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动机转子叶片平面应力单元网格转换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发动机动力学设计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发动机转子叶片平面应力单元网格转换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航空发动机轮盘在高转速下工作,其强度直接关系到发动机的安全,是航空发动机首要的关键零件。如图1所示,在进行发动机轮盘强度计算时,往往采用2D的环单元,例如8节点4边形环单元。这种单元是有限元常用2D单元中精度最高的。同阶次的2D单元(例如2D的8节点4边形2阶单元)比3D单元(20节点6面体2阶单元)精度高。由于2D单元计算规模远比3D单元的小,网格可以划分得很小(见图2),因此计算精度比采用3D单元的可进一步提高,尤其是形状变化较大的小倒圆处更是如此,见图2所示。为了计及轮盘之间的相互作用,往往对多个轮盘的转子组件或如图1所示,对整个发动机转子轮盘一起计算,此时采用2D单元比采用3D单元具有明显的优势。在进行轮盘结构优化设计或者进行弹塑性分析时,采用2D单元比采用3D单元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因此采用2D单元比采用3D单元也有明显的优势。
[0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转子叶片平面应力单元网格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设置3D单元数组和2D单元数组,输入每个3D单元的节点号并保存在3D单元数组中;S2:遍历所述3D单元中所有层的所有单元的节点号得到2D单元的节点号,并计算所述2D单元节点号的坐标值;S3:根据所述2D总体节点号计算2D单元的单元节点编号并存入2D单元数组;S4:遍历所述3D单元中所有层的所有单元的节点,计算所述3D单元的体积,以及遍历所述2D单元中所有节点,计算所述2D单元的面积;S5:根据所述3D单元的体积和所述2D单元的面积计算所述2D单元的厚度;S6:输出所述2D单元的节点坐标和单元信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转子叶片平面应力单元网格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遍历所述3D单元中所有层的所有单元的节点号得到2D单元的节点号的方法,包括:规定所述3D单元的排序方式和所述2D单元的排序方式相同,其中排序方式为先从左往右排列,再从下往上排列;设每层单元数为NC,共NL层单元,i=1,2,
…
,NL为从下至上的层号,j=1,2,
…
NC为每层单元从左至右的排序号,L为2D单元节点号,则有:对于3D单元局部节点号12有:L=(i
‑
1)(3NC+2)+2(j
‑
1)+1对于3D单元局部节点号9、11,有:L=(i
‑
1)(3NC+2)+2(j
‑
1)+2对于3D单元局部节点号17、20,有:L=(i
‑
1)(3NC+2)+2NC+j+1当i=1,j从1增加到j=NC时,获得1~12节点和14~19节点,此时再设j=NC+1,获得13、20节点,至此第一层的1~20节点全部获得;然后获得剩余层的所有节点号。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发动机转子叶片平面应力单元网格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计算所述2D单元节点号的坐标值的方法为:遍历所述3D单元中所有层的所有单元的节点号得到的2D单元的节点坐标仍是空间的直角坐标,通过下式将节点直角坐标转换为圆柱坐标:x
i
=x
i
其中,(r
i
,x
i
)表示节点圆柱坐标,(x
i
,y
i
,z
i
)表示节点直角坐标。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发动机转子叶片平面应力单元网格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根据所述2D总体节点号计算2D单元的单元节点编号并存入2D单元数组的方法,包括:设2D单元数组为E2d[][],则有:Ie=i
×
NC+jE2d[Ie][1]=(i
‑
1)(3NC+2)+2(j
‑
1)+1E2d[Ie][2]=E2d[Ie][1]+2
E2d[Ie][5]=E2d[Ie][1]+1E2d[Ie][8]=(i
‑
1)(3NC+2)+2NC+j+1E2d[Ie][6]=E2d[Ie][8]+1E2d[Ie][4]=E2d[Ie][1]+3NC+2E2d[Ie][3]=E2d[Ie]...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振兴,傅名伟,潘信予,代钰,薛园园,赵运生,丁建国,蔡显新,
申请(专利权)人:太仓点石航空动力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