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碳材料高温精炼复合刹车盘的精炼工艺及其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75728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09: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刹车盘技术领域,且公开了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碳材料高温精炼复合刹车盘的精炼工艺及其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刹车盘
,具体涉及硅

碳材料高温精炼复合刹车盘的精炼工艺及其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刹车盘是汽车制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制动性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车辆的行驶安全。目前广泛使用的铸铁刹车盘因制动摩擦发热而使其表面温度高达600℃,其工作表面温度很高且温度梯度大,易形成热点而产生热裂,并且铸铁刹车盘的重量重且耐磨性较差。目前行业内尝试用铝合金来代替铸铁材料铸造刹车盘,尽管其重量轻、导热性能好,但其强度和硬度较低,阻碍了其在刹车盘上的应用。
[0003]申请号为201310008726.5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种碳化硅

氧化锆颗粒增强的刹车盘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技术方案是:复合材料的原料由硅铝合金、镁合金为基体,通过浸润碳化硅颗粒和氧化锆颗粒增强;碳化硅颗粒浸润前需要进行化学镀铜处理。该专利技术制备的铝基复合材料重量轻、比强度比刚度高、热膨胀系数低,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和抗磨耐磨性,该专利虽然能制造出良好的刹车盘,但在现有的硅

碳材料高温精炼复合刹车盘在生产工艺中需要将三种含有不同量的硅、碳和铁合金原料加入到熔炼炉中进行混合精炼而成,在现有的精炼过程中对含有不同量的硅、碳和铁合金原料混合程度较差,同时在对含有不同量的硅、碳和铁合金原料进行混合熔炼过程中混合效果较差,从而影响生产后的刹车盘的质量,同时在混合熔炼过程中无法对精炼过程中的杂渣进行自动排出,需要人工进行除渣,导致除渣不充分,同时浪费大量的时间,从而降低了熔炼的效率,同时也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硅

碳材料高温精炼复合刹车盘的精炼工艺及其设备,具备了可以对精炼过程中的原料之间进行充分均匀的混合,提高了混合效果,同时可以对精炼过程中的杂渣进行充分的自动除渣,提高了刹车盘的质量。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硅

碳材料高温精炼复合刹车盘的精炼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07]步骤一、将刹车盘用的三种硅

碳材料组份分别倒入到精炼设备上的三个进料罐,随后进料罐内的第一电加热板对材料进行加热融化;
[0008]步骤二、启动安装架上的第一搅拌机构,第一搅拌机构带动第二搅拌机构对进料罐内的材料组份进行充分的搅拌混合;
[0009]步骤三、将步骤二上进料罐内的各组份原料通入到混合罐,同时第一搅拌机构对混合罐内的各组份硅

碳材料进行充分混合,同时排渣机构进行工作,对材料内的杂质进行排出;
[0010]步骤四、将混合罐内的原料通入到刹车盘模具中进行成型得到刹车盘毛坯,将刹
车盘毛坯放入到加工设备中进行加工得到刹车盘。
[0011]硅

