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用组网规划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96121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09: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用组网规划系统,涉及技术领域。基于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用组网规划系统,包括本地储能模块、光伏发电模块、风力发电模块、电量监测模块、直/交流调度模块、交流负载模块和直流负载模块,所述本地储能模块包括分区储能单元、附属区储能单元、储能量反馈单元和储能状态监测单元。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各个微电网进行区域划分,一个分区配置有多个附属区域,其中分区域为官方管控,附属区域可为民业管控,分区可对附属区域进行管控,同时各个分区域之间通过区域变电所及PCC连接至区域级大电网,便于各个分区域对电能进行分配,然后再由分区域对分配的电能进行协调分配,便于不同的微网之间进行协调。便于不同的微网之间进行协调。便于不同的微网之间进行协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用组网规划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微电网
,具体为一种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用组网规划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微电网也译为微网,是指由分布式电源、储能装置、能量转换装置、负荷、监控和保护装置等组成的小型发配电系统,微电网的提出旨在实现分布式电源的灵活、高效应用,解决数量庞大、形式多样的分布式电源并网问题,开发和延伸微电网能够充分促进分布式电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接入,实现对负荷多种能源形式的高可靠供给,是实现主动式配电网的一种有效方式,使传统电网向智能电网过渡。
[0003]目前的微电网还处于实验阶段,相对于传统的方式,微电网电源的效率更高,成本更低,因此,将微网推入市场迫在眉睫,但是,目前的微网之间通常是独立的个体,有的微网产生的电能过剩,有的微网产生的电能则不够用,多个微网之间还不能实现相互协调,和能源的重组分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用组网规划系统,解决了独立的微网之间过剩的能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用组网规划系统,包括本地储能模块、光伏发电模块、风力发电模块、电量监测模块、直/交流调度模块、交流负载模块和直流负载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本地储能模块包括分区储能单元、附属区储能单元、储能量反馈单元和储能状态监测单元,所述分区储能单元是用来储存主区域及其附属区域电能产能过剩的电能,所述附属区域储能单元用于储存附属区域自身产生的电能,所述储能量反馈单元用于监测分区储能单元和附属区储能单元的电能储存量,所述储能状态监测单元用于实时监测分区储能单元和附属区储能单元的储能状态及剩余储存容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用组网规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发电模块包括光伏发电单元、光伏发电监测单元和光伏发电预测单元,所述光伏发电单元是通过太阳能电池板进行发电的装置并配置有太阳能控制器和逆变器,所述光伏发电监测单元用于对天气进行监测和对每个光伏发电单元每个时段的发电状态进行监测,所述光伏发电预测单元用于根据历史的发电量和未来的天气预报对未来光伏发电单元的发电量进行预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用组网规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力发电模块包括风机发电单元、风力发电监测单元和风力发电预测单元,所述风机发电单元是通过风机进行发电的装置,所述风力发电监测单元用于监测风机发电单元的发电功率、电流、电压和电量的参数,所述风力发电预测单元用于对风机发电单元的未来的发电量进行预测。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用组网规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负载模块包括充电桩负荷单元、照明负荷单元和其他负荷单元,所述充电桩负荷单元用于给直流电动车供电,所述照明负荷单元用于给直流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昊天魏忠石明潘智轩李润源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