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干式加湿装置及空调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97194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09: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干式加湿装置及空调器,涉及空调技术领域。该干式加湿装置包括壳体、风机、加湿带和加热装置。风机设置于壳体内,且壳体内形成围绕风机设置的进风风道、出风风道和冷却风道;壳体上还开设有与进风风道连通的进风口以及与出风风道连通的出风口。加湿带可转动地设置于壳体内部,且加湿带围绕风机设置,以使加湿带穿过进风风道、出风风道和冷却风道;加湿带用于在经过出风风道时吸收气流中的水分。加热装置设置于进风风道且位于加湿带和风机之间。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空调器采用了上述的干式加湿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干式加湿装置及空调器可以改善现有技术中干式加湿装置体积较大的技术问题。大的技术问题。大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干式加湿装置及空调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干式加湿装置及空调器。

技术介绍

[0002]在带有干式吸湿材料的空调机中,干式吸湿材料一般设置在送风机的上游或者下游位置,构成吸附风道或者脱附风道。按照上述方法,由于部件安装在风道的长度方向,因此机身的长度尺寸需要加长。例如当吸湿部件设置于挂机的内机中时,需要延长长度方向的产品尺寸,给安装作业造成条件制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改善现有技术中干式加湿装置体积大的技术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干式加湿装置,包括壳体、风机、加湿带和加热装置;
[0005]所述风机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且所述壳体内形成围绕所述风机设置的进风风道、出风风道和冷却风道;所述壳体上还开设有与所述进风风道连通的进风口以及与所述出风风道连通的出风口;
[0006]所述加湿带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且所述加湿带围绕所述风机设置,以使所述加湿带穿过所述进风风道、所述出风风道和所述冷却风道;所述加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干式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00)、风机(200)、加湿带(300)和加热装置(400);所述风机(200)设置于所述壳体(100)内,且所述壳体(100)内形成围绕所述风机(200)设置的进风风道(101)、出风风道(102)和冷却风道(103);所述壳体(100)上还开设有与所述进风风道(101)连通的进风口(150)以及与所述出风风道(102)连通的出风口(160);所述加湿带(300)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壳体(100)内部,且所述加湿带(300)围绕所述风机(200)设置,以使所述加湿带(300)穿过所述进风风道(101)、所述出风风道(102)和所述冷却风道(103);所述加湿带(300)用于在经过所述出风风道(102)时吸收气流中的水分;所述加热装置(400)设置于所述进风风道(101)且位于所述加湿带(300)和所述风机(200)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式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0)包括主体(110)、第一隔板(120)、第二隔板(130)和第三隔板(140);所述风机(200)设置在所述主体(110)内部;所述第一隔板(120)、所述第二隔板(130)和所述第三隔板(140)间隔地设置在所述主体(110)内部;且所述第一隔板(120)、所述第二隔板(130)和所述第三隔板(140)围绕所述风机(200)设置;所述第一隔板(120)和所述第二隔板(130)之间形成所述进风风道(101);所述第二隔板(130)和所述第三隔板(140)之间形成所述冷却风道(103);所述第一隔板(120)远离所述进风风道(101)的一侧与所述第三隔板(140)远离所述冷却风道(103)的一侧共同形成所述出风风道(10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干式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板(120)、所述第二隔板(130)和所述第三隔板(140)上均开设有导向槽(121);所述加湿带(300)可活动地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维倩
申请(专利权)人: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