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用车制动系统匹配设计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97704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09: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乘用车制动系统匹配设计方法,属于汽车制动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根据整车参数计算,确定车辆满载前轴制动器的设计规格;S2:根据前轴制动器的设计规格和能力,选取前后制动器的分配比β。S3:计算并得到后制动器的设计规格。S4:根据前后制动器的规格、整车参数计算得出前后制动器的利用附着系数并绘制曲线,直到符合法规要求。S5:计算并绘制出道路附着系数利用率。S6:根据前后制动器的设计规格,选择主缸缸孔直径并确定活塞的最大行程大小;同时计算确定真空助力器的规格大小,确定油壶的液量;S7:确定制动踏板杠杠比大小,计算并绘制制动踏板感曲线,判断是否满足踏板感要求;同时判断是否满足制动系统的要求。要求。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乘用车制动系统匹配设计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制动
,涉及一种乘用车制动系统匹配设计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乘用车制动系统匹配主要指的是制动系统的零部件和性能的匹配,以保证制动系统的安全可靠和良好的制动性能。
[0003]首先,制动系统的零部件需要匹配,包括制动盘、制动片、制动液、制动泵、制动器等。这些零部件的选择需要考虑车辆的型号、质量、功率等因素,以确保零部件的质量和性能达到车辆的要求。
[0004]其次,制动系统的性能也需要匹配,包括制动力、制动灵敏度、制动效率等。这些性能的匹配需要根据车辆的使用环境、车速、荷载等因素进行调整,以达到最佳的制动性能。
[0005]最后,为了保证制动系统的安全可靠,还需要进行制动系统的调试和测试,以确保制动系统的各项指标符合标准要求,以及在不同的路况和驾驶状态下的制动性能和稳定性。
[0006]另外,乘用车制动系统匹配还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0007]制动系统的适应性:不同车型和用途的车辆需要不同的制动系统,例如高速公路上行驶的车辆需要更强的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乘用车制动系统匹配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根据整车参数计算,确保前轴制动器满足设计目标时,确定车辆满载前轴制动器的设计规格;S2:根据前轴制动器的设计规格和能力,选取前后制动器的分配比β,使得车辆满载和空载状态下得到合理的同步附着系数和同步液压;S3:根据前后制动器的分配比β计算并得到后制动器的设计规格;S4:根据前后制动器的规格、整车参数计算得出前后制动器的利用附着系数,并判断是否符合法规,若符合进行下一步,若不符合,调整前后制动器的分配比β,直到符合法规要求;S5:计算并绘制出道路附着系数利用率;S6:根据前后制动器的设计规格,计算车辆达到最大制动目标所需的制动液压和液量,选择主缸缸孔直径并确定活塞的最大行程大小;计算确定真空助力器的规格大小(膜片直径、助力比、最大助力点输出力),确定油壶的液量;S7:确定制动踏板杠杠比大小,计算并绘制制动踏板感曲线,判断是否满足踏板感要求;同时判断是否满足制动系统的要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用车制动系统匹配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设计规格的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1:输入车辆整车参数,根据目前道路条件及轮胎的花纹,抓地力Φ
max
取1.2;前制动器的最大制动力矩M
FB
应不小于M
FMax
;车辆参数包括:F
F
:地面制动力NM
F
:地面制动力矩N.mW
F
:车辆静态前轴荷NW:车辆总重量Nh:车辆质心高度mmL:车辆轴距mmr:车轮滚动半径mΦ:道路附着系数(与轮胎配合);S12:前制动力及前制动器设计规格计算:S12:前制动力及前制动器设计规格计算:M
FB

F
×
P
×
BEF
F
×
R
ef
其中:A
F
:前轮缸活塞横截面积之和mm2BEF
F
:前制动器效能因数,浮钳盘式制动器取2倍摩擦系数;定钳盘式制动器取摩擦系数。R
ef
:前制动器有效制动半径mm。P:制动液压MPa。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乘用车制动系统匹配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动液压P取决于主缸助力器的能力,当Φ
max
取1.0时,P值应不大于9.5MPa;当Φ
max
取1.2时,P值应不大于12MPa;Φ
max
是在滑移率s=15%~20%的轮胎与地面最高附着系数,当s=100%时,轮胎与地面为纯滑动,此时附着系数为滑动摩擦系数,而滑动摩擦系数仅能达到Φ
max
的80%左右;这就是车辆在ABS或ESP作用下,调整液压,达到最佳滑移率,防止车轮抱死的同时,获得最大的附着系数以及制动效能,得到最小的制动距离。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用车制动系统匹配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及步骤S3中的前后制动分配比β,即前制动力除以前制动力与后制动力的和:A
R
:后轮缸活塞横截面积之和mm2BEE
R
:后制动器效能因数,浮钳盘式制动器取2倍摩擦系数;定钳盘式制动器取摩擦系数R
er
:后制动器有效制动半径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用车制动系统匹配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根据前后制动分配比β,计算和确定同步附着系数:制动同步附着系数是指车辆制动时,前后车轮同时抱死的道路附着系数:L
R
:车辆质心到后轴的水平距离mm。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用车制动系统匹配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根据前后制动分配比β、整车参数计算和确定利用附着系数,并判断是否满足法规要求;利用附着系数是指前轴制动器制动力与前轴荷的比值称为前利用附着系数Φ
F
,后轴制动器制动力与后轴荷的比值称为后利用附着系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海陆郑德金
申请(专利权)人:南方天合底盘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