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河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微生物复合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797197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09: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微生物复合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复合菌剂包括东方假单胞菌、甲基营养菌、马赛菌、果形青霉、淡紫拟青霉和烯霉素链霉菌。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复合菌剂在促进植物沙套结构形成中的应用。通过将上述微生物应用于植物根部土壤,其显著促进了植物根部沙套的形成,能够帮助提高植物忍耐干旱逆境胁迫的能力,可以提高土壤的肥力,有效改善土壤的性质。土壤的性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生物复合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微生物
,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微生物复合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沙套是植物根系表面黏附着大量土壤颗粒形成的,具一定厚度、长度15cm到30cm左右的鞘状物。沙套的形成对于干旱和半干旱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和意义。沙套可提高根系防风固沙和耐表高温的能力,能够帮助固定沙丘和减轻水土流失,提高植物抗倒伏能力,稳定土壤结构。沙套结构的存在还有利于植物根—土界面的信息交流及水分和养分的交换。
[0003]近年来对该特征的有限研究主要集中在其结构、形成和功能上。它的形成和组成是复杂的,并且与许多因素相关,包括根毛的长度、密度和形态,根和微生物的粘液,土壤含水量,土壤质地,菌根真菌和活动细菌等。沙套的形成是植物根系、土壤、微生物相互作用的产物。土壤微生物是影响沙套结构形成和稳固程度的重要因素。微生物的分泌物可以和根系分泌物共同粘结沙粒,促进沙套的形成和稳定性,另外还可以促进土壤和植物之间的循环代谢,帮助提高土壤营养成分的分配。
[0004]许多主要谷物(小麦,玉米,大麦,燕麦,黑麦和高粱)都形成了沙套,了解这种地下性状背后的遗传学可能会为植物育种者提供遗传标记,以提高其他农作物物种应对环境变异性和非生物胁迫的能力。沙套结构中微生物的研究对于促进沙套结构形成以及稳固沙套结构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研究沙套结构中微生物的丰富度及种类可以帮助解决近些年来存在的土壤沙化问题以及农业生产对人类生产生活带来的一些不良影响。
[0005]目前,专门用于促进植物沙套结构形成的特定菌株的报道很少,关于促进沙套结构形成的复合菌剂的相关研究也很少,本申请的研究对于通过沙套结构提高植物忍耐干旱逆境胁迫的能力以及农作物物种应对环境变异性和非生物胁迫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微生物复合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解决现有技术缺少应用于促进沙套结构形成的复合菌剂的问题。
[0007]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微生物复合菌剂,所述复合菌剂包括东方假单胞菌(Pseudomonas)、甲基营养菌(Methylotrophs)、马赛菌(Massilia)、果形青霉(Penicillium)、淡紫拟青霉(Paecilomyces lilacinus)和烯霉素链霉菌(Streptomyces);所述复合菌剂中东方假单胞菌、甲基营养菌、马赛菌、果形青霉、淡紫拟青霉和烯霉素链霉菌的活菌数比例为1

2∶1

2∶1

2∶1

2∶1

2∶1

2。
[0008]所述复合菌剂中东方假单胞菌、甲基营养菌、马赛菌、果形青霉、淡紫拟青霉和烯霉素链霉菌的活菌数比例为2∶2∶2∶2∶1∶1。
[0009]所述复合菌剂的活菌总数为109~10
10
CFU/g或108~109CFU/mL。
[0010]上述的复合菌剂的制备方法,其是将东方假单胞菌、甲基营养菌、马赛菌、果形青霉、淡紫拟青霉和烯霉素链霉菌分别接种于液体培养基中进行发酵,发酵完成后,将各发酵液按东方假单胞菌、甲基营养菌、马赛菌、果形青霉、淡紫拟青霉和烯霉素链霉菌的发酵液体积比为1

