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定向排布纳米孪晶铜薄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子封装
,具体涉及一种定向排布纳米孪晶铜薄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在半导体制造流程中,会先通过晶圆的光刻、刻蚀和沉积工艺构建出晶体管元件,然后需要将元件连接起来,才能实现电力与信号的发送和接收。金属因其具有良好导电性而被用于电路互连,在目前的主流互连工艺中,包括5nm节点在内的工艺均使用铜互连实现。与铝互连相比,铜互连具有明显优势:铜互连能够降低电阻率、降低功耗、提高堆积密度、增强抗电迁移性能,铜互连形成的结构如硅通孔(TSV)、凸点下金属层(UBM)、凸点铜柱(Bump Cu pillar)和芯片重布线层(RDL)等与锡凸点形成的三维封装结构使得高堆积密度得以实现。
[0003]随着集成电路及其互连不断向小型化转变,要求铜互连体有更好的综合性能,铜互连面临着技术挑战。目前铜互连中存在的较大的问题是在芯片封装过程,铜和锡键合时会产生大量柯肯达尔孔洞,这是由于铜扩散的速度比锡快,铜会留下柯肯达尔空位,大量空位聚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定向排布纳米孪晶铜薄膜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镀液配置:将硫酸铜、强酸、氯化钠和添加剂溶于水中并混匀,得到镀液;所述镀液包括硫酸铜30~150g/L、强酸10~20mL/L、氯化钠30~60ppm、添加剂10~80ppm和余量水;所述添加剂为一种或者多种蛋白质;S2.导电基底前处理:将作为导电基底的阴极依次进行除油、酸洗和水洗处理;S3.直流电镀:将处理后的阴极基底和阳极材料浸入所述镀液进行直流电镀;S4.镀层后处理:电镀完成后取出镀层和基底,用水冲洗,吹干,得到纳米孪晶铜薄膜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向排布纳米孪晶铜薄膜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强酸为硫酸或者盐酸。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向排布纳米孪晶铜薄膜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电镀采用恒定温度和电流,电镀温度为25~45℃,电流密度为3~12A/dm2,电镀时间为20~120min。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向排布纳米孪晶铜薄膜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电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蕴雯,陈志钦,李明,陈沛欣,鞠生宏,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