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引导骨再生用全降解复合屏障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6334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09: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引导骨再生用全降解复合屏障膜,所述复合屏障膜由上到下依次包括可降解聚合物表面层、可降解金属内衬层、可降解聚合物粘结层和可降解聚合物基底层,所述复合屏障膜上表面光滑平整,下表面粗糙多孔;所述可降解金属内衬层通过磁控溅射工艺沉积在可降解聚合物表面层内侧,所述复合屏障膜通过热压工艺和退火工艺制备得到。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磁控溅射工艺在可降解聚合物表面层内表面沉积一层金属原子,通过调控磁控溅射的工艺参数,可以精确调控可降解金属内衬层的厚度,提高金属原子在可降解聚合物表面层的分散均匀性,解决传统轧制法得到的金属膜厚度规格有限、不方便调节的问题。的问题。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引导骨再生用全降解复合屏障膜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医用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引导骨再生用全降解复合屏障膜。

技术介绍

[0002]人工种植牙是牙齿缺损患者进行牙齿修复的一条有效途径,通过手术将人工牙根植入缺牙区的牙槽骨内,待人工牙根与牙槽骨愈合后固定牙冠。其中约40%的种植牙患者牙槽骨骨量不足,临床上常用引导骨组织再生(GBR)膜并结合骨填充物引导缺损的牙槽骨再生。理想的GBR膜可以使软组织和骨缺损之间形成物理屏障,为新骨的形成提供稳定的生长空间,防止周围上皮组织和结缔组织的浸润,使具有成骨潜能的细胞优先进入骨缺损区增殖,进而实现骨再生。
[0003]临床上使用的GBR膜可分为生物非降解膜和生物可降解膜两大类,其中由非降解材料,例如聚四氟乙烯、聚丙烯和钛制成的膜具有优异的力学强度和稳定的空间维持能力,然而它们在新骨形成后需要二次手术移除,存在较高的感染风险,且钛的刚性较大对新生骨组织存在潜在损伤等问题极大地限制了其临床应用。而由可降解聚合物材料,例如胶原、聚乳酸(PLA)以及聚己内酯制成的膜由于刚性不足,易塌陷移位,往往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引导骨再生用全降解复合屏障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屏障膜由上到下依次包括可降解聚合物表面层、可降解金属内衬层、可降解聚合物粘结层和可降解聚合物基底层,所述复合屏障膜上表面光滑平整,下表面粗糙多孔;所述可降解金属内衬层通过磁控溅射工艺沉积在可降解聚合物表面层内侧,所述复合屏障膜通过热压工艺和退火工艺制备得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引导骨再生用全降解复合屏障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可降解聚合物表面层的厚度为20

40μm,所述可降解金属内衬层的厚度为30

100μm,所述可降解聚合物粘结层的厚度为10

30μm,所述可降解聚合物基底层的厚度为50

300μ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引导骨再生用全降解复合屏障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可降解聚合物表面层的成分为聚乳酸、聚(乳酸

乙醇酸)共聚物、聚己内酯、聚(乳酸

己内酯)共聚物、聚己内酰胺、聚对二氧环己酮、聚苹果酸、聚(乳酸

苹果酸)共聚物、聚碳酸酯、γ

聚谷氨酸、聚赖氨酸、聚缬氨酸、聚甘氨酸、聚色氨酸、聚苏氨酸、聚甲硫氨酸、聚苯丙氨酸、聚琥珀酸丁二醇酯、聚羟基丁酸酯或聚羟基戊酸酯中的至少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引导骨再生用全降解复合屏障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可降解金属内衬层的形状为圆形、矩形、8字形、哑铃型或回字形中的任意一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引导骨再生用全降解复合屏障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可降解金属内衬层的成分为Mg、Mg

Zn、Mg

Zn

Ca、Zn、Zn

Mg、Zn

Cu、Zn

Cu

Mg、Zn

Cu

Ca、Zn

Ag、Fe、Fe

Mg、Fe

Cu或Fe

Ag中的至少一种。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引导骨再生用全降解复合屏障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可降解聚合物粘结层是通过二异氰酸酯组分和含羟基官能团组分合成的聚氨酯;所述二异氰酸酯组分为L

赖氨酸二异氰酸酯、1,6

己二异氰酸酯、1,8

辛二异氰酸酯、环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洪李明泽赵煜红蔡湘莲陈云欣韩冰章晓波杭祖圣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工程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