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62952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09: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装配式建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由第一预制件、第二预制件和安装块配合完成,安装块设置在第二预制件的上端面上,第一预制件的下端面抵接在安装块上,第一预制件上设置有安装腔室,安装腔室的下部开口,装配式建筑体系包括抗震修复机构,抗震修复机构设置在安装腔室内,抗震修复机构一端通过混凝土和第一预制件的下端面连接,另一端抵接在第二预制件的上端面上,在第一预制件和第二预制件震动并产生缝隙时,抗震修复机构用以抵消部分第一预制件和第二预制件震动的能量并修复该缝隙,从而提高第一预制件和第二预制件的稳定性。而提高第一预制件和第二预制件的稳定性。而提高第一预制件和第二预制件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装配式建筑
,特别是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

技术介绍

[0002]为满足现代社会建筑形式日益多样化的需求,建筑高度和跨度的不断增加,因此需要结构及相关设计理论的协同发展,装配式结构具有建造速度快、构件质量有保证、节省劳动力等优势,具体所采用的结构类型有装配式框架、剪力墙结构和预制预应力结构等,为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情况,装配式结构得到了快速发展,国家已制定相关政策文件、行业标准等,来推广装配式结构在我国的应用。
[0003]有些工地为了方便作业,都会在工地附近搭建钢材结构的装配式建筑,但是常规的装配式建筑部件之间是固定连接的,所以在平常工作的过程中,工地一些设备运动,使建筑经常性的震动,这就导致一些装配式建筑无法长时间保持稳定,导致这种装配式建筑一些连接节点处出现损坏,造成一些安全隐患。
[0004]公告号CN113062647B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装配式钢结构抗风减震建筑,该装配式钢结构抗风减震建筑包括支撑部件和连接部件,支撑部件与连接部件之间通过减震装置连接,所述的支撑部件为建筑的骨架,连接部件用来连接各个支撑部件;该装配式钢结构抗风减震建筑通过减震装置能够有效的减缓装配式建筑构件之间的震动问题,且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防止连接部件之间产生错位和谐振运动。
[0005]实际使用过程中,上述装配式钢结构抗风减震建筑的抗震效果较差,在震级较小的情况下此结构能够起到保护房屋的目的,但是在震级较大的情况下这种传统的方式远远不能达到防震、保护房屋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6]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目前的装配式建筑所存在抗震效果差的问题,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
[0007]上述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所述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由第一预制件、第二预制件和安装块配合完成,所述安装块设置在所述第二预制件的上端面上,所述第一预制件的下端面抵接在所述安装块上,所述第一预制件上设置有安装腔室,所述安装腔室的下部开口,所述装配式建筑体系包括:抗震修复机构,所述抗震修复机构设置在所述安装腔室内;所述第一预制件和所述第二预制件震动并产生缝隙时,所述抗震修复机构用以抵消部分所述第一预制件和所述第二预制件震动的能量并修复所述缝隙。
[0008]进一步地,所述抗震修复机构包括安装环,所述安装环具有弹性。
[0009]进一步地,所述安装环内设置有修补液储存腔室,所述修补液储存腔室内储存有修补液;所述抗震修复机构还包括喷头,所述喷头设置在所述安装环上,所述喷头与所述修
补液储存腔室连通,所述喷头与所述修补液储存腔室的连接处设置有封堵件,初始所述封堵件阻断所述喷头与所述修补液储存腔室的连通。
[0010]进一步地,所述安装环由遇冷风或水能够收缩的高分子材料制成。
[0011]进一步地,所述高分子材料为聚乙烯醇、聚乳酸或聚丙烯酰胺中的任意一种。
[0012]进一步地,所述安装环设置在底板上,所述底板和所述第二预制件的接触面为斜面,沿由所述第二预制件的外部向所述第二预制件的内部的方向,所述斜面的竖直高度逐渐增大。
[0013]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预制件上设置有插接槽;所述抗震修复机构还包括滑动座,所述滑动座上设置有插接板,所述插接板能够插装在所述插接槽内,所述安装环设置在所述滑动座上。
[0014]进一步地,所述插接槽和所述插接板的形状均为波浪形。
[0015]进一步地,所述抗震修复机构的数量为多个。
