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负载流量补偿的电液换向流量比例控制阀
[0001]本专利技术涉换向阀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负载流量补偿的电液换向流量比例控制阀。
技术介绍
[0002]随着蒸汽技术的出现和液压气动技术在工业发展中被投入使用,换向阀也开始问世,随着技术的不断地研发和改进,现有的换向阀已经能够满足大部分液压系统中的流量方向改变功能。
[0003]随着液压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机电产品对液压换向阀的要求越来越高,具体表现在:能够实现液压换向过程的平稳调节,根据电控制信号实现换向阀工作油口的流量比例输出;在液压执行元件负载发生变化引起的工作油口流量变化时,能够自动调节,实现工作油口流量的稳定性。
[0004]但是,现有的换向阀,存在着以下缺陷和补足:(1)大部分换向时由于没有流量调节,难以对执行元件(如液压油缸、液压马达)进行运动速度控制,特别是执行元件的负载发生变化时,经常导致流量变化,引起执行元件的速度发生难以控制的变化,最终使得液压系统运动控制水平低,不满足高端液压装备的执行元件智能控制需要;(2)现有的液压电磁比例换向阀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负载流量补偿的电液换向流量比例控制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30);在阀体(30)上开设主阀孔(41),在主阀孔(41)的中间位置设置有主阀芯(31),主阀芯(31)的两端分别设置对中弹簧;在阀体(30)上开设2个先导阀套孔,2个先导阀套孔与主阀孔(41)平行布置;在每个先导阀套孔内由内向外依次设置先导阀弹簧、流量反馈活塞、先导阀、传力活塞、比例电磁铁;2个先导阀套孔均通过油道连接工作油口;在阀体(30)的中间位置开设第一沉槽,在第一沉槽的两侧向外依次设置第二沉槽和第三沉槽;所述第一沉槽通过油道与进油口连接,第一沉槽通过控制油道(8)分别与同侧先导阀套孔中传力活塞所在侧连通;2个第二沉槽均通过油道分别与同侧先导阀套孔中流量反馈活塞所在侧连通;2个第三沉槽之间通过回油油道(24)连通,回油油道(24)还与回油口连接;在阀体(30)上开设2个泄油阀孔,所述泄油阀孔连接泄油口,所述泄油阀孔通过回油道与主阀孔(41)连通,所述泄油阀孔通过先导油道与先导阀套孔连通;所述泄油阀孔内装有泄油阀弹簧和泄油阀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负载流量补偿的电液换向流量比例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阀芯(25)为回转体,主阀芯(25)包括3个依次连接的回转凸肩,所述回转凸肩为圆柱状,每个回转凸肩上均沿径向开设油孔,主阀芯(25)内部沿轴向开设内油孔(44),内油孔(44)连通3个回转凸肩上的油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负载流量补偿的电液换向流量比例控制阀,其特征在于,主阀孔(41)的两端分别装有预紧螺钉,预紧螺钉通过螺纹安装在阀体(30)的主阀芯孔(41)两端;通过调节两侧预紧螺钉的旋入位置,调节主阀芯(31)两端对中弹簧的预紧力,使得主阀芯(31)处于主阀芯孔(4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江义,杜昀泽,夏长高,李航,凌建祥,赵映尊,王凡,刘恒源,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