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焦镜头
[000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镜头
,尤其涉及一种变焦镜头。
技术介绍
[0002]变焦镜头由于其焦距可变从而可适用多种监控场景,在安防监控市场上越来越受欢迎。变焦镜头按照光圈类型可以分为恒定光圈与非恒定光圈;按照角度来分可以分为广角变焦与长焦变焦。现有的技术而言恒定光圈变焦镜头最大角度通常小于76
°
监控范围不够广;而最大角度在130
°
以上的超广角变焦镜头其不同焦段的光圈差异较大,使得不同焦段的画面亮度有明显差异。
[0003]近年来,超大光圈星光概念在安防领域逐渐得到认可。在网络化、数字化的时代,监控对高清的追求使得摄像机对通光量要求越来越高。一般来说,通光量越大,低照度性能越好,信噪比越高,成像效果越好,然而在全黑环境下依然需要使用红外补光成像,因此需要镜头具备红外共焦能力。但市场上同时具备超广角变焦,接近恒定光圈,F1.0红外共焦等技术参数的镜头还没出现。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变焦镜头,以提供一种超广角恒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焦镜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沿光轴从物方到像方依次排列的具有正光焦度的固定透镜组、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一变倍透镜组、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二变倍透镜组和具有正光焦度的补偿透镜组,所述第一变倍透镜组和所述第二变倍透镜组可沿所述光轴往复移动;所述固定透镜组包括第一透镜,所述第一变倍透镜组包括沿光轴从物方到像方依次排列的第二透镜、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所述第二变倍透镜组包括沿光轴从物方到像方依次排列的第五透镜、第六透镜、第七透镜、第八透镜、第九透镜、第十透镜和第十一透镜,所述补偿透镜组包括沿光轴从物方到像方依次排列的第十二透镜、第十三透镜和第十四透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透镜组的光焦度G与所述补偿透镜组的光焦度B满足:0.2≤|G/B|≤2.5;所述第一变倍透镜组的光焦度Z1与所述补偿透镜组的光焦度B满足:3≤|Z1/B|≤30;所述第二变倍透镜组的光焦度Z2与所述补偿透镜组的光焦度B满足:2≤|Z2/B|≤2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具有正光焦度,所述第二透镜具有负光焦度,所述第三透镜具有负光焦度,所述第四透镜具有正光焦度,所述第五透镜具有正光焦度,所述第六透镜具有负光焦度,所述第七透镜具有负光焦度,所述第八透镜具有正光焦度,所述第九透镜具有负光焦度,所述第十透镜具有正光焦度,所述第十一透镜具有负光焦度,所述第十二透镜具有正光焦度,所述第十三透镜具有正光焦度,所述第十四透镜具有负光焦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镜的光焦度为φ2,所述第三透镜的光焦度为φ3,所述第四透镜的光焦度为φ4,所述第五透镜的光焦度为φ5,所述第六透镜的光焦度为φ6,所述第七透镜的光焦度为φ7,所述第八透镜的光焦度为φ8,所述第九透镜的光焦度为φ9,所述第十透镜的光焦度为φ10,所述第十一透镜的光焦度为φ11,所述第十二透镜的光焦度为φ12,所述第十三透镜的光焦度为φ13,所述第十四透镜的光焦度为φ14,所述第一变倍透镜组的光焦度为Z1,所述第二变倍透镜组的光焦度为Z2,所述补偿透镜组的光焦度为B;其中,所述第二透镜至所述第十四透镜的光焦度满足如下条件:0.3≤|φ2/Z1|≤2.1;0.3≤|φ3/Z1|≤2.0,0.15≤|φ4/Z1|≤1.5;0.15≤|φ5/Z2|≤1.5;0.05≤|φ6/Z2|≤0.8;0.08≤|φ7/Z2|≤1;0.35≤|φ8/Z2|≤2.5;0.25≤|φ9/Z2|≤2.2;0.4≤|φ10/Z2|≤3.9;0.05≤|φ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剑炜,张品光,张占军,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宇瞳光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