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齿条油缸缸体的加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加工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齿条油缸缸体的加工方法,具体适用于没有压力波动同时多个回转机构同步工作的齿条油缸缸体的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齿条油缸是一种通过齿条与齿轮将液压缸的往复运动转化为齿轮轴的正反向旋转运动,同时将往复油缸的推力转化成齿轮轴的输出扭矩的机械。
[0003]齿条油缸缸体是齿条油缸的重要受力与传导部件,在往复油缸工作时,其活塞杆通过齿条油缸两侧的缸筒进入齿条油缸缸体的齿轮腔内,并通过活塞杆上设置的齿条驱动齿轮腔内与齿条相啮合的齿轮旋转,从而产生转矩,因此保证齿条与齿轮之间的紧密配合是必要的,为了达到配合间隙,必须严格控制齿轮安装中心线与活塞杆中心线的空间距离,同时为了保证往复油缸工作的平稳性,还需要确保齿条油缸两侧的缸筒的同轴度、圆柱度与粗糙度。
[0004]目前齿条油缸缸体加工通常是在镗床上,通过特制的刀柄或特种刀具对两侧缸筒进行一次加工成型,这种方法虽然可以一定程度上保证齿条油缸两端缸筒的同轴度,但其仍存在以下缺陷:1、由于需要一次加工成型两侧缸筒,特制的刀柄或特种刀具的悬长必须大于两侧缸筒的总长度,导致加工过程中刀具端部在切削时受到径向力影响,容易发生让刀和振动现象,难以保证加工质量,使得两段缸筒的同轴度、圆柱度及粗糙度仍较低。
[0005]2、如果直接使用机床对缸筒两侧进行单独加工,难以对待加工油缸缸体进行准确的定位,两端缸筒之间往往会出现不同轴的现象。
[0006]3、由于机床本身精密度的限制无法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齿条油缸缸体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方法用于加工待加工油缸缸体(1),所述待加工油缸缸体(1)包括壳体(11)、左缸筒(12)及右缸筒(13);所述壳体(11)内开设有齿轮腔(19),所述左缸筒(12)及右缸筒(13)为管状结构,所述壳体(11)的两侧分别固定设置有左缸筒(12)及右缸筒(13),所述左缸筒(12)及右缸筒(13)的中心轴相互重合,所述左缸筒(12)及右缸筒(13)的中心轴设置于齿轮腔(19)的圆心与齿轮腔(19)的侧部之间,所述左缸筒(12)及右缸筒(13)的内腔均与齿轮腔(19)相连通;所述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加工预处理,将铸造得到的油缸缸体毛坯放置于工作台上,通过测量齿轮腔(19)内腔的两个端面之间连线的中点确定油缸缸体毛坯的中分面,通过划线尺在油缸缸体毛坯的表面划出中分面基准线,将油缸缸体毛坯的中分面调平,并将油缸缸体毛坯的中分面作为基准面对油缸缸体毛坯上各待加工面划加工余量线,同时通过划线尺在油缸缸体毛坯的左、右端面上分别划出左缸筒(12)及右缸筒(13)的四条侧边母线,得到待加工油缸缸体(1),此时第一步加工预处理步骤完成;第二步:铣工件,将完成加工预处理步骤的待加工油缸缸体(1)放置于铣床的回转工作台上,使待加工油缸缸体(1)的第一加工面(15)对准铣床的铣刀,通过可调v型铁支撑调整待加工油缸缸体(1)并校正待加工油缸缸体(1)的水平度,使待加工油缸缸体(1)的中分面在旋转时的跳动不大于0.2mm,此时将待加工油缸缸体(1)固定在回转工作台上,当待加工油缸缸体(1)固定完成后,操作者根据图纸的设计使用铣刀铣削待加工油缸缸体(1)的齿轮缸的第一加工面(15),当齿轮缸的第一加工面(15)铣削完成后,操作者通过铣刀铣削齿轮缸上的D1孔,当D1孔铣削完成后,操作者对D1孔倒角,当D1孔倒角完成后,操作者以D1孔为基准通过铣刀铣削齿轮缸上的D3孔,当D3孔铣削完成后,操作者对D3孔倒角,当D3孔加工完成后,操作者通过寻边仪在缸筒内部打点的得到左缸筒(12)及右缸筒(13)的圆心点,所述左缸筒(12)及右缸筒(13)的圆心点之间的联系为左缸筒(12)及右缸筒(13)的中心轴,并通过铣刀在待加工油缸缸体(1)的近缸筒侧铣削出平行于缸筒中心轴的校正带(14),当校正带(14)加工完成后,将待加工油缸缸体(1)翻面后重新固定于铣床上,当待加工油缸缸体(1)固定完成后,操作者通过以D3孔为基准通过铣刀铣削齿轮缸上的D2孔,当D2孔铣削完成后,操作者对D2孔倒角,并以D3孔为基准通过铣刀在待加工油缸缸体(1)的第二加工面(16)上加工出台阶面(17)及密封圈槽(18),此时第二步铣工件步骤完成;第三步:镗工件,将完成第二步铣工件步骤的待加工油缸缸体(1)放置于精密镗床的工作台上,使待加工油缸缸体(1)的其中一个缸筒正对镗床的镗刀,并通过镗床对待加工油缸缸体(1)打平面度跳动并调整镗床工作台角度,使缸筒的第一加工面(15)及第二加工面(16)平面度在0.05以内,通过缸筒的十字线确认缸筒的中心轴,并通过缸筒的圆心到校正带尺寸及第一加工面(15)的尺寸确定缸筒的圆心的高度位置,再通过缸筒的圆心到齿轮腔(19)侧壁的距离得到缸筒的圆心的水平位置,当确定缸筒的圆心的高度位置及水平位置后,根据缸筒的圆心的高度位置及水平位置调整镗刀角度及位置,并镗削待加工油缸缸体(1)的对应缸筒,当该缸筒加工完成后,操作者将基准找正工装(2)固定设置于精密镗床上,并测量已加工孔至基准找正工装(2)上基准面(21)的相对水平尺寸X1与相对高度尺寸X2,测量完成后,将精密镗床的工作台旋转180
°
,通过相对水平尺寸X1与相对高度尺寸X2找到
缸筒圆心,加工待加工油缸缸体(1)上剩余的缸筒,此时第三步精工件步骤完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金鹏,张辉,罗继城,谢雄峰,梨园,彭诗洋,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