碳材料高温精炼复合刹车盘的精炼设备,包括安装台,所述安装台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混合罐,所述混合罐上固定连接有多个进料罐,所述混合罐上设置有除渣机构,所述安装台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上设置有与混合罐相连接的第一搅拌机构,所述第一搅拌机构通过传动机构传动连接有与进料罐相连接的第二搅拌机构。
[0012]优选的:所述第一搅拌机构包括与安装架固定连接的多个第一电动伸缩杆,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传动板,所述传动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搅拌轴,所述第一搅拌轴位于混合罐内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搅拌杆,所述第一搅拌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多个柔性绳,所述柔性绳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击打球,所述混合罐内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加热板,所述混合罐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上设置有电磁阀,所述第一转轴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外表面与第二搅拌机构传动连接。
[0013]优选的:所述第二搅拌机构包括与传动板转动连接的多个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有与第一齿轮啮合连接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二转轴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搅拌轴,所述第二搅拌轴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二搅拌杆,所述第二搅拌轴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的外表面啮合连接有两个第四齿轮,所述第四齿轮的中间固定套接有与进料罐转动连接的第三搅拌轴,所述第三搅拌轴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三搅拌杆,所述进料罐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与混合罐固定连接的进料管,所述进料管上设置有电磁阀,所述进料罐内固定连接有第二电加热板。
[0014]优选的:所述除渣机构包括与混合罐固定连接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有第一传动齿轮,所述第一传动齿轮的外表面啮合连接有两个第二传动齿轮,所述第二传动齿轮的中间固定套接有与安装板转动连接的第一传动轴,其中一个所述第一传动轴的外表面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有与安装板转动连接的第二传动轴,所述第二传动轴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有第三传动齿轮,所述第三传动齿轮的外表面啮合连接有与混合罐转动连接的第一传动齿圈,其中一个所述第二传动齿轮的外表面啮合连接有第四传动齿轮,所述第四传动齿轮的中间固定套接有与安装板转动连接的第三传动轴,所述第三传动轴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有第五传动齿轮,所述第五传动齿轮的外表面啮合连接有与混合罐转动连接的第二传动齿圈,所述第一传动齿圈与第二传动齿圈的内表面均设置有刮渣机构,所述混合罐的顶部设置有与进料罐相连接的排渣机构。
[0015]优选的:所述刮渣机构包括安装箱,所述安装箱内转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外表面螺纹配合有与安装箱滑动连接的传动块,所述传动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刮板。
[0016]优选的:所述排渣机构包括与进料罐固定连接的第二电动伸缩杆,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混合罐滑动连接有排渣框,所述混合罐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三电动伸缩杆,所述第三电动伸缩杆一端固定连接有与排渣框滑动连接的推料板。
[0017]优选的:所述安装台的底部固定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多个万向轮,所述支撑板螺纹连接有多个支撑螺栓,所述支撑螺栓的底端转动连接有支
撑块。
[001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9](1)通过将各组份原料分别通入到进料罐内,随后通过第一搅拌机构带动第二搅拌机构对进料罐内的各组份原料进行充分搅拌混合,随后将三种组份原料通入到混合罐内,再通过第二搅拌机构对混合罐内三种组份原料进出充分的搅拌混合,再通过第一带加热板和第二电加热板的配合,从而实现对刹车盘原料精炼时进行充分均匀的混合,大大提高了刹车盘原料的精炼效果,从而提高了刹车盘的质量。
[0020](2)通过第二搅拌机构对混合罐内的原料再进行充分搅拌混合过程中对原料进行翻动,将各原料精炼过程中的杂渣从原料中向上排出,随后再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硅

碳材料高温精炼复合刹车盘的精炼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刹车盘用的三种硅

碳材料组份分别倒入到精炼设备上的三个进料罐,随后进料罐内的第一电加热板对材料进行加热融化;步骤二、启动安装架上的第一搅拌机构,第一搅拌机构带动第二搅拌机构对进料罐内的材料组份进行充分的搅拌混合;步骤三、将步骤二所述进料罐内的各组份原料通入到混合罐,同时第一搅拌机构对混合罐内的各组份硅

碳材料进行充分混合,同时排渣机构进行工作,对材料内的杂质进行排出;步骤四、将混合罐内的原料通入到刹车盘模具中进行成型得到刹车盘毛坯,将刹车盘毛坯放入到加工设备中进行加工得到刹车盘。2.硅

碳材料高温精炼复合刹车盘的精炼设备,包括安装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台(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混合罐(2),所述混合罐(2)上固定连接有多个进料罐(3),所述混合罐(2)上设置有除渣机构,所述安装台(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架(4),所述安装架(4)上设置有与混合罐(2)相连接的第一搅拌机构,所述第一搅拌机构通过传动机构传动连接有与进料罐(3)相连接的第二搅拌机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硅

碳材料高温精炼复合刹车盘的精炼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搅拌机构包括与安装架(4)固定连接的多个第一电动伸缩杆(11),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1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传动板(12),所述传动板(1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13),所述第一电机(13)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14),所述第一转轴(14)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搅拌轴(15),所述第一搅拌轴(15)位于混合罐(2)内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搅拌杆(16),所述第一搅拌杆(1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多个柔性绳(17),所述柔性绳(1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击打球(18),所述混合罐(2)内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加热板(19),所述混合罐(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上设置有电磁阀,所述第一转轴(14)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有第一齿轮(190),所述第一齿轮(190)的外表面与第二搅拌机构传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硅

碳材料高温精炼复合刹车盘的精炼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搅拌机构包括与传动板(12)转动连接的多个第二转轴(21),所述第二转轴(21)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有与第一齿轮(190)啮合连接的第二齿轮(22),所述第二转轴(2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搅拌轴(23),所述第二搅拌轴(2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二搅拌杆(24),所述第二搅拌轴(23)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有第三齿轮(25),所述第三齿轮(25)的外表面啮合连接有两个第四齿轮(26),所述第四齿轮(26)的中间固定套接有与进料罐(3)转动连接的第三搅拌轴(27),所述第三搅拌轴(27)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童德兴彭思诗邱素娟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易购智能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