炎方面有显著作用。风湿关节炎方面有显著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类风湿关节炎的药物组合物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药专利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类风湿关节炎的药物组合物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全身性和慢性自身免疫性炎性疾病,中医将其归属于“痹证”范畴,古代医家称之为“骨痹”“历节”“鹤膝风”“顽痹”等,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基本病理表现为滑膜炎、血管翳形成,并逐渐出现关节软骨和骨破坏,最终导致关节畸形和功能丧失,可并发肺部疾病、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及抑郁症等。
[0003]类风湿关节炎是最常见的系统性炎症性关节炎,全世界的终生患病率高达1%。妇女、吸烟者及有该病家族史的人最容易受到影响。中国地区发病率为0.42%,总患病人群约500万,男女患病比率约为1∶4。类风湿关节炎不仅造成患者身体机能、生活质量和社会参与度下降,也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目前尚无特效根治疗法,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如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缓解疾病的抗风湿药、Janus激酶抑制剂和生物仿制药等。然而,这些药物虽然可缓解类风湿关节炎发展进程,但对于中枢神经、心血管系统、肝肾功能等不良反应较大,且治疗后易复发。
[0004]申请号CN201610400840.6,专利技术名称为一种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外用药物,公开了该药物由如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料药组成:丁香20

60份、郁金20

40份、白芷13

30份、木香11

22份、雪上一枝蒿30

50份、了哥王40

50份、大罗伞11

20份,三七10

30份、苍耳子15

35份、蝙蝠葛叶23

36份、川乌30

60份,闹羊花17

38份,秦艽13

30份,九眼独活24

40份,大黄14

35份,麻黄12

35份,细辛15

40份,五加皮13

30份,天麻23

34份,毛冬青13

30份,艾叶33

45份,花椒15

20份,八角枫13

30份,赤芍11

20份,黄柏13

25份,蝉蜕14

22份,蔓荆子15

30份,蚕沙16

34份,菟丝子12

30份,芝麻油100

200份。采用本专利技术的中药治疗风湿性关节炎。
[0005]申请号CN201610400840.6存在的缺点:(1)效果不明显,治愈率只达到45.83%;(2)药味多,制备复杂,成本高。
[0006]申请号CN01117709.8,专利技术名称为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公开了以何首乌、党参、当归、黄芪、黄精、白术、狗脊、全蝎、乌梢蛇、地龙、蚂蚁、丹参、桑枝、桂枝、苍术、羌活、独活、防风、秦艽、桑寄生、杜仲、川牛膝、黄柏、千年健、钻地枫、乳香、没药、青风藤、天南星、鸡血藤、桑葚子、元胡、川芎、枣仁、知母、茯苓、草乌、川乌、仙灵脾、红花、续断、丹皮、忍冬藤、赤芍、薏苡仁、海桐皮、络石藤、甘草为原料,根据每味中药的不同特性,针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不同症状,按比例配制成基本药剂、寒甚或热甚者相适应的药剂。
[0007]申请号CN01117709.8存在的缺点:(1)治疗时间长,需服用6个月后能达到显著效果,不利于患者健康;(2)中药药味多,制备方法复杂,成本高。
[0008]申请号CN201510970853.2,专利技术名称为一种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药洗剂及其制备方法,公开了洗液的原料药组成及重量份数为:两面针15

20份,半枫荷6

8份,四块瓦6

8份,
金铁锁4

6份,三分三4

6份,油松节5

9份,秦艽2

4份,丁公藤6

8份,八角枫侧根1

2份,千斤拔5

7份,路路通6

8份,闹羊花3

5份,马齿苋6

10份,芦荟6

10份,洋甘菊纯露10

15份,蓝莓8

12份,炙甘草4

8份。该洗液采用纯中药制剂,直接作用于关节处,快速缓解关节疼痛等不适症状,标本兼治该病,配方温和安全无副作用,愈后不易复发,且不会产生耐药性,疗效显著。
[0009]申请号CN201510970853.2存在的缺点:(1)方中含丁公藤、闹羊花有毒性的物质,毒副作用大,不易长期使用;(2)本专利技术的剂型为洗剂,不方便使用。
[0010]为了寻求一种治疗时间短、治疗效果显著的类风湿关节炎中药药物组合物,达到类风湿关节炎内服与外治相结合,提高治疗效果的目的,专利技术人根据中医基础理论,结合类风湿关节炎病因辩证论治,以八角枫祛风除湿,舒筋活络,散瘀止痛,专用于风湿关节疼痛,跌打损伤,为君药;艾叶温经散寒、活血调经止痛,秦艽、桂枝、海风藤、香樟根、透骨香、川芎、红花、防风、金铁锁、四块瓦祛风散寒,除痹消肿止痛,共为臣药;五加皮、桑寄生祛风除湿兼有补益肝肾之功,用为佐药,诸药合用共奏祛风通络、除痹止痛之功。该方已用于临床治疗2019年3月至2021年2月在贵州省黔南州中医院就诊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80例,取得良好疗效,治疗时间短,显著率高,达到祛风通络、除痹止痛之功。
[0011]为了适应中药现代化的要求,本专利技术团队根据该药物组合物特征制备基础及处方药材中化学成分的理化性质,对药物组合物的制备工艺及临床疗效进行研究,综合试验结果表明,该组合物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对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升患者生活质量等具有积极作用,具有广泛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0012]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类风湿关节炎的药物组合物。
[0013]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类风湿关节炎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0014]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药物组合物由以下重量的药物制成:八角枫50

200g、艾叶50

150g、防风50

150g、金铁锁50

150g、四块瓦50

150g、五加皮20

100g、秦艽20

100g、桑寄生20

100g、桂枝20

100g、海风藤20

100g、香樟根20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类风湿关节炎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组合物由以下重量的药物制成:八角枫50

200g、艾叶50

150g、防风50

150g、金铁锁50

150g、四块瓦50

150g、五加皮20

100g、秦艽20

100g、桑寄生20

100g、桂枝20

100g、海风藤20

100g、香樟根20

100g、透骨香20

100g、川芎20

100g、红花20

100g。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组合物由以下重量的药物制成:八角枫80

150g、艾叶80

120g、防风80

120g、金铁锁80

120g、四块瓦80

120g、五加皮30

100g、秦艽30

100g、桑寄生30

100g、桂枝30

100g、海风藤30

100g、香樟根30

100g、透骨香30

100g、川芎30

100g、红花30

100g。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组合物由以下重量的药物制成:八角枫100g、艾叶100g、防风100g、金铁锁100g、四块瓦100g、五加皮50g、秦艽50g、桑寄生50g、桂枝50g、海风藤50g、香樟根50g、透骨香50g、川芎50g、红花50g。4.一种制备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佳谢愿李茂勇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中医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