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扁线绕组元件弯形模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机绕组领域,具体是扁线绕组元件弯形模。
技术介绍
[0002]扁线绕组元件用现有弯形模弯形后零件一致性差,生产效率低,产品质量差,不能实现批量生产,弯形模需要专用辅助设备装夹,由于共用专用辅助设备,导致使用不同弯形模时就会出现反复拆装和调试现象。为满足产品批量生产,提高产品质量,使用不同弯形模时不用反复拆装和调试,必须设计新的扁线弯形模进行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扁线绕组元件弯形模,包括:下压板、上压板、四个第一压力弹簧、定位螺钉、滑轮、挡圈、本体、弓形架、两个偏心轮、手柄、垫套、轴、底座、限位套、第二压力弹簧、两个拉杆、两个销轴、两个开口销、四个控制销、控制螺栓。
[0004]所述下压板为L形板,且其中一个板面上设有第一销孔和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销孔和第一通孔的延伸方向与板面垂直。
[0005]所述上压板为L形板,且其中一个板面上设有第二销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销孔和第二通孔的延伸方向与板面垂直。
[0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扁线绕组元件弯形模,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压板(101)、上压板(102)、四个第一压力弹簧(103)、定位螺钉(104)、滑轮(105)、挡圈(106)、本体(107)、弓形架(108)、两个偏心轮(109)、手柄(110)、垫套(111)、轴(112)、底座(113)、限位套(114)、第二压力弹簧(115)、两个拉杆(116)、两个销轴(117)、两个开口销(118)、四个控制销(119)、控制螺栓(120)。所述下压板(101)为L形板,且其中一个板面上设有第一销孔(1011)和第一通孔(1012),所述第一销孔(1011)和第一通孔(1012)的延伸方向与板面垂直;所述上压板(102)为L形板,且其中一个板面上设有第二销孔(1021)和第二通孔(1022),所述第二销孔(1021)和第二通孔(1022)的延伸方向与板面垂直;所述定位螺钉(104)下端设有外螺纹,顶部向内设有第一螺孔(1041);所述滑轮(105)圆弧形滑轮,且圆心处设有第三通孔(1051);所述第三通孔(1051)上设置有第一凹槽(1052);所述挡圈(106)的中心设有第四通孔(1061),且所述第四通孔(1061)上设有倒角;所述本体(107)为矩形块,其顶部纵向一侧设有第一L形凹槽(1077),另一侧为圆弧形,所述本体(107)的横向一侧设有柱状延伸块;所述本体(107)的底部向内设有若干第二螺孔(1071);所述本体(107)的顶部圆弧形一侧向内设有第二凹槽(1072);另一侧向内设有与下压板(101)的第一销孔(1011)相对应的第三销孔(1073);所述本体(107)的第二凹槽(1072)向内设有与下压板(101)的第一通孔(1012)对应的第五通孔(1074);所述本体(107)的柱状延伸块向内设有第六通孔(1075),且第六通孔(1075)在本体(107)的另一侧向内设有第三凹槽(1076);所述弓形架(108)的翼架下端设有柱状延伸块,且柱状延伸块的中心横向设有第七通孔(1081);所述弓形架(108)的一个翼架上设有第八通孔(1082);所述弓形架(108)的腹架下端设有矩形延伸块,所述矩形延伸块纵向设有与上压板(102)的第二销孔(1021)和第二通孔(1022)对应的第四销孔(1083)和第九通孔(1084);所述第九通孔(1084)在弓形架(108)的另一侧向内设有第四凹槽(1085)。所述弓形架(108)的腹架顶端向内设有第三螺孔(1086);所述弓形架(108)的矩形延伸块下端设有第二L形凹槽(1087);所述偏心轮(109)为圆弧形轮,且其顶部设有手柄;所述偏心轮(109)的圆弧形轮底部向内设有第五凹槽(1091);所述偏心轮(109)的圆弧形轮上设有第十通孔(1092);所述手柄(110)的下端设有和弓形架(108)的第三螺孔(1086)相对应的外螺纹;所述垫套(111)为圆柱形垫套,且下端设有柱状延伸块;所述垫套(111)的圆心处设有第十一通孔(1111);所述轴(112)的下端侧面向内设有第五销孔(1121);所述轴(112)的顶部向外设有延伸块;所述底座(113)由一个弓形板和三个矩形板组成,其中一块矩形板固定在弓形板的腹板一侧,另外两个矩形板分别固定在弓形板翼板的下端外侧;
所述底座(113)弓形板的腹板上设有若干第十二通孔(1131);所述底座(113)弓形板腹板一侧的矩形板上设有第四螺孔(1132),所述第四螺孔(1132)的延伸方向与板面垂直;所述底座(113)弓形板翼板外侧的两个矩形板上设有第十三通孔(1133);所述限位套(114)为环状套;所述拉杆(116)为圆柱形拉杆,其顶部设有延伸块,下端两侧向内进行切割,切割掉两个弧形柱体;所述切割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彩,陈靖,李振东,龚光辉,秦启巍,石浩,韩渝,车长明,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虎溪电机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