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铁路隧道道床排水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隧道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铁路隧道道床排水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铁路建设的逐步推广,铁路隧道建设面临的各类风险及病害也愈加复杂。地下水丰富的铁路隧道道床下由于地质条件、施工工艺等各类因素影响,较易出现翻浆冒泥病害,特别是长度在6km以上且铺设整体道床的隧道,运营期间若出现此病害,受不能中断行车、整治施工窗口时间短、整体道床不易维修等苛刻条件限制,治理根除极其困难。因此,在充分掌握此病害的成因后,在隧道建设期间采取行之有效的设计方案和可靠的施工措施进行预防,是消除此病害的最佳选择。基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专利技术结构,通过在病害高风险地段预先施作降压排水结构,从而实现主动排泄地下富水和释放地下水压力的目的,达到防治隧道道床翻浆冒泥病害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铁路隧道道床排水装置及其施工方法,解决地下富水铁路隧道道床翻浆冒泥病害问题,实现主动排泄富余地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铁路隧道道床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心沟(10)和排水装置,所述中心沟(10)设在道床上,所述排水装置包括集水筒(20)和排水管(30),所述集水筒(20)设在隧道仰拱下方,所述排水管(30)的一端和集水筒(20)连通,另一端与中心沟(10)连通,所述集水筒(20)的外壳上贯穿设有若干第一出水孔(2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路隧道道床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筒(20)的内壁上覆盖有过滤层(24),所述过滤层(24)将若干第一出水孔覆盖(2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铁路隧道道床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筒(20)内设有过滤筒(50),所述过滤筒(50)的外壳上贯穿设有若干第二出水孔(51),所述过滤筒(50)的高度小于集水筒(20)的高度,所述过滤筒(50)的顶部和集水筒(20)的顶部齐平,且所述过滤筒(50)和集水筒(20)之间填充有过滤料(25)。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铁路隧道道床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筒(50)的侧壁和集水筒(20)的侧壁之间设有隔板(40),所述隔板(40)的一端和集水筒(20)上的过滤层(24)连接,所述隔板(40)的另一端和过滤筒(50)的侧壁连接,所述隔板(40)为多个,多个所述隔板(40)沿过滤筒(50)的周向间隔设置,且相邻两个隔板(40)之间都填充有过滤料(25)。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铁路隧道道床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筒(20)的上下两端分别可拆卸连接有上端盖(22)和下端盖(23),所述下端盖(23)上贯穿设有若干通孔(231);所述隔板(40)与过滤筒(50)、集水筒(20)可拆卸连接,所述过滤层(24)由弹性材料制成,所述隔板(40)的宽度大于过滤层(24)与过滤筒(50)之间的距离。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铁路隧道道床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40)为空心结构,所述隔板(40)的内腔中设有X型加固筋(41),所述加固筋(41)将隔板(40)的四个内壁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铁路隧道道床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永发,丁文云,冯韬,张可军,雷啸,刘莉,曾正林,成王立,李贵民,罗胜利,杨进京,殷洪波,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蜀禹通途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