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含有氢氧化锂熔盐的碳纳米管分散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含有氢氧化锂熔盐的碳纳米管分散方法,属于碳纳米管分散领域。用该方法可以得到不破坏碳纳米管微观结构的分散液,也可以得到完整结构的碳纳米管薄膜以及碳纳米管纸,分散方法简单易行,可应用于水系浆料、导电、导热、储热以复合材料等领域。
技术介绍
[0002]碳纳米管由于其完美的sp2‑
碳杂化结构和一定的柔韧性,具有高导电、高导热以及优异的力学性能,在复合材料和能量存储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由于碳纳米管其高的长径比、管与管之间强的范德华作用力(~500eVμm
‑1)和π
‑
π堆积相互作用,一般直接得到的是团聚态的碳纳米管粉体。这种非极性结构的碳纳米管团聚粉体在实际应用时多以团聚态或小范围分散态的形式存在,大大限制了优异性能的发挥。因此,如何有效的分散碳纳米管,以最大能力地发挥碳纳米管的性能需求是碳纳米管推向市场的一大难题。
[0003]当下,研究者们主要通过物理法、化学法以及物理
‑
化学协同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基于含有氢氧化锂熔盐的碳纳米管分散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如下步骤进行:(1)按照重量分数,分别称取10份的碱金属硝酸盐,0.01
‑
1份的氢氧化锂,0.0001
‑
0.5份的碳纳米管;(2)将其均匀混合后,在80
‑
150℃下处理1
‑
120h,获取碳纳米管分散原液,进而通过洗涤,干燥等获取碳纳米管粉体、薄膜或者碳纳米管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含有氢氧化锂熔盐的碳纳米管分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选用的碱金属的熔盐为KNO3、NaNO3、LiNO3、KNO2、NaNO2其中的几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含有氢氧化锂熔盐的碳纳米管分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选用的二元混合熔盐为KNO3‑
NaNO2或KNO3‑
NaNO3,混合质量占比为0.01:99.99~99.99:0.0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含有氢氧化锂熔盐的碳纳米管分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选用的三元混合熔盐为KNO3‑
NaNO3‑
NaNO2或NaNO3‑
KNO2‑
NaNO2,其中KNO3‑
NaNO3‑
NaNO2的混合质量占比为53:7:40,NaNO3‑
KNO2‑
技术研发人员:贾希来,韩亮,李玉莹,郭冬雨,李红彦,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