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致变发射率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61264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09: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致变发射率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致变发射率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致变发射率结构,沿厚度方向依次包括反射层、绝缘层和调节层,反射层用于反射红外光,反射层的制备材料包括导体和半导体,调节层的制备材料包括具有红外半透明性质的导体或半导体,反射层和调节层分别连接电源的两个电极,电极电压可调节;调节层和反射层之间形成光学谐振腔结构,光学谐振腔用于调控红外光的吸收,通过调节电源的电压改变调节层的红外透过率和吸收率,以调节进入光学谐振腔结构的红外光的多少,进而调节电致变发射率结构的红外光发射率。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致变发射率结构,能够提供一种针对红外波段发射率可调节的结构。可调节的结构。可调节的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致变发射率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致变发射率结构
,特别涉及一种电致变发射率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卫星和宇宙飞船等航天器在太空运行时经历着复杂、多变及极端的热环境(约在
±
150摄氏度范围交替变化),对其进行有效热管理和热控制使卫星内部器件和有效载荷温度保持在安全范围至关重要。在高真空环境中,热辐射是航天器表面向外散热的唯一途径。因此,如何智能、主动、有效地调节航天器表面的对外热辐射备受关注。电致变色技术能够支持主动连续精确地进行热管理。
[0003]传统的电致变色结构通常由五层薄膜组成:包括两层透明导电基底、电致变色层、电解质层、互补离子存储层。通过给电极层施加电压,离子注入和脱出电致变色层,电致变色层材料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伴随着光学性质的变化,即颜色和透明度的变化,这个变化还可以拓展到波长更长的中远红外波段,以此来调控可见和红外光。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如通常电致变色结构在红外波段吸收率较高,在航天器太阳照射面,材料不足以将这些热量辐射出去,导致热控调节失效。
>[0004]因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致变发射率结构,其特征在于,沿厚度方向依次包括反射层、绝缘层和调节层,所述反射层用于反射红外光,所述反射层的制备材料包括导体和半导体,所述调节层的制备材料包括具有红外半透明性质的导体或半导体,所述反射层和所述调节层分别连接电源的两个电极,所述电极电压可调节;所述调节层和所述反射层之间形成光学谐振腔结构,所述光学谐振腔用于调节红外光的吸收,通过调节所述电源的电压改变所述调节层的红外透过率和吸收率,以调节进入所述光学谐振腔结构的红外光的多少,进而调节电致变发射率结构的红外光发射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变发射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层的制备材料包括金、银、铜、铁、铝、铟锡氧化物、掺氟氧化锡、氧化钛、氧化锌、掺锌氧化铝或石墨烯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所述绝缘层的制备材料包括氧化硅、氮化硅、碳化硅、氧化钨、氧化铝、氧化镍、氧化钒、氧化铍、氧化镁、氧化钽、氧化钛、氧化钴、氧化锆、氧化钇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所述调节层的制备材料包括铟锡氧化物、掺氟氧化锡、氧化钛、氧化锌、银、掺锌氧化铝或石墨烯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变发射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层的厚度为10~1500纳米;所述绝缘层的厚度为10~1500纳米;所述调节层的厚度为10~1500纳米。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变发射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层的制备材料包括经过热处理的导体或半导体。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翔张虎林李垚赵九蓬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