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铁路电缆施工用地线卡接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铁路线缆连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铁路电缆施工用地线卡接器。
技术介绍
[0002]铁路贯通地线适用于铁路综合接地系统,将铁路沿线的牵引供电回流、电力供电、信号、通信及其他电子信息系统、各种设备连接在一起的接地导体,形成等电位连接,实现铁路沿线设备的防电磁感应干扰、静电干扰以及防雷电侵入等功能,贯通地线是铁路综合接地中的一种形式,埋设于铁路线路两侧电力电缆槽中,每侧电力电缆槽各埋设一根贯通地线,铁路线路两侧的信号、通信、电气化、电力等专业的设备及其它金属物,均与该综合贯通地线连接,保证了铁路各系统、各设备之间实现等电位连接,采用全线路统一接地的方式,即减少了不同设备、不同系统之间存在的电位差及可能造成的人身和设备的安全隐患,又减少了各专业设备单设地线对路基的稳定性造成的破坏。
[0003]铁路线路两侧的信号、接地、通信、电气化、电力等专业的设备及其它金属物均通过分支线连接主贯通地线,现有的连接方式如图1所示,将主贯通地线表面和分支线端部剥开裸露线芯,分支线端部的线芯弯折90
°
与主线的线芯贴合,采用C形卡勾包袱固定主线与分支线,再采用绝缘带、绝缘胶或其他绝缘材料对连接部位包袱密封。
[0004]传统主贯通地线与分支线采用弯折扣压固定的方式需要裸露较多的线芯,连接部位受腐蚀隐患较大,后续对连接部位包袱密封较为耗时,而且容易出现密封不严的情况,另外,若分支线受意外拉扯,其直角弯折部位容易撕开连接部位的密封层,导致连接保护性较低。 >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下问题:传统主贯通地线与分支线采用弯折扣压固定的方式需要裸露较多的线芯,连接部位受腐蚀隐患较大,后续对连接部位包袱密封较为耗时,而且容易出现密封不严的情况,另外,若分支线受意外拉扯,其直角弯折部位容易撕开连接部位的密封层,导致连接保护性较低。
[0006]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铁路电缆施工用地线卡接器,包括线盒,线盒具有两个,两个所述线盒贯穿螺钉上下贴合固定,线盒的三边具有三个线口,主线缆贯穿其中两个线口,分支线缆的端部由另外线口垂直指向主线缆;导体片,两个所述线盒的贴合部位均固定有导体片,主线缆的表面、分支线缆的端部具有接触导体片的裸露线芯;密封组件,密封组件包括开设在所述线口部位的容纳槽,容纳槽内设置有气囊条,气囊条包覆在主线缆、分支线缆的非裸露部位,所述线盒内部具有竖直贯通活动腔的活动腔,活动腔内设置有挤压件,挤压件向主线缆、分支线缆方向挤压所述气囊条。
[0007]优选的,所述挤压件包括竖直滑动在所述活动腔内的抵片,抵片接触所述气囊条,由所述线盒的贴合面向容纳槽内滑动插接有顶柱,所述活动腔内转动有翘片,翘片的一端
接触抵片的中部,翘片的另一端接触顶柱的端部。
[0008]优选的,所述容纳槽为半圆状,容纳槽的两端贯通线盒的贴合面,所述气囊条为半圆状适配在容纳槽内。
[0009]优选的,所述抵片边缘固定有弧形齿条,弧形齿条凸出线口表面接触主线缆、分支线缆非裸露部位。
[0010]优选的,所述导体片靠近分支线缆的部位设置有第一弓形弹片组、第二弓形弹片组,分支线缆的线芯分离绕在第一弓形弹片组、第二弓形弹片组的两侧,第一弓形弹片组、第二弓形弹片组的两端部受上、下分布的导体片挤压,使第一弓形弹片组、第二弓形弹片组向两侧膨胀挤压分支线缆的线芯。
[0011]优选的,所述第一弓形弹片组、第二弓形弹片组结构相同,第二弓形弹片组数目多于第一弓形弹片组,第一弓形弹片组、第二弓形弹片组非线性分布。
[0012]优选的,所述第一弓形弹片组、第二弓形弹片组采用铜合金制成,第一弓形弹片组、第二弓形弹片组的一端固定连接其中一个导体片。
[0013]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铁路电缆施工用地线卡接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采用两个贴合固定的线盒和导体片固定束缚分支线缆与主线缆连接,通过受压的气囊条包覆主线缆、分支线缆,实现对主线缆、分支线缆连接部位密封,无需过多剥开分支线缆、主线缆,而且操作仅需贴合两个线盒紧固螺钉,及其便捷,分支线缆与主线缆的垂直连接避免连接点受拉扯发生形变;2、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弧形齿条咬合分支线缆、主线缆的线皮,避免分支线缆、主线缆发生滑脱,再通过第一弓形弹片组、第二弓形弹片组膨胀挤压分支线缆的线芯,进一步增加分支线缆的连接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现有分支线缆连接主贯通地线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主线缆、分支线缆在线盒内分布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导体片与线盒结合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分支线缆接触弓形弹片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密封组件结构示意图之一;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密封组件结构示意图之二。
[0015]图中标号:1、线盒;11、线口;2、主线缆;3、分支线缆;4、导体片;5、密封组件;51、气囊条;52、抵片;53、弧形齿条;54、活动腔;55、翘片;56、顶柱;57、容纳槽;6、第一弓形弹片组;7、第二弓形弹片组。
实施方式
[0016]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17]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现进行详细描述。
[0018]如图2、图3所示,一种铁路电缆施工用地线卡接器,包括两个相同的线盒1,线盒1采用硬质工程塑料、橡胶或陶瓷材料制成,两个线盒1上下贴合,至少实用两组螺钉贯穿两个线盒1将其闭合固定,在线盒1的左、右、前侧开设三个线口11,两个线盒1贴合后,对应的线口11为圆形状;如图3、图4所示,两个铜材质的导体片4分别固定在两个线盒1的贴合面,两个导体片4之间对应左右两个线口11具有圆筒状的通腔,两个导体片4之间对应前侧线口11具有单端贯通的圆柱形空腔,主线缆2贯穿左右两侧的线口11,主线缆2表面剥开线皮露出一部分线芯,暴露的线芯贴合在导体片4之间的圆筒状通腔内,分支线缆3由前侧线口11插入线盒1内,垂直指向主线缆2,分支线缆3的端部剥开线皮露出线芯,线芯贴合在导体片4的圆柱形空腔内;分支线缆3的线芯通过导体片4与主线缆2线芯连接一体,用于传导电流;如图4、图6、图7所示,每个线口11内均设置有密封组件5,密封组件5包括开设在线口11部位的容纳槽57,在线盒1内部具有竖直贯通容纳槽57的活动腔54,在容纳槽57内粘接气囊条51,气囊条51采用软质橡胶材料制成,气囊条51内部充气为长条状,主线缆2、分支线缆3位于线口11内的部位具有线皮,上下两个气囊条51包覆在主线缆2、分支线缆3的表面;如图6、图7所示,挤压件包括竖直滑动在活动腔54内的抵片52,抵片52为适配气囊条51的弧形状,抵片52包覆接触在气囊条51的外弧形面,顶柱56由线盒1的贴合面滑动穿入活动腔54内,在活动腔54内转动安装翘片55,翘片55的一端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铁路电缆施工用地线卡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线盒(1),线盒(1)具有两个,两个所述线盒(1)贯穿螺钉上下贴合固定,线盒(1)的三边具有三个线口(11),主线缆(2)贯穿其中两个线口(11),分支线缆(3)的端部由另外线口(11)垂直指向主线缆(2);导体片(4),两个所述线盒(1)的贴合部位均固定有导体片(4),主线缆(2)的表面、分支线缆(3)的端部具有接触导体片(4)的裸露线芯;密封组件(5),密封组件(5)包括开设在所述线口(11)部位的容纳槽(57),容纳槽(57)内设置有气囊条(51),气囊条(51)包覆在主线缆(2)、分支线缆(3)的非裸露部位,所述线盒(1)内部具有竖直贯通容纳槽(57)的活动腔(54),活动腔(54)内设置有挤压件,挤压件向主线缆(2)、分支线缆(3)方向挤压所述气囊条(5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路电缆施工用地线卡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件包括竖直滑动在所述活动腔(54)内的抵片(52),抵片(52)接触所述气囊条(51),由所述线盒(1)的贴合面向活动腔(54)内滑动插接有顶柱(56),所述活动腔(54)内转动有翘片(55),翘片(55)的一端接触抵片(52)的中部,翘片(55)的另一端接触顶柱(56)的端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铁路电缆施工用地线卡接器,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冀琴,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