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粉煤灰改性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797008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09: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粉煤灰改性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建筑材料技术领域。该粉煤灰改性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粉剂I 20~30份,粉剂II 50~70份,固体聚羧酸减水剂5~10份,表面活性剂2~5份,多元醇3~8份,有机醇胺0.5~1份,粉剂I选自:硫酸钠、硫酸钙、硫酸铝、明矾中的至少一种;粉剂II选自:氧化钙、甲酸钙、熟石灰中的至少一种。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粉煤灰改性剂应用于粉煤灰研磨生产过程中,能有效提高研磨效率,提升粉煤灰的活性。提升粉煤灰的活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粉煤灰改性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材料
,特别是涉及一种粉煤灰改性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粉煤灰是火力发电站燃煤产生的一种工业废弃物,近年来,随着粉煤灰和混凝土技术研究的不断进步,粉煤灰已经成为混凝土原材中最重要、用量最大的矿物掺合料。尤其是在现有国家双碳政策下,利用粉煤灰替代部分水泥便成为混凝土降碳减排的重要措施之一。
[0003]但是,由于粉煤灰在生产过程中研磨效率低,导致粉煤灰的颗粒大小参差不齐,这也导致粉煤灰早期的火山灰活性较低,在大量取代水泥后一般会降低水泥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作为矿物掺合料在混凝土的大掺量应用。
[0004]因此,需要对粉煤灰进行改性,以提升其活性,进而促进其在混凝土中的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粉煤灰研磨效率差的问题,提供一种粉煤灰改性剂,该粉煤灰改性剂能够提高的粉煤灰的研磨效率,从而提升粉煤灰的综合性能。
[0006]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粉煤灰改性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
[0007][0008]所述粉剂I选自:硫酸钠、硫酸钙、硫酸铝、明矾中的至少一种;
[0009]所述粉剂II选自:氧化钙、甲酸钙、熟石灰中的至少一种。
[0010]上述粉煤灰改性剂,在用于粉煤灰中时,组分中的粉剂I由于含有硫酸根离子,应用到混凝土中时,能够与游离Ca
2+
、粉煤灰颗粒表面的凝胶及溶解于液相中的AlO2‑
>反应生成水化硫铝酸钙(AFt),加快水泥水化进程。粉剂II中含有的Ca
2+
能够提高粉煤灰中的Ca/Si比,能够协同促进水泥水化产物生成,进而提高粉煤灰活性。并且,其中的固体聚羧酸减水剂含有带负电荷的羧酸根离子,能够吸附在粉煤灰颗粒表面,提供静电排斥作用。同时,长链聚醚也能够提供空间位阻,两者协同作用能更有效避免颗粒之间聚集,能够有效提高粉煤灰生产过程中的研磨效率。此外,本专利技术所采用减水剂为固体,相比传统液体减水剂避免了大量水分的引入,避免改性剂中各组分团聚,更易混合均匀。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粉煤灰改性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
[0012][0013]以上述配方制备得到的粉煤灰改性剂,具有最佳的效果。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体聚羧酸减水剂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
[0015]以320~350重量份的甲基烯丙基聚氧乙烯醚(Mn=2400g/mol)为底物,加热熔融,之后加入1.5~2.5重量份的硫酸铵,搅拌均匀,以滴加的方式加入35~45重量份的丙烯酸、1.5~2.5重量份的巯基丙酸和0.8~1.2重量份的维生素C,保温反应,加入碱调节pH为6~7,将得到的液体聚合产物降温,即得。
[0016]上述固体聚羧酸减水剂的制备中,设计丙烯酸与甲基烯丙基聚氧乙烯醚的摩尔比为3.5~4.5,保证了所得聚羧酸减水剂具有较好的分散性能。
[00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体聚羧酸减水剂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
[0018]1)溶液配制:
[0019]将320~350重量份甲基烯丙基聚氧乙烯醚置于容器中,备用;
[0020]将35~45重量份丙烯酸作为滴加液A,备用;
[0021]将1.5~2.5重量份巯基丙酸和0.8~1.2份维生素C溶于10~15重量份水中,得到溶液B,备用;
[0022]将1.5~2.5份过硫酸铵溶于5~10份水中,得到溶液C,备用;
[0023]2)反应:
[0024]在50~70℃条件下,将甲基烯丙基聚氧乙烯醚加热熔融,之后加入溶液C,搅拌均匀后,滴加溶液A和溶液B,滴加完毕后保温进行反应,反应完成后加碱调节pH为6~7,再将液体聚合产物转移至切片机降温切片,粉碎后得到固体聚羧酸减水剂。
[0025]按照上述步骤和条件制备固体聚羧酸减水剂具有较好的效果。
[002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反应步骤中,溶液A滴加2.0~2.5h,溶液B滴加2.5~3.0h,滴加完成后保温1~2h进行反应。通过严格控制反应条件,可提高产品性能。上述得到的固体聚羧酸减水剂,根据国标《混凝土外加剂》(GB 8076