2∶1

2∶1

2∶1

2∶1

2∶1

2进行混合,得到液体复合菌剂。
[0011]将所述液体复合菌剂进行真空冷冻干燥,得到固体复合菌剂。
[0012]上述的复合菌剂在促进植物沙套结构形成中的应用。
[0013]将复合菌剂施于植物的根部土壤中,并且与植物周围土壤均匀混合。
[0014]所述植物为可产生沙套结构的禾本科植物。
[0015]上述的复合菌剂在改善植物沙套土壤性质中的应用。
[0016]所述土壤性质指土壤pH、电导率以及有机质、速效磷、碱解氮的含量。
[0017]有益效果:
[0018]1、本专利技术的复合菌剂是以宏基因组分析为依据,以多种微生物为原材料,能够促进植物根部沙套结构的形成,改善土壤的微生态环境,增强土壤肥力。
[0019]2、假单胞菌能产生多种抗生素改善植物营养,促进植物生长,且能降解土壤中有毒物质,对植物促生长防病作用显著;甲基营养菌能转化甲醇为多种有价值的化合物,产胞外多糖,氨基酸,酶等物质;马赛菌属能够合成多种次级代谢产物和酶,还能溶磷,耐受重金属,进行土壤修复;淡紫拟青霉可以产天然维生素A和维生素E,也有杀灭线虫的功能;青霉菌、放线菌均可以产生菌丝,帮助黏结土壤。将东方假单胞菌、甲基营养菌、马赛菌、果形青霉、淡紫拟青霉和烯霉素链霉菌复合制备微生物复合菌剂并应用于植物根部土壤,其促进沙套形成的作用进一步增强。
[0020]3、本专利技术的复合菌剂组成的微生物含有较高的活菌数,有利于在土壤中的定殖。另外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复合菌剂的配方设计合理,易于生产和制造。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施加不同菌剂时的部分沙套结构形成结果图。其中,a:未施加菌剂;b:东方假单胞菌;c:甲基营养菌;d:马赛菌;e:烯霉素链霉菌;f:果形青霉;g:淡紫拟青霉。
[0022]图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施加不同复合菌剂的部分沙套结构形成结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中未提及的试剂和操作均按本领域的常规操作实施。
[0024]实施例1冰草沙套微生物宏基因组分析
[0025]在河北省承德市御道口采集位于结实后期的冰草根部沙套作为样本。选择周围无其他植物的区域,收集3个独立的重复样品。将采集的样品送至上海派森诺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进行宏基因组测分析。其中包括基因组DNA提取、序列质量控制和筛查过滤、基因组装拼接、基因预测和数据分析等工作。对冰草根部土壤微生物进行多样性分析,得到冰草沙套中优势属为鞘脂单胞菌属、链霉菌属、假单胞菌属、芽孢杆菌属、青霉属等。
[0026]实施例2菌株的筛选
[0027]1、根据实施例1宏基因组分析得到的优势种属,从现有菌种库中购买29株属于优势种属的菌株,并进行进一步筛选。将29种菌株分批次进行试验,采用相应培养基进行发酵,将发酵液施加于冰草根系周围,通过对比沙套重量选出能够促进沙套形成的菌株。结果如表1和表2所示。
[0028]沙套重量的测定:将样品齐根分离,在不破坏根系统完整性的情况下,轻轻摇动根系至无成块土壤掉落,将根系转移至盛有150mL蒸馏水的250mL烧杯中,随后放置于超声波仪中震荡20min,待沙套从根系上完全剥离,最后称重得到沙套土的重量。此处沙套重直接以沙套土的重量表示。沙套土的重量单位为g。
[0029]表1 29种菌株固体菌剂效果(一)
[0030][0031][0032]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生物复合菌剂,其特征是,所述复合菌剂包括东方假单胞菌、甲基营养菌、马赛菌、果形青霉、淡紫拟青霉和烯霉素链霉菌;所述复合菌剂中东方假单胞菌、甲基营养菌、马赛菌、果形青霉、淡紫拟青霉和烯霉素链霉菌的活菌数比例为1

2∶1

2∶1

2∶1

2∶1

2∶1

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复合菌剂,其特征是,所述复合菌剂中东方假单胞菌、甲基营养菌、马赛菌、果形青霉、淡紫拟青霉和烯霉素链霉菌的活菌数比例为2∶2∶2∶2∶1∶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复合菌剂,其特征是,所述复合菌剂的活菌总数为109~10
10
CFU/g或108~109CFU/mL。4.权利要求1

3任一所述的复合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将东方假单胞菌、甲基营养菌、马赛菌、果形青霉、淡紫拟青霉和烯霉素链霉菌分别接种于液体培养基中进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桂霞王月华汤晖杨鹏园李子超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