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婴儿车折叠解锁结构及解锁折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床设计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婴儿车折叠解锁结构及解锁折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婴儿车主要用于将婴孩限制在内部,借以提供一个安全的乘坐空间。现有婴儿车在使用完成后进行拆卸时极为不方便,需要用螺丝刀在骨架关节处将螺栓拆卸下来,并且拆卸下来的螺栓以及骨架关节在存储时容易丢失,影响后续游戏床的正常安装使用。
[0003]为解决这个问题,可以考虑将不用的婴儿车进行折叠收纳。但是,这种具有折叠功能的床体展开的状态不够稳定,经常出现展开后晃动或形态容易变形的情况,使用安全性难以保证;因而可以考虑在展开后进行锁定,然而目前的锁定方式很不灵活,即当需要解锁时操作复杂费力,需要费力掰动车体的车架、车腿等不同部位进行解锁和折叠、解锁折叠的速度慢。此外,床体展开和收合也不灵活。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以上提出的至少部分问题,提供一种婴儿车折叠解锁结构及解锁折叠方法。
[0005]一种婴儿车折叠解锁结构,包括:
[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婴儿车折叠解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操作盒,设于婴儿车的推把;解锁按钮,设于所述操作盒内,且可沿嵌入所述操作盒内的方向移动;解锁拉绳,一端连接拨块且另一端与所述解锁按钮联动,所述解锁拉绳被配置为在解锁状态下当按压解锁按钮时向靠近解锁按钮的方向移动并驱使所述拨块旋转;拨块,可转动地设于所述推把上与婴儿车的侧面相连的侧边连接段,且所述拨块上设有驱动卡头;驱动杆,所述驱动杆的中部可转动地设于与所述侧边连接段并排设置的滑轨,且所述驱动杆的两端分别为受力端和驱动端,所述受力端在锁定状态时卡接于驱动卡头,且可在解锁时在摆动的驱动卡头作用下受力旋转以使驱动端向第一推块施加推力;第一推块,与滑轨长度方向一致设于所述滑轨内,所述第一推块的一端抵接于所述驱动端,另一端为与第一推块的长度方向呈夹角的驱动解锁面;第一锁舌,设于所述滑轨内,且位于所述第一推块远离驱动杆的一端,所述第一锁舌朝向第一推块的一侧设有与驱动解锁面相贴合的第一受驱动面,且所述第一锁舌朝向滑轨的滑动面一侧设有第一突出部,在锁定状态下所述第一突出部凸出于所述滑动面并嵌入滑动座的第一锁孔,以使所述滑动座锁定于滑轨;所述第一锁舌被配置为在解锁状态时受第一推块的推力作用、通过第一受驱动面与驱动解锁面的相对滑移使所述第一突出部回缩至所述滑轨内部,从而解除所述滑动座与所述滑轨之间的锁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车折叠解锁结构,所述解锁拉绳容纳于所述推把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车折叠解锁结构,解锁拉绳有两根,两根解锁拉绳的一端分别连接婴儿车一侧设置的拨块,且另一端绕设于所述解锁按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车折叠解锁结构,还包括:第一锁舌驱动弹簧,设于第一锁舌背对第一突出部的一侧,且第一锁舌驱动弹簧的两端分别抵住第一锁舌表面和滑轨的内壁,被配置为在解锁时受第一推块的推力作用受压缩短并蓄积弹性势能,且在锁定时长度变长并推动所述第一突出部凸出于所述滑动面并嵌入滑动座的第一锁孔、同时反向驱动所述第一推块复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车折叠解锁结构,还包括:拨块驱动扭簧,套设于所述拨块的转轴,且端部抵接于所述推把的内壁,被配置为在解锁时与所述拨块同时旋转并蓄积弹性势能,且在需要锁定时反向转动并驱动所述拨块反向旋转复位。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车折叠解锁结构,还包括推把调节机构,所述推把调节机构包括:调节按钮,与所述解锁按钮并排设于所述操作盒内,且可沿嵌入所述操作盒内的方向移动;调节拉绳,一端连接第二拉块且另一端与所述调节按钮联动,所述调节拉绳被配置为当按压调节按钮时向靠近调节按钮的方向移动并驱使所述第二拉块沿长度方向平移;第二拉块,与推把长度方向一致设于所述推把的内管中,所述内管与推把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第二拉块的一端连接所述调节拉绳,第二拉块的一侧设有用于容纳第二锁舌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远离所述调节拉绳的一端内壁为驱动调节面;第二锁舌,设于所述容纳腔,所述第二锁舌远离所述调节拉绳的一端设有与驱动调节
面相贴合的第二受驱动面,且所述第二锁舌朝向容纳腔的槽底的一侧设有第二突出部,且所述第二受驱动面从上至下逐渐向背离所述第二突出部的方向倾斜;在固定状态下所述第二突出部依次穿出容纳腔的槽底、所述内管、并凸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磊,孔凡龙,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酷豆丁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