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湖泊水体生态修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97384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09: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湖泊水体生态修复方法,涉及水体生态修复技术领域。该湖泊水体生态修复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水面清理;S2.水植物种植;S3.入侵物种清理;S4水生动物投放;S5.水体净化;S6.绿化处理。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湖泊水体生态修复方法。该湖泊水体生态修复方法通过投放修复剂、种植水植物、种植绿植、清理垃圾、投放水生动物和定期清理危改物种的多种方式对水体生态修复进行处理,使得湖泊水生态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态圈,不仅能够高效率的修复水体,还能够节约资金,增加收入,有利于推广和使用。用。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湖泊水体生态修复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体生态修复
,具体为一种湖泊水体生态修复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当前,我国湖泊大多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进入水体环境中的污染物质越来越多,当污染物在水体中积累到一定的限度就会对水体-水生植物-水生动物系统产生严重危害,并可能通过食物链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人类的自身健康。
[0003]污染水体的修复是一项艰巨的工程,加上湖泊缺乏自净能力,常见湖水黑臭,湖泊表面蓝藻漂浮,水质富营养化严重等问题。现有的处理手段投资较大,手段较为单一,难以高效率的修复水体生态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湖泊水体生态修复方法,解决了现有的处理手段投资较大,手段较为单一,难以高效率的修复水体生态环境的问题。
[0005](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湖泊水体生态修复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水面清理将水面和岸边的漂浮物和垃圾进行收集清理,使水底透光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湖泊水体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水面清理将水面和岸边的漂浮物和垃圾进行收集清理,使水底透光深度达1—1.5m,并在水流入口和出水口处安置1—2m深的10x10cm网孔锦纶网;S2.水植物种植将千屈菜、香蒲、芦苇、菖蒲、美人蕉和泽苔草6种挺水植物分别种植在育苗盘中3—5天后,将挺水植物脱离育苗盘连土投入铺放有沉水植物毯,水深1m—1.5m处,种植密度为30—50cm/株;S3.入侵物种清理定期开放钓鱼时间,吸引钓客,并针对鳄龟、清道夫鱼、罗非鱼,鳄雀鳝入此类入侵物种进行清理;S4水生动物投放沉水植物、挺水植物和浮水植物种植15—20天后进行补种,补种后30—45天,向水体中投放鳙鱼、鲢鱼、黑鱼和鲶鱼,鱼苗为4—6cm长的小鱼;S5.水体净化在湖泊的入水口处设置水体净化装置,进行投放水体净化液;S6.绿化处理在湖泊附近种植水松、水杉、池杉其中的一种或多种,其树木间距为10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湖泊水体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6种挺水植物的覆盖率为:千屈菜10

20%、香蒲15

35%、芦苇1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胤静卢萍周博底明晓翁晓东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省科学院生物资源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