[001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预制件上设置有注浆孔和安装孔,所述注浆孔与所述安装孔连通,所述安装孔与所述安装腔室连通。
[001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由第一预制件、第二预制件和安装块配合完成,安装块设置在第二预制件的上端面上,第一预制件的下端面抵接在安装块上,第一预制件上设置有安装腔室,安装腔室的下部开口,装配式建筑体系包括抗震修复机构,抗震修复机构设置在安装腔室内,抗震修复机构一端通过混凝土和第一预制件的下端面连接,另一端抵接在第二预制件的上端面上,在第一预制件和第二预制件震动并产生缝隙时,抗震修复机构用以抵消部分第一预制件和第二预制件震动的能量并修复该缝隙,从而提高第一预制件和第二预制件的稳定性。
[0018]进一步的,通过设置修补液储存腔室和喷头,在第一预制件和第二预制件震动产生缝隙或第一预制件和第二预制件的连接处长时间受外界侵蚀产生缝隙时,喷头能够及时喷出修补液对第一预制件和第二预制件的连接处进行修补,从而提高第一预制件和第二预制件的稳定性。
[0019]进一步的,在装配第一预制件和第二预制件时,抗震修复机构不与第二预制件接触,防止在第一预制件和第二预制件安装校位时对抗震修复机构磨损错位,使得抗震修复机构在未经受震动时就获得一部分的压应力,使得抗震修复机构的抗震效果降低,且防止错位带来的碰撞挤压使得抗震修复机构丧失修复作用。
[0020]进一步的,通过在滑动座上设置插接板,防止封缝时堵缝浆体直接填充在安装环的周围,导致抗震修复机构失效。
[0021]进一步的,通过设置波浪形的插接槽和插接板,能够引导杂质颗粒进入波浪形的最低处,便于插接板和插接槽的装配。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剖视结构示意图一;图3为图2所示的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的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的剖视结构示意图二;图5为图4所示的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的B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的剖视结构示意图三;图7为图6所示的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的C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的抗震修复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的抗震修复机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9所示的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的抗震修复机构的D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的抗震修复机构的喷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其中:100、第一预制件;101、安装腔室;102、注浆孔;103、安装孔;104、限位杆;200、第二预制件;201、插接槽;300、抗震修复机构;310、滑动座;311、连接杆;312、插接板;320、安装环;330、修补液储存腔室;340、底板;350、支撑柱;351、喷头;352、折叠软管;353、封堵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25]本文中为组件所编序号本身,例如“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所描述的对象,不具有任何顺序或技术含义。而本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由第一预制件、第二预制件和安装块配合完成,所述安装块设置在所述第二预制件的上端面上,所述第一预制件的下端面抵接在所述安装块上,所述第一预制件上设置有安装腔室,所述安装腔室的下部开口,所述装配式建筑体系包括:抗震修复机构,所述抗震修复机构设置在所述安装腔室内;所述第一预制件和所述第二预制件震动并产生缝隙时,所述抗震修复机构用以抵消部分所述第一预制件和所述第二预制件震动的能量并修复所述缝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抗震修复机构包括安装环,所述安装环具有弹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环内设置有修补液储存腔室,所述修补液储存腔室内储存有修补液;所述抗震修复机构还包括喷头,所述喷头设置在所述安装环上,所述喷头与所述修补液储存腔室连通,所述喷头与所述修补液储存腔室的连接处设置有封堵件,初始所述封堵件阻断所述喷头与所述修补液储存腔室的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红辉李彦忠李慧娜刘东艳李树臣吴志娇
申请(专利权)人:德州泽烁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