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接骨的内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96339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09: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接骨的内固定装置,包括:固定螺钉,所述固定螺钉的轴向开设有用于导入克氏针的第一导孔,所述第一导孔沿轴向贯穿所述固定螺钉;套管,所述套管套设并固定于所述固定螺钉的外周,所述套管包括主体部和端口部,所述端口部的外径大于所述主体部的管径。本发明专利技术是针对传统骨折内固定手术的缺陷,利用固定螺钉加套管结合的方式,极大改善了手术质量和愈后康复质量。术质量和愈后康复质量。术质量和愈后康复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接骨的内固定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辅助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接骨的内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常见的斜型骨折手术中,通常先对骨折部位进行切口手术,然后用固定螺钉或固定钢板以及夹具,对骨折部位进行固定。但是,这种传统的采用螺钉、钢板以及夹具作为接骨内固定装置时,手术创口面积大,患者痛苦大,容易留疤;传统的固定螺钉的金属直接接触骨骼,术后容易造成“骨质吸收”,失去固定部位的稳定性,容易产生松动,影响骨愈合;传统的固定螺钉和钢板手术后,肢体不能立即活动,更不能负重,不利于术后康复质量和缩短康复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接骨的内固定装置,以至少部分解决现有技术中接骨处固定装置造成手术创口面积较大,容易失去固定部位的稳定性,造成固定位置松动的技术问题。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接骨的内固定装置,包括:
[0005]固定螺钉,所述固定螺钉的轴向开设有用于导入克氏针的第一导孔,所述第一导孔沿轴向贯穿所述固定螺钉;
[0006]套管,所述套管套设并固定于所述固定螺钉的外周,所述套管包括主体部和端口部,所述端口部的外径大于所述主体部的管径。
[000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套管的端口部设置有第二导孔,所述第二导孔沿轴向贯穿所述端口部。
[000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导孔设置于所述端口部的中央。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套管的主体部开设有内螺纹,所述套管通过所述内螺纹与所述固定螺钉螺纹连接。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孔开设于所述固定螺钉的中央。
[0011]本专利技术是针对传统骨折内固定手术的缺陷,利用固定螺钉加套管结合的方式,极大改善了手术质量和愈后康复质量。它主要优点是:1.微创:创面面积小,只需要在骨折位置打孔,结合X光镜和克氏针进行微创手术,植入并加压固定装置,即可完成。患者痛苦降低,并且愈后不留疤痕或很小疤痕;2.固定方式可靠,牢固;它通过螺钉和套管之间的旋转加压固定骨折部位,用金属和金属直接的啮合代替了金属与骨骼直接的啮合,不但避免了“骨质吸收”也降低了固定部位松动的风险;3.由于固定螺钉和套管采用垂直骨折面的植入方式,最大程度地降低了剪切力对骨折位移的可能;4.术后可以立即进行关节活动和肢体负重锻炼,大大缩短了康复时间,并提高了康复质量。
附图说明
[0012]图1

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用于接骨的内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3

图6为图1所示内固定装置中固定螺钉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7

图10为图1所示内固定装置中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0015]附图标记说明:
[0016]100

内固定装置
[0017]1‑
固定螺钉,2

第一导孔,3

套管,31

主体部,32

端口部,4

第二导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19]请参考图1

图7,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接骨的内固定装置,该内固定装置100包括固定螺钉1和套管3;其中,所述固定螺钉1的轴向开设有用于导入克氏针的第一导孔2,所述第一导孔2沿轴向贯穿所述固定螺钉1,所述套管3套设并固定于所述固定螺钉1的外周,所述套管3包括主体部31和端口部32,所述端口部32的外径大于所述主体部31的管径。
[0020]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内固定装置100用于四肢骨关节等骨折手术(特别是斜型骨折、脱落型骨折)中常用的接骨手术专用产品,该内固定装置100包括具有内螺纹的固定套管(简称“套管”)和固定螺钉1,其中套管3和固定螺钉1的尺寸会依据手术部位的具体需要,制造出成系列的尺寸和规格,包括固定螺钉1和套管3的不同长度,如表1所示,内径和外径等参数规格适用于各种骨骼和关节手术。另外,每个固定螺钉1和套管3都是配套设计生产的,每套固定螺钉1和套管3的纹路都一一对应,配套使用。
[0021]表1固定螺钉型号参数表单位:毫米
mm
[0022][002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套管3的端口部设置有第二导孔4,所述第二导孔4沿轴向贯
穿所述端口部32,所述第二导孔4设置于所述端口部32的中央,所述套管3的主体部31开设有内螺纹,所述套管3通过所述内螺纹与所述固定螺钉1螺纹连接。
[0024]具有内螺纹的套管3用于固定和保护骨折部位的组织部分。套管3为固定螺钉1提供一个刚性挤压的结构,避免了因骨质吸收造成固定位置的松动。套管3的内螺纹与固定螺钉1的外螺纹相匹配,共同起到加压固定骨折部位的作用;套管3的端口部32的外径大于套管3的管径,用于端口部32的卡位,并且端口部32的中央位置开设有第二导孔4,该第二导孔4也是一个“克氏针”导孔,用于端口定位合排气。
[002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孔2开设于所述固定螺钉1的中央,固定螺钉1用于旋转加压,从生物力学角度垂直于骨折断面固定骨折部位。另外,固定螺丝1是中空设计,中心有第一导孔2,第一导孔2有两个目的:第一可以穿过“克氏针”用于手术精准定位,第二,可以在螺旋加压过程中起到排气孔的作用。
[0026]另外,套管3的尺寸根据螺钉尺寸配套设计和加工;螺钉、套管尺寸选取根据手术部位,包括:手指骨、掌骨、指关节、尺骨、桡骨、肱骨、胫骨、腓骨、脚趾骨和跟骨等;配合使用的钻头,探针尺寸依据相关手术方案确定;在使用过程中,固定螺钉的一端外径较大,另外一端通过探针和X光仪器进行精准定位,分别按顺序植入套管3和固定螺钉1,并通过加压旋转接牢骨折部位后,可以很好的固定在端口位置,并且创面较小。固定螺钉1和内螺纹套管均采用钛合金制造,既保证内固定装置100的强度要求,也符合国家相关医用介入材料卫生标准。
[0027]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本专利技术是针对传统骨折内固定手术的缺陷,利用固定螺钉1加套管3结合的方式,极大改善了手术质量和愈后康复质量。它主要优点是:1.微创:创面面积小,只需要在骨折位置打孔,结合X光镜和克氏针进行微创手术,植入并加压固定装置,即可完成。患者痛苦降低,并且愈后不留疤痕或很小疤痕;2.固定方式可靠,牢固;它通过螺钉和套管之间的旋转加压固定骨折部位,用金属和金属直接的啮合代替了金属与骨骼直接的啮合,不但避免了“骨质吸收”也降低了固定部位松动的风险;3.由于固定螺钉和套管采用垂直骨折面的植入方式,最大程度地降低了剪切力对骨折位移的可能;4.术后可以立即进行关节活动和肢体负重锻炼,大大缩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接骨的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螺钉(1),所述固定螺钉(1)的轴向开设有用于导入克氏针的第一导孔(2),所述第一导孔(2)沿轴向贯穿所述固定螺钉(1);套管(3),所述套管(3)套设并固定于所述固定螺钉(1)的外周,所述套管(3)包括主体部(31)和端口部(32),所述端口部(32)的外径大于所述主体部(31)的管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接骨的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3)的端口部(32)设置有第二导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延妮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云枢医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