2008),该减水剂在折固掺量为0.2%时,其减水率≥30%。
[002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表面活性剂选自: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十二烷基磺酸钠、木质素磺酸钠、甜菜碱及其衍生物中的至少一种;
[0028]所述多元醇选自:乙二醇、二乙二醇、丙二醇或丙三醇中的至少一种;
[0029]所述有机醇胺选自:二乙醇胺、三乙醇胺、二异丙醇胺、三异丙醇胺类中的至少一种。
[0030]可以理解的,表面活性剂中具有一定的亲水亲油基团,吸附在粉煤灰颗粒表面,能够有效降低表面的表面张力,在研磨过程中可以防止已被研磨破坏的表面恢复键合,促使形成更小颗粒的粉煤灰,提高比表面积。且在研磨过程中,一方面多元醇及醇胺可以通过渗
透到粉煤灰颗粒被研磨生成的裂缝深处,利用其空间位阻作用,阻止裂缝愈合;另一方面,在应用到混凝土中时,醇胺也能够通过与水泥颗粒中的Ca
2+
等作用,诱导水化产物生成,进而提高混凝土早期抗压强度。而采用上述表面活性剂、多元醇和/或有机醇胺的具体类型,可提高该粉煤灰改性剂性能,进一步提高其对粉煤灰原灰活性的提升能力。
[0031]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上述的粉煤灰改性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2]将粉剂I、粉剂II、固体聚羧酸减水剂以及表面活性剂混合均匀,加入多元醇和有机醇胺,再搅拌混合均匀,即得粉煤灰改性剂。
[003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粉煤灰改性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4]将粉剂I、粉剂II、固体聚羧酸减水剂以及表面活性剂搅拌5~10min混合均匀,之后加入多元醇和有机醇胺,再搅拌10~15min,即得粉煤灰改性剂。将多元醇和有机醇胺在后加入,更有利于所有组分的混合均匀。
[0035]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上述的粉煤灰改性剂在粉煤灰中的应用,包括以下步骤:将粉煤灰原灰和上述粉煤灰改性剂混合,研磨,即得改性粉煤灰。
[003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粉煤灰改性剂和所述粉煤灰原灰的重量份比为3:100

5:100。即在100份粉煤灰原灰中加入3

5份粉煤灰改性剂,即可实现改性功能,以提高的粉煤灰的研磨效率,从而提升粉煤灰的综合性能。
[003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研磨的时间为5

10min。
[003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39]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粉煤灰改性剂,通过各原料组成和配方的配合,得到一种高效的煤灰改性剂,用于粉煤灰研磨生产过程中时,能够有效提升粉煤灰的研磨效率,得到颗粒尺寸更小、活性更高的粉煤灰,解决传统粉煤灰质量波动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粉煤灰改性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所述粉剂I选自:硫酸钠、硫酸钙、硫酸铝、明矾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粉剂II选自:氧化钙、甲酸钙、熟石灰中的至少一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煤灰改性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粉煤灰改性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体聚羧酸减水剂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以320~350重量份的甲基烯丙基聚氧乙烯醚(Mn=2400g/mol)为底物,加热熔融,之后加入1.5~2.5重量份的硫酸铵,搅拌均匀,以滴加的方式加入35~45重量份的丙烯酸、1.5~2.5重量份的巯基丙酸和0.8~1.2重量份的维生素C,保温反应,加入碱调节pH为6~7,将得到的液体聚合产物降温,即得。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粉煤灰改性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体聚羧酸减水剂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1)溶液配制:将320~350重量份甲基烯丙基聚氧乙烯醚置于容器中,备用;将35~45重量份丙烯酸作为滴加液A,备用;将1.5~2.5重量份巯基丙酸和0.8~1.2份维生素C溶于10~15重量份水中,得到溶液B,备用;将1.5~2.5份过硫酸铵溶于5~10份水中,得到溶液C,备用;2)反应:在50~70℃条件下,将甲基烯丙基聚氧乙烯醚加热熔融,之后加入溶液C,搅拌均匀后,滴加溶液A和溶液B,滴加完毕后保温进行反应,反应完成后加碱调节pH为6~7,再将液体聚合产物转移至切片机降温切片,粉碎后得到固体聚羧酸减水剂。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开红张金龙周治国邵强黄福仁赵汝英简